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幸娜 嚴珍靜
(浙江省江山市園林管理局 浙江省江山市 324100)
園林植物栽培技術與發展分析
周幸娜 嚴珍靜
(浙江省江山市園林管理局 浙江省江山市 324100)
隨著社會的發展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自身居住環境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園林綠化成為提升城市環境、改善人們居住環境的重要方式之一。在社會發展的過程中,園林植物的栽培和養護技術也在不斷的發展和創新。本文就園林植物栽培及養護技術和其現狀給出了詳細地討論,就目前的發展現狀,為將來園林藝術的發展,給出了充分的說明和前景判斷。
園林植物;栽培技術;養護技術;發展
我國經濟高速發展,城市化進程加快,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對環境的關注度都在提高,在鋼筋水泥叢林中打造用于市民休息和游玩的園林景觀,是城市規劃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園林植物是園林景觀中必不可少的元素,為了提高植物的存活率和生長質量,必須要提升管理人員的栽培和養護技術,才能有效改善園林景觀的生態環境,也能為綠色城市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最初,植物的搭配組合中存有問題:植物的配置方法不準確。如果這種情況出現,就會對之后的養護工作產生不利影響,產生養護難度增大的弊端。目前園林植物在栽培中比較重視對新品種的培養,并把它們投入園林使用。但是也有很多問題發生,不少在栽培中不太成功的品種,后期養護花費偏高,對于園林植物來講,其經濟效益在這種情況下難以達到預期。例如,某些地方采用熱帶的植物,由于這些植物通過的培養改良是不完全的,所以難以適應冬天寒冷的天氣,對這些植物采取防寒措施在冬天是有必要的,必然造成花費增加。在園林植物的栽培以及養護中,將以人為本的觀念運用到現實生活中顯得尤為重要。不重視植物的體量大小,園林的植被在配置中會出現問題,造成很多街景植物和道路相聚較近,容易對人產生傷害的結果;有些園林不在意植物的混雜匹配,產生綠化區域的遮蔭效果較差的現象。在現實中,園林植物在后期的養護中不能得到及時的剪修,植物瘋長對人們的生活區域進行占領,對人們日常生活產生不必要的麻煩。由于有的路邊植物,例如多種植喬木或灌木得不到適時的修剪,給居民的通行造成了麻煩。缺少適合鳥類等休養生息和繁殖的園林植物品種。鳥類喜愛原生態狀態的喬木、灌叢、雜草相結合的優良的生態環境系統,并多棲息于該環境中。目前落葉樹木的缺乏造成了季節變化不明顯的現象,因此樹木的季節觀賞性也大大降低了。
首先,要對需要栽培的土地進行修整,清除各種障礙物;其次,要對所處的地形根據苗木生長、城市環境的基本特點進行修整,以便于栽植苗木;此外,最為重要的是要把好所需栽培苗木的質量關。通常要注意以下幾點:選擇根系完整發達的苗木,接近根莖的區域應有更多的須根;選擇的苗木一定要通直、粗壯,苗木要有一定的高度;所選的苗木應非常健康,沒有病蟲害。
園林植物栽培的重要組成部分,就是花壇中栽種植物。按照綠化的要求,進行栽培的方法一定程度上將耐移的花卉植物移種至花壇中,確保花卉的有效生長。為了提高植物花卉的存活率,在起土育苗的過程中需帶土,且要在陰天進行栽種,來縮短植物的緩苗期,更好地提高植物的生長空間。不能滿足在陰天進行栽種也可選擇晴天的傍晚,植物在栽種后經過一夜的吸水,也能起到使植物提高吸水能力的效果,這樣的方式也能夠防止植物出現枯萎的情況。例如,有些省市合理種植的花類植物就有:木棉、鳳凰蘭、山玉蘭、雞蛋花等。這些花類植被的種植不僅符合了園林植物的栽培技術,更加符合了這些地區的地理環境和氣候特征。
在花盆中栽植植物后,將其從花盆移種到花壇中,這是某些園林植物的栽培方式。為了提高高株植物在花壇內的種植,就需要選擇較高地段進行種植,在栽培種植的過程中以深栽的方式,來避免栽種不深露土的情況發生,這樣也能提高植物的存活率。在較低地段栽種高段植物培育效果不明顯,所以在栽種矮植物時,就要選擇較低的地段,并用淺土栽培的方式。
對樹木的栽培工作需要按照一定的位置選土栽種,因為樹木的栽種要求比較嚴格,是根據挖土的深淺和樹木根系長短和土球的大小來決定栽種的土坑大小,這樣的方式能避免樹木錯誤地栽種,并且提高樹木的存活率。
植物生長所必需的是溫度、陽光、土壤土質、水分、肥料和氣候等外界因素,園林養護的目的是為了滿足植物的這些需要。同時養護還包括有利于植物生長的灌水、修剪、施肥等一系列做法。
水是植物生長不可或缺的因素。對于新植樹木應在連續3a內進行適時的灌溉,對于根系生長較為緩慢、土質保水量較差的植株可以適當延長灌溉的時間。澆灌之前,一定要確保樹堰不跑水、不漏水,同時流量不應低于8cm。在澆水的過程中,一定要堅持“一次澆透、定期澆水”的原則,澆水時間要放到陽光較弱的時間段,一般選擇早晚2個時段。除了澆水,還有一個重要的環節就是排水,根據不同植物的種類挖好排水溝,確保植株的快速生長。
修剪是主要是針對植物的各個部位進行修理來達到美觀的作用。修剪方法多種多樣,以樹冠的形狀為例,基本常見的是圓頭形、圓錐形、卵圓形等。花卉的樣式常有單、雙干式以及叢生式等若干樣式,值得一提的盆景更是花樣百出。修剪方法也都有不同。
施肥的意思是增加土壤的營養成分所占的百分比,通過改良土壤,達到補充其缺少的某種元素的目的,來增強樹的長勢。施肥主要包括底肥和追肥,底肥采用充分腐爛的有機肥,時間是落葉后發芽前,與土壤充分攪拌便可使用,肥料的多少依據植株大小和肥料性質而定。追肥時,合理用量,撒播均勻填進土壤即可。值得注意的是土壤施肥后要及時地進行澆水灌溉。
園林植物在后期養護過程中,要重視除草及病蟲害防治工作。除草工作可以避免雜草爭奪屬于園林植物的養料和水分,也能使園林植物的生長環境看上去更整潔。雜草的生命力頑強,所以除草要不定時堅持進行,避免雜草再生長出來破壞園林植物的生長環境。對于園林植物病蟲害的防治,則需要工作人員對園林植物(特別是樹木截口)采取合理養護和相應管理措施。針對園林植物的不同成長階段,要采取對不同病蟲害的防治措施,保證園林植物健康成長。
現階段的園林植物栽培與養護工作中需要進一步改進以期園林植物行業進一步發展,改進措施主要包括:注重栽培與養護的細節,突出以人為本的理念實踐;植物栽培中要遵循景觀與生物多樣性的原則,盡力構建生態平衡的植物景區;在植物栽培中注意增加鳥類喜歡棲息與覓食的植物種類,營造多物種生態平衡的和諧生物區;注重色彩搭配,體現季節的變化,以增加植物區的季節觀賞價值;植物栽培工作中注重喬、灌、草的合理搭配;還可以適當栽培情趣植物,以增加經濟效益。園林植物栽培與養護技術將會更加現代化,自動化水平不斷提高。未來發展中植物栽培將會在栽培設施與實驗條件方面進一步改善,現代化因素不斷增加,甚至在一些稀有物種的栽培上完全實行自動化、智能化操作。植物栽培技術高度發達,栽培與養護工作的專業化分工更加精細。并且在栽培養護工作中不斷應用新技術進行栽培實踐。栽培環節更加注重節能環保的研究,栽培植物不僅運用技術改良植物,還增加絕熱性好、透光率強、堅韌耐久的培育材料應用,總體來說,增加耗能少、生長期短、抗性強的品種的選育。
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市綠化已經成為城市建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而園林作為城市綠化的最主要形式,其綠色植被的栽植與養護技術水平,直接影響著城市化建設的水平,因此本文簡要介紹了園林植物栽植與養護工作的技術形式、原則與未來發展趨勢,以期為我國園林植物栽植養護技術水平的提升提供支持和借鑒。
[1]趙宏棟.園林植物栽培及養護技術的分析[J].種子科技,2017(04).
[2]陳家良.園林植物栽培及養護技術分析[J].現代園藝,2014(22).
[3]李志強.園林植物栽培及養護技術的分析[J].才智,2015(22).
S688
A
1005-7897(2017)18-0055-02
201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