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靜英 計軍濤(許昌縣人民醫院 河南 許昌 461000)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膽管損傷臨床治療分析
王靜英 計軍濤
(許昌縣人民醫院 河南 許昌 461000)
目的 探討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膽管損傷的臨床治療方法和效果。方法 回顧分析許昌縣人民醫院普外科手術室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間收治的12 420例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的臨床資料,對患者術后膽管損傷發生情況進行統計分析,回顧分析患者的診治方法和隨訪療效。結果 膽管損傷癥狀發病率為0.16%,Ⅱ級7例,Ⅰ級13例。20例研究對象均存活,并接受3 a的院外隨訪觀察,16例未出現明顯的膽管炎癥狀。其中,肝功能正常12例,肝功能輕微異常4例。結論 加強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的膽管損傷預防和控制措施,有助于其術后膽管損傷癥狀發生率的降低,進而保證臨床治療效果和安全性。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膽管損傷;臨床治療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是一種臨床常用的惡性膽囊疾病治療方法,屬于微創手術的一種,具有治愈率高、恢復速度快、手術創傷小等優勢,但是,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后患者存在一定的膽管損傷風險發生率,若患者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則容易出現膽汁瘺、繼發性膽汁性肝硬化病變、膽汁性腹膜炎、膽管狹窄等惡性并發癥。隨著臨床醫療技術的發展完善,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應用率也明顯提高,由此所導致的膽管損傷問題也逐漸引起了臨床醫師的關注。本研究對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膽管損傷的臨床治療方法和效果進行了分析,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回顧分析許昌縣人民醫院普外科手術室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間收治的12 420例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的臨床資料,共有20例患者出現膽管損傷癥狀,發病率為0.16%,男12例,女8例,年齡22~67歲,平均(42.5±20.4)歲。患者損傷類型及部位:2例膽總管部分缺損,4例膽囊管殘端夾閉不全,2例膽囊管撕裂,2例膽囊管電凝穿孔,4例肝總管,6例膽總管損傷。其中,4例術后確診,16例術中確診。患者術后出現程度不同的腹部壓痛、反跳痛、腹痛、鞏膜和皮膚黃染等臨床表現,且腹腔穿刺可見膽汁流出[1]。
1.2 治療方法 患者臨床檢查確診為膽管損傷后,需要接受系統有效的修復治療。按照患者不同的身體耐受能力,對其治療時機進行選擇,包括擇期開腹修補手術或是直接修補手術治療等,具體術式包括:T 管支撐引流術、肝膽管空腸Roux-en-Y 吻合術、開腹縫合修補,在此基礎上還需實施感染預防、營養治療、實時監護等基礎護理措施[2]。
12 420例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治療患者中,共有20例患者出現膽管損傷癥狀,發病率為0.16%,患者分級結果為:Ⅱ級7例,Ⅰ級13例。共有6例手術中發生膽管損傷,轉為開腹手術治療,其中,膽總管橫斷傷4例,接受膽管空腸Roux-en-Y吻合術治療,膽總管側壁損傷2例,接受T 管引流術聯合膽管修補手術治療。膽管壁節段性損傷4例,接受膽管空腸 Roux-en-Y 吻合術治療;膽管壁電灼傷4例,其中,T管引流術聯合膽管修補手術治療2例,膽管空腸 Roux-en-Y 吻合術治療2例;手術后發生黃疸、膽汁滲漏患者14例,均接受擇期手術治療,其中,膽管空腸 Roux-en-Y吻合術治療5例,T 管引流術聯合膽管修補手術治療3例,膽總管橫斷傷6例。
20例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膽管損傷患者均存活,并接受3 a的院外隨訪觀察,16例未出現明顯的膽管炎癥狀。其中,肝功能正常12例,肝功能輕微異常4例。患者均接受T 管引流術聯合膽管修補手術治療或T 管引流術聯合膽管端端吻合術治療,其中,膽管狹窄2例,接受二次膽管空腸 Roux-en-Y 吻合術治療,治療后膽管狹窄癥狀完全消失,且肝功能異常現象基本消失。
膽管損傷是一種發生率較高的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后常見并發癥,該癥狀的主要誘發機制在于腹腔鏡膽囊切除過程中容易混淆膽囊管和膽管,進而誘發膽管損傷問題[3]。所以,腹腔鏡膽囊切除手術過程中,手術醫師需要對肝總管、膽總管以及膽囊管之間的關系進行準確判斷,若三者之間結構關系不清晰,則需要對膽管的位置進行準確觀察和判斷,切除大部分的膽囊組織,從而降低膽管損傷的發生率。隨著近年來臨床上對于解剖知識研究的逐步深入,以及腹腔鏡手術治療技術的發展完善,提高腹腔鏡手術治療的成功率以及避免膽管損傷問題逐漸成為了臨床醫師關注的焦點問題[4]。另一方面,如果患者腹腔鏡膽囊切除手術過程中發生膽漏或是膽管損傷問題,需要采取適當、有效的處理措施,對修復手術的時機和方法進行準確把握,從而保證患者治療的有效性與安全性。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因其術后恢復速度較快、機體損傷小等優勢得到了廣泛應用,有助于醫源性膽管損傷發生率的降低,但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中,需對下述幾點問題加以關注。①患者出現膽管損傷后,需及時有效地處理損傷癥狀,選擇適當的修復手術時機,首次修復手術效果會直接決定膽管手術的難易程度。②避免盲目應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手術過程中需要準確判斷膽囊動脈、膽囊管、膽總管之間的關系,確定有無膽漏和膽管損傷后再關閉腹腔。③增強臨床醫師對于手術風險性的把握和認識,加強手術過程中膽管損傷風險的控制和預防。
綜上所述,膽管損傷是一種臨床常見的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后并發癥,這就要求手術醫師掌握熟練的腹腔鏡操作方法,加強手術過程中膽漏、損傷等意外情況的處理和預防,采取積極有效的治療措施,對修復手術的時機進行適當把握。對于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后出現膽管損傷癥狀的患者,需要進行有效、及時的治療,從而提高手術治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保證患者預后改善,值得臨床借鑒和推廣。
[1] 許鵬,黃強,劉臣海,等.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膽管損傷19例治療分析[J].中國現代普通外科進展,2011,14(6):478-479.
[2] 王光哲,王嵐,段繼源,等.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膽管熱損傷致延遲性膽漏1例[J].陜西醫學雜志,2011,40(6):767-767.
[3] 六榮.連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無膽管損傷1624例臨床探討[J].四川醫學,2011,32(9):1441-1443.
[4] 宋錫民.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后膽漏及膽管損傷19例的臨床分析[J].當代醫學,2011,17(9):61-62.
R 657.4
10.3969/j.issn.1004-437X.2017.16.096
2017-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