文_江工
一個工會干部的精準扶貧之路
文_江工

孫方遒(左)與旋峰寺村養羊戶方明祥交談并幫助他銷售。
“在精準扶貧這場戰役中,決不能退縮當逃兵”
孫方遒來自湖北東北部山區一個風光秀麗的小鎮,現在江岸區總工會工作。2015年10月下旬,組織上擬安排他參加精準扶貧,擔任木蘭鄉旋峰寺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長。雖然面臨孩子即將高考的實際問題,但他表示:“我來自農村,現在組織需要我回到農村工作一年,挺好!”沒有片刻猶豫,他愉快地接受了。
駐村伊始一個月,他忙于同村干部精準識別貧困戶,了解村情。2015年11月25日,木蘭湖地區飄起了雪花。晚上吃飯時,他冷得渾身顫抖,手腳輕微發麻。他感覺有點不對勁,在其他隊員的勸說下,開車回漢口去醫院。開車到諶家磯時,他感覺更不對勁,放下車攔了一輛出租車去長航總醫院,中途手腳發麻癥狀越來越嚴重。據醫院急診科醫生回憶,到醫院門口時,他幾乎失去行動能力,是出租車司機和保安抬著送進搶救室的。當時他意識模糊,只是不停念叨著一個電話號碼讓護士通知一位朋友趕緊來醫院。經急救搶救,診斷為低血鉀癥。正常人體內含鉀175克,3.5-5.0mmol/L,他當時體內鉀含量為2.0 mmol/L,遠低于正常值。鉀含量過低,人會手腳發麻,失去意識,可引起猝死。
經過一夜治療,病情稍有好轉。第二天上午,病情出現反復,體內鉀含量降為1.8 mmol/L,醫院下達了三次病危通知書,后在長航醫院和協和醫院專家的精心治療下,十多天后,才得以出院。
期間,有幾個好心的朋友勸他:“就別去扶貧了,回單位吧!”他表示,來都來了,在精準扶貧這場戰役中,不能退縮當逃兵,得像一個戰士一樣勇往直前。況且,低血鉀癥雖危及生命,但現在自己有了應對經驗,只要控制得當就沒什么。他隨身攜帶一瓶氯化鉀口服溶液,只要出現低血鉀癥初始癥狀,就遵醫囑喝上一口。2016年7、8月間,他三次出現低血鉀癥,都被他輕松應對過去了。
第一書記不能代替、拋開村兩委會主持工作的支部書記,必須緊緊依靠、團結當地黨組織,必須緊緊依靠、團結村民來推進精準扶貧工作,不能喧賓奪主,不能指手劃腳。第一書記更重要的職責是宣傳落實政策,傳遞信息,強化班子建設,幫助樹立信心,“駐村干部”實為“助村干部”。他是這么認為也是這么做的。他把自己的重點工作概括為“兩住”,一是死死咬住脫貧目標,二是牢牢抓住產業項目。
根據規劃,旋峰寺村2016年脫貧出列,36戶貧困戶2016年脫貧銷號。對36戶貧困戶,他同村干部一起多次走訪,了解致貧原因,研究脫貧措施,盡其所能給予幫扶,確保如期脫貧。對2戶有創業意向的貧困戶,會同村委會予以創業資金支持,想方設法提高他們家庭的可支配收入。據測算,該2戶收入已經超過貧困戶的最低標準線。貧困戶胡某某一人獨自在家,房屋漏水,他積極聯系幫扶責任人——區總工會干部劉桂云,為他出資1500元整修房屋。他協調組織派駐單位黨員一一結對幫扶貧困戶,每名黨員干部都有了一名“窮親戚”。他要求各幫扶責任人不要蜻蜓點水,要實實在在的幫扶,要讓貧困戶得到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要讓貧困戶增加收入。
貧困村脫貧出列的重要考核指標是村集體經濟年收入至少達到10萬元。他協同村委會把建設光伏發電站列為重點產業項目。從動議、申報、立項、選址及開工建設均積極參與其中。在選址過程中,極少數村民提出不合理要求,干擾工作進度。在鄉黨委的調度支持下,他會同村干部連夜到多位村民家中談心溝通,及時確定新址,終于在9月底順利完工。
旋峰寺村依山傍湖,風景秀美,是一片待開發的處女地,適合生態旅游開發。為進一步壯大村集體經濟實力,帶動農民增加收入,他積極向駐村及鄉政府推介具有經濟實力和投資意向的商會考察洽談。
村黨支部書記方克芬深有感觸地說:“精準扶貧精準脫貧路上,我們也遇到不少困難,但是,孫書記帶領我們克服各種困難,一路向既定目標挺進。”在一次片區座談會上,他曾形象地把自己比喻為唐僧。在西天取經這個團隊中,唐僧的能力不是最強的,水平不是最高的,但是他信仰堅定目標明確,不論遇到多少妖魔鬼怪,不論前面有多少艱難險阻,都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駐村一年多來,他表示什么也不能帶走,但一定要留下自己的腳印。農民講實惠,農村工作講實效,他也總想多一點,再多一點,盡最大努力為駐村為農民多做點實事。
剛來不久,一次與村干部和村民聊天,說想為大家開展送文化活動,幾位村民異口同聲地說:“送戲送戲,我們想看戲。”還有人附和說:“我們多年沒戲看,這次最好要有楚劇。”他記下村民的愿望,回漢口后迅速同演出公司溝通,最終在2015年12月底為村民送上了一臺高質量的節目。
直到今天,旋峰寺村民還記得這場演出“有辣舞勁歌,小品魔術,還有我們最喜歡的楚劇。”“那演員一看就是名家,大家看得特別有味。”
為補齊駐村文化短板,豐富村民文化生活,他積極協調江岸區文體局,為旋峰寺捐贈太陽能籃球架、體育健身路徑、乒乓球臺各一套,其他體育器材若干。駐村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得以加強,村民和孩子們的文化生活得以開展。
他還籌措資金修建村灣道路、道場。為了照亮村民晚上的活動空間,照亮村民的回家路,他和隊員爭取資金9萬元,準備在近期為駐村安裝太陽能路燈。
他常說:”我來自農村,對農村有著一份難以割舍的情感。“對于村民,他傾注真情幫助他們。貧困戶方某某去世,他得知后上門慰問其親屬。貧困戶徐達銀一家7口人,自己身患癌癥,共有4口人有病。他會同幫扶責任人王佑民多次上門,鼓勵資助。徐達銀身殘志堅,養了多頭豬增加收入,現在成為了遠近有名的脫貧典型。七一前夕,他組織慰問了7名困難黨員,把黨的關懷送到他們心中。去年春節前夕,他籌措資金2.4萬元,既慰問了建檔立卡的36戶貧困戶,對確有困難的邊緣貧困戶也一一登門送上過年物資。殘疾人葉某某收到送來的物資,非常感動,幾天后在他回家的路上攔住他,非要送上一袋親手做的糍粑。村民方明祥養殖了80多只波爾山羊,臨近年關愁銷路,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前幾天找過來。他聯系了武漢一家知名餐飲企業,邀請該企業董事長等3人前往現場考察,目前正在洽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