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宏偉
(澠池縣林業局 河南三門峽 472400)
生態綠道在園林景觀規劃設計中的應用
毛宏偉
(澠池縣林業局 河南三門峽 472400)
隨著城市化的發展,城市的高樓大廈破壞了原有的綠色植被,因此園林景觀與城市的生態設計反映了人類的一個新的夢想,它伴隨著工業化的進程和后工業時代的到來而日益清晰,盡管隨著這些時代的過去,設計思想已經逐步發展,于過去迥然不同,但是這個中心思想還是亙古不變的,這個思想就是自然與文化、設計的環境與生命的環境,美的形式與生態功能的真正全面地融合,它要讓公園不再是孤立的城市中的特定用地,而是讓其消融,進入千家萬戶;它要讓自然參與設計;讓自然過程伴依每一個人的日常生活;讓人們重新感知、體驗和關懷自然過程和自然的設計。
生態綠道;園林;景觀規劃;設計;應用
生態綠道是指能夠改善生態環境質量與提供人們戶外娛樂的線性廊道。它主要涉及四方面的內容:①節點園林景觀:包括綠道廣場規劃、綠道進出口規劃、休閑公園規劃、驛站規劃等。②綠廊園林景觀:即對景觀植物(喬木、灌木、地被花草等)進行規劃設計。③慢行交通景觀:指非機動車道(自行車道、步行道、綜合慢行道等)的規劃設計。④服務設施景觀:包括城市系統內所涉及的市政設施、商業設施、安全設施、生態維護設施等服務設施的規劃[1]。
通過建立生態綠道,整合綠地,連接多樣城市資源,將城市內各個獨立的部分連接起來,建立連續的、規模性的、可持續發展系統。通過綠道的建設,恢復城市中被道路、建筑或河流阻斷的生態系統,完善城市功能[2]。
通過生態綠道的建設,倡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建立綠色的出行方式,人們可以沿蜿蜒的濱水步行道路散步;可以騎行穿梭于林間道路;可以在健身與運動場地活動等,促進市民較為低碳環保型生活方式的養成,為人們的生活增添色彩。
①利用植被、花草塑造綠道骨架,吸收城市污染物,美化環境,體現城市形象。②通過綠道的連接將各類城市空間有序整合,使得人們的出行生活更加舒適便捷,有利于發展與提升城市綜合環境。③通過創造符合地域文化特色的綠道,可以增加城市的識別度,打造城市名片。
根據國外先進的經驗與研究成果,補充建立屬于我國的生態綠道管理制度,將綠道規劃引入我國城鄉規劃中,從“社區-城市-區域”3方面分層次進行規劃。根據社區居民與附近道路要求,由點到面擴展為整個城市,最后發展為整個區域的有機連接,實現“微觀-中觀-宏觀”3層面的全方位建設體系逐步確立。
規劃時首先要考慮當地的地形地貌、道路布局、自然狀況、人文風俗因素等,通過對這些情況的詳細了解,將綠道與城市原有資源相結合,既節省建設成本,又可保護當地人文特色,在設計上符合當地人民的生活習慣,達到改善生活環境,提升城市水平的目的,有效實現其傳承城市文化的功能。
現代城市化的大規模發展使得我國城市盲目擴張,這勢必造成原有生態系統的破壞,而綠道的引入可以很好地解決此問題:一方面將城市生態體系中原有資源,如物種、河流水源、廣場、公園、山林等通過綠道規劃聯系在一起,保證生態系統的完整性;另一方面在原有生態環境基礎上引入新的物種(多種動物或植物)及擴大綠地面積,實現生物的多樣性。
根據場地條件設置服務設施,優化服務半徑,增加標識系統、信息系統、應急救援系統、照明系統,最終實現方便居民、游人、市民的目的。因綠道交通以步行、自行車、游船、觀光車等慢行方式為主,故綠道設計時要合理設置交通設施,完善綠道功能,方便人們的日常生活。在敏感性強地帶的綠道周圍加強交通維護,建立地道或天橋來分散車流與人流,建立護欄減少人們的進入與活動,改變步行綠道的方向來減少對環境的干擾,解決生態與人車之間的沖突。
將更多的人性化服務加入規劃設計當中,根據每個區域的特點進行構思,增加其生活服務功能,如在人流量或車流量多的地方,通過綠化隔離出較為寬闊的步行綠道,減少安全隱患與環境污染;或者在城市中心的綠道可以加強對娛樂健身器材、座椅休息的配備;或者將綠道花卉布置成城市標志、人文造型等,美化環境的同時可以增添城市的個性化色彩,打破單一性,實現多樣化服務。
生態園林景觀規劃設計的核心就是要實現人與自然、社會的可持續發展,關注人類聚居環境,要求我們從生態、永續的角度出發,以滿足人類生活、經濟發展、環境健康、資源可循環為目標,將生態園林景觀規劃的設計理念為人類創造出穩定、健康、可持續的生活環境。
[1]洪美德.淺析地域文化元素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應用——以晉江市晉新路仙石至鵬頭段兩側綠道工程設計為例[J].江西建材,2017(13):189~190.
[2]戚勇,楊 涵.城市生態綠道在園林景觀規劃中的應用[J].中國建材科技,2017,26(01):66~67.
TU986
A
1005-7897(2017)18-0036-02
2017-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