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春梅
(山西省五臺山國有林管理局伯強林場 山西忻州 034302)
實現林業可持續發展的構想及措施
彭春梅
(山西省五臺山國有林管理局伯強林場 山西忻州 034302)
21世紀以來,資源開采過剩、環境污染嚴重,自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嚴重破壞。面對急劇上升的國民生產總值,越來越惡劣的環境問題提上日程。國務院下發相關文件明確指出要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重要位置,在經濟、文化、政治發展的同時,又要實現可持續發展。林業作為一項重要的自然資源,在提高生態環境中扮演著一項重要的角色。本文探討林業管理及可持續發展。
林業;可持續發展;措施
在實際開展林業工程建設時我們需要將可持續發展作為主要原則,這一直在林業的健康持續發展中作為重要保障存在。為在真正意義上促使林業資源的大力發展,我們是必須適當的增加樹木種植,實現林地面積的增加,促使林地發展可實現對新時期社會生產與生態環境具體要求的滿足。需要對森林資源進行適時適度的開發與利用,最終實現對森林資源利用率的提高。
在全新的時代背景之下,多數工業發展以及生活用品制造都需要植被的支持,同時我們必須實現對植被生長需求與客觀需要的充分考慮,從根本上避免資源短缺現象的出現。在不能實現對上述要求滿足的情況下就會導致環境污染速度的加快,這對林業資源的長遠健康發展有極大的阻礙作用。
我們從生態林業建設工程的角度來看,我們需要在保護環境的基礎上促進經濟全面發展,在實際加快經濟發展速度的同時我們需要對效益協調一致的原則進行堅持。首先我們從協調角度對其進行分析,就是說在實際進行高效生態林業建設時我們也需要促使生態與經濟實現全面發展,決不能在犧牲環境的基礎上對經濟進行建設與發展。
在經濟快速發展的趨勢與背景之下,生態建設已經逐漸實現與多樣化經濟理念的融合,林業工程同樣也可實現與經濟理念的結合。為在真正意義上實現林業資源與經濟的同時發展,我們必須實現對生態工程技術配套原則的遵守。在不斷優化創新理念的同時實現對食物鏈原理以及生物多樣性原理的科學利用,這對林業生態建設工程的順利進行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要完善可持續發展政策法律的內容。法律作為一種社會強制規范手段,約束著人們的行為。生態系統管理需要大家共同來進行,而進行這項工作人們需要掌握一定的生態環境知識,法律的制定也要結合社會學等知識,使森林保護法的具體內容合理規范。
工業經濟的發展帶來的效益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環境的保護發展戰略,更有甚者只顧一味追求經濟效益做出損害環境的事情來。林業地區經常出現的亂砍濫伐現象,因此,實現可持續發展道路,就要明確每個人的責任。每個砍伐區設定相應的監管人員,有負責人定期進行林木檢查,做好數據登記。砍伐前后的數據對比交由相關部門進行統一檢查。監督人員各司其職,要建立完善砍伐體系。
我國國有林場要想實現森林資源的可持續發展,就要做好林場的基礎設施建設,滿足現代化林場生產、經營、管理需求,這樣才能激發國有林場的發展活力,從而實現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的供應。
做好林場基礎設施建設:①要修繕林場內的道路,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前提下增加道路數量,為管理人員的管理工作提供設施保障;②要增加林木的保護設施,不同時期下林木的保護工作不同,管理者應結合實際來增加管理設備,比如北方林木在冬季時管理人員應為其設計防風、抗寒設施;③要改善林場基礎管理者的生活環境,讓其在更加舒適的環境中參與森林資源管理工作,激發其的工作熱情,完成森林資源可持續管理任務。
想要增強林地經營管理能力,管理人員:①要利用好國家現有的優惠扶持政策,比如積極申請森林保險資金、森林發展貸款、商品林專項扶持資金等,以降低林場的經營管理風險,提高國有林場的整體水平。②要積極利用金融機構投資渠道,在國家政策允許的范圍內,對有關森林資源進行評估,有效降低金融機構準入門檻,拓展林業經營融資渠道,提高國有林木產品的市場適應性,實現國有森林資源的規模化經營。③要做好管理工作總結,汲取以往森林資源管理工作經驗,分析當前管理工作中的不足,制定有效的改善對策,比如控制好林木采伐量,加強林場巡邏,減少林木偷盜行為,以促進我國國有林場森林資源的可持續發展。
綜上所述,林業可持續發展要求在林業建設中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是林業建設的基礎和保障。目前,我國的林業技術還不成熟,林業建設過程中仍然存在著部分技術問題,在這種發展背景下,我們應該強化林業工作者的技術意識,加大對林業技術發展的資金投入,建立相應的制度和機構,引進人才,大膽創新,為實現林業的快速發展提供可靠的保障。
[1]謝秀琴.生態文明視角下的林業管理及可持續發展[J].現代園藝,2016(13):37~38.
F326.2
A
1005-7897(2017)18-0144-02
201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