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君 徐旭東
(天津市環湖醫院 天津 300000)
病毒性腦炎伴精神障礙患者的臨床護理體會
徐文君 徐旭東
(天津市環湖醫院 天津 300000)
目的總結病毒性腦炎伴精神障礙患者的臨床護理體會,為臨床護理指導提供參考。方法選取天津市環湖醫院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45例病毒性腦炎伴精神障礙患者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住院期間接受基礎護理、對癥護理、用藥護理、飲食護理以及心理護理等護理措施,評價其護理效果。結果對癥治療和護理后,其中40例患者精神癥狀已有明顯好轉,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神經功能缺損情況均有所好轉,其余5例患者經治療,仍留有輕度精神異常癥狀。結論規范、系統、科學的護理措施能夠促進病毒性腦炎伴精神障礙患者康復,值得推廣。
病毒性腦炎;精神障礙;護理
病毒性腦炎(viral encephalitis,VE)又稱非細菌性腦膜炎,指各種病毒感染引起的軟腦膜彌漫性炎癥綜合征[1]。由于病毒性腦炎多因病毒感染損傷中樞神經系統,從而引起腦實質受損征象,另外,受累的神經喪失功能,因此,患者通常有頭痛、發熱、精神改變、癲癇發作等癥狀,嚴重者甚至會出現腦實質受損征象,如神經系統定位體征[2]。由于VE的臨床表現復雜多變,部分患者還伴有神經行為異常,因此,可能威脅到他人的安全。本研究對VE患者的病情及癥狀進行相應的護理干預并總結其護理體會,為臨床護理指導提供參考。
1.1一般資料選取天津市環湖醫院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45例VE伴精神障礙患者為研究對象,入選患者均經病毒學、影像學、腦電圖檢查確診,符合《臨床診療指南—癲癇病分冊》中關于VE的診斷標準[3]。入選患者中,包括男23例,女21例;年齡14~51歲,平均(32.5±7.0)歲;住院時間13~40 d,平均(26.5±6.5)d。臨床癥狀:有少語、反應遲鈍、興奮話多等癥狀患者11例;有沖動行為患者24例,有幻視和幻聽癥狀患者10例。
1.2護理方法所有患者入院后,立即接受常規腦膜炎治療,給予更昔洛韋或阿昔洛韋進行抗病毒治療,頭痛患者可采用甘露醇降低顱內壓,根據患者不同臨床表現給予抗精神病藥物,如利培酮、奧氮平、奮乃靜等,此外,針對有抑郁癥狀的患者,可采用選擇性五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治療。①密切觀察:密切監測患者病情,及時發現其病情變化,若患者出現煩躁不安、瞳孔不等大、嘔吐等癥狀立即告知醫生,進行搶救。②基礎護理:保證患者床褥清潔、干燥。口腔護理2次/d,并以溫水擦身,保持皮膚干燥。針對精神運動性興奮的患者,叮囑患者保持規律的作息,正常進食。針對存在尿潴留的患者,使用碘伏擦拭尿道口,每日更換貯尿袋,及時更換尿管,保證引流管通常,預防泌尿系統感染。③癥狀護理:對于昏迷的患者,及時將其口鼻內的分泌物清理干凈,保持呼吸道通常;對于癱瘓患者,定期翻身,按摩,擦洗身體,預防壓瘡發生;針對發熱患者,必要時給予物理降溫;VE患者多伴有精神障礙癥狀,其中又以精神運動性抑制癥狀較常見,其次為精神運動性興奮癥狀[3];為患者提供舒適、安靜、光線融合的病房環境;針對興奮亂語者,可遵醫囑適當采用鎮靜劑和抗精神病藥物治療,必要時可給予患者保護性約束措施,并向家屬解釋原因、目的;針對抑郁和緘默癥狀者,護理人員全天看護,遵醫囑給予抗抑郁、抗精神病藥物治療;清除病室內所有危險物品,并給予患者心理疏導。④用藥護理:向家屬和患者講解所用藥物的服用方法、作用、劑量,同時告知服藥后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并告知患者及家屬采用鎮靜劑、抗抑郁藥物、抗精神病藥物的重要性,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⑤飲食護理:要加強患者營養供給,給予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的食物,同時患者食物必須易消化,盡量給予半流質食物,保證其進食量。
1.3評價標準參照陽性和陰性癥狀量表(PANSS)[4]評價患者癥狀好轉情況:PANSS評分降低50%以上則為明顯好轉;PANSS評分減少25%~49%則為有效控制,但患者留有輕度精神癥狀。
本研究患者共45例,經對癥治療和護理后,其中40例患者精神癥狀已明顯好轉,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神經功能缺損情況均有所好轉,其余5例患者經治療,仍留有輕度精神異常癥狀。患者每日飲水量>3 000 ml,飲食正常。
VE是一種因感染多種病毒引起腦部無菌性炎癥,在神經系統感染性疾病中,VE的發病率較高,由于VE通過病原學難以確診,臨床上抑郁功能性精神病及癲癇混淆,從而延誤治療。VE患者多伴有精神癥狀,且可見于病程的任何時期。VE患者伴發的精神癥狀多為運動性興奮型和運動性抑制型兩種,或同時伴有以上兩種癥狀[5]。VE患者伴有精神障礙,護患溝通較困難,加上患者行為通常無目的性,對自己和其他人的人身安全均有威脅。因此,對患者實施科學、有效的護理干預,能夠促進患者疾病康復。
研究表明,伴精神障礙的VE是精神科和神經內科的交叉性疾病,臨床癥狀復雜多樣,既存在神經內科的臨床癥狀、體征,又存在精神異常表現[6-7]。對于該類患者,除針對性治療以外,還要給予綜合性護理。本研究主要從病情檢測、基礎護理、癥狀護理、用藥護理以及飲食護理等方面進行護理。護理人員通過掌握患者的臨床特點、癥狀、體征,記錄患者病情變化,及時與醫生溝通,盡早給予對癥處理,減少不必要的損害。加強患者的基礎護理,為其營造良好的病房環境,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形態,促進其盡早康復。伴有精神障礙的VE患者,其行為無目的性,易跌倒,因此,必要時給予患者保護性約束和鎮靜劑。對于昏迷患者,定期對其擦身,清理口鼻分泌物,保持皮膚干燥和清潔,預防壓瘡及其他并發癥的發生,促進康復。同時,給予飲食指導,保證患者機體營養所需,提高其機體免疫力,維持神經系統正常功能。本研究結果顯示,45例患者中,經治療和綜合性護理后,其中40例患者病情好轉,神經功能癥狀已經明顯改善。剩余5例患者,病情也有好轉,但留有輕度精神異常癥狀。許劼等[8]研究指出,對29例以精神障礙為首發癥狀的VE患者實施病情觀察、基礎護理、對癥護理、飲食護理、用藥及心理護理等一系列護理措施,結果發現26例患者的精神癥狀得到有效控制,剩余3例患者留有輕度精神異常,其研究結果與本研究結果相似。
綜上所述,針對VE伴有精神障礙患者,對其興奮狀態進行針對性的護理干預,掌握神經內科和精神科的護理技巧和方法,可控制疾病發展,促進患者康復。
[1] 林潘,張燕紅,劉富英,等.伴有精神障礙的病毒性腦炎患者的臨床觀察及護理[J].中華實驗和臨床感染病雜志(電子版),2016,10(1):125-126.
[2] 關明月.病毒性腦炎所致精神障礙的臨床護理體會[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6,10(11):234-235.
[3] 梁承瑋,楊偉力.評述《臨床診療指南:癲癎病分冊》[J].臨床神經病學雜志,2009,22(5):390-392.
[4] 王泉英,孫樹芝.病毒性腦炎所致精神障礙的護理[J].齊魯護理雜志,2004,10(4):293-294.
[5] 蔣良雙,鄒紀群,蘇曉萍.病毒性腦炎所致精神障礙的護理[J].黔南民族醫專學報,2011,24(1):40-41.
[6] 萬琴,王丹.18例重癥病毒性腦炎的急救治療及護理[J].醫藥前沿,2016,6(26):277-278.
[7] 劉衛萍,歐陽澤華.病毒性腦炎所致患者精神障礙的臨床分析[J].中國民康醫學,2016,28(15):36-37.
[8] 許劼,莊志清,陳愛民.以精神障礙為首發癥狀的29例病毒性腦炎患者的護理干預[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2,16(22):161-162.
徐旭東,E-mail:xudong21898@126.com。
R 473.74
10.3969/j.issn.1004-437X.2017.21.104
2017-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