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主任中醫師 張 明
梳子每家都有,除了梳頭,還能做什么?其實,梳子不僅是梳頭工具,還是養生好幫手。
中醫有獨特的梳頭方法——拿五經:五指分別點按督脈(位于頭部正中線)、兩旁的膀胱經(從內眼角開始,上行額部,左右交會于頭頂,從頭頂分出至耳上角)、膽經(起于眼外角,向上達額角部,下行至耳后),左右相加,共5條。
閑暇時大家可按這個方法用梳子梳3~5次,每次3~5分鐘,晚上睡前最好再“拿”3次。梳“五經”刺激頭部穴位,能疏通經絡、改善血液循環、防治腦卒中等疾病。
在頸后和肩膀均勻涂抹刮痧油,砭石梳子先刮拭第一條線,即從上向下刮拭正中督脈的風府穴至大椎穴;再刮拭膀胱經上的天柱穴至大杼穴,左右各一條;最后從風池穴刮至肩井穴,左右各一條,風池穴到頸根部應從上向下刮,肩井穴從內向外刮。
注意兩點:一是每條線都要分段刮拭,每一下刮拭長度為3~5厘米;二是刮的同時向肌膚深部按壓,遇疼痛、肌肉僵硬、不順暢的部位要重點刮拭10~20次。建議已出現頸肩疼痛的患者,每周刮拭1次;疼痛緩解后,2~3周刮拭一次。
一般以神闕穴(臍部)為中心,以梳子慢而輕柔地順時針按摩,以腹部微微發熱為度。中醫認為,按摩腹部可幫助水谷津液更好地被消化、吸收及排泄。
用梳背或梳柄常拍打背部,可促進背部血液循環,預防背痛。要領是舌抵上腭,雙目微閉,雙臂后展,用梳子背面摩擦腎俞穴及其周圍,至出現酸脹感且腰部微微發熱為度,每次5~10分鐘。散步時,也不妨雙手握梳子柄部,邊走邊輕輕擊打腎俞穴,每次擊打30~50次,有助于防衰老,對治療腰膝酸軟有效。
中醫認為,手臂及手部分布著六條經脈,分別是手臂外側、由手走頭的手三陽經和手臂內側、由胸走手的手三陰經。用梳子刮磨這些經脈循行部位,從手臂刮磨至手指,有助于經絡氣血運行,且對心、肺、大小腸等的保養也有功效,力度以刮磨至皮膚稍紅為度,經常刮磨有助于保持皮膚彈性。
左手持梳子,右手五指指腹及指尖用力點按梳尖,有節奏地反復點按64次,力度以指尖稍感酸脹為度;右手做法同左手。指壓梳尖能起到“六穴(少商穴、商陽穴、中沖穴、關沖穴、少沖穴和少澤穴)同練”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