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鵬
(四川省涼山州金陽縣林業局 615000)
基于生態建設為主體的新林業發展思路構建分析
何鵬
(四川省涼山州金陽縣林業局 615000)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林業已經逐漸走向正軌,新林業的發展也向多元化方向邁進。根據我國新林業的發展情況來分析,在發展中要結合時代的發展方向,滿足時代的發展需求和社會需求,將可持續發展作為重要思想,突出生態建設的綜合效益,合理的構件林業發展思路,將經濟與生態之間的矛盾處理完善,這樣才能夠促進新林業實現長遠發展的目標,強化社會效益的提升和進步。
新林業發展;生態建設;思路的構建
現階段,我國經濟處于不斷上升的狀態,社會對各類實體建設的要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林業發展中生態環境建設也提出了更為嚴格的要求。將生態建設作為主體的新林業在發展中正是轉折的時期,所以說構建林業發展戰略思想對生態環境建設和保護具有實際性的意義,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夠促進社會經濟水平,加快生態建設的腳步。為了滿足新時期的特征和發展需求,要最大程度的滿足林業發展中對生態環境的需求,構建出全新的林業發展思路已經迫不及待。
生態環境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礎,林業發展是生態環境建設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對生態環境具有一定的影響。生態環境的發展以及保護的程度不能被忽視,生態環境建設的情況對社會發展有著緊密的聯系。自改革開放以來,人們更加重視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卻將生態環境的建設和發展放在一邊,環境污染問題日益嚴重,造成的后果也不言而喻。生態環境的惡化導致各種自然災害爆發率提升,對國家經濟建設和發展造成了巨大的影響,也影響了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施。所以說,強化生態環境的建設刻不容緩。
之前的生態環境發展期間,生態、經濟、社會三者是及其緊密的關系,是相輔相成、互相依存的關系,三者在共同發展中主要是將林業發展作為主要的表現形式。若是生態、經濟社會這三者之間利用經濟效益來分開,三者之間能夠相互促進,但是林業發展要依靠三者之間的聯系,不能夠將經濟作為主要的思考對象,要將三者的作用充分的融合,制定出健全的機制,這樣才能夠促進三者間的共同發展,保證經濟效益的提升。
生態環境對于林業發展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傳統的思想是將林業定義為木材,造成了森林生態系統資源被大肆采擷,這樣不但造成了自然資源的浪費,還導致整個生態資源被破壞,自然災害便接踵而來,土地沙漠化問題更加嚴重。所以,根據現階段生態發展的情況來看,要掙脫出傳統的束縛,將原有的思想摒棄。將生態環境作為主體,將生態環境建設同林業發展之間的關系分析明確,并且將林業建設和發展作為生態環境建設的重點關注對象,對林業重新定位。
要想實現新林業的發展,首先就要明確新時代的特征,結合我國政策的規范,將現代林業、經濟全球化、環境與發展等時代性特征充分的想體現出來,將可持續發展理論、森林生態理論等作為中心指導,將新林業的發展思路的基本特征體現出來,將生態建設作為新林業發展的主體,構建出新林業的發展思路,建立戰略目標,健全戰略體系,使得具有新時代特征的林業實現長遠的發展。
新林業發展的思路和戰略的重要指導思想就是符合社會發展需求,將其作為新林業的發展目標。結合社會現狀來分析,現階段社會發展的趨勢是多元化和多樣化,新林業的發展也要緊靠這兩點來進行。林業發展首先就是滿足社會的實際需要,從兩個方面得以體現:①森林資源系統在服務方面的需要;②森林資源產物的實際需要。當前人么的生活生產水平獲得了大幅度的提升,對生活環境和生態環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新林業建設西路的構建方面,要將社會的需求放在首要位置,將其作為新林業發展的目標。
在確立新林業建設目標,根據社會需求新林業自身存在的特點以及規律對林業進行分類經營,這樣就降低了管理的負擔。森林系統能夠分成公益林和商品林兩種,也能夠將林業劃分成公寓林業和商品林業。結合二者的特點和規律,有計劃性的制定發展管理體系,從兩個方面來開展建設工作。在建設的過程中要強化建設體系的健全,將各個步驟落實,研究落實之后產生的效果和效益情況。之后結合森林系統的功能和分布情況,將森里建設工程分成人工建設和自然建設兩種。人工建設重點體現的是林業生產,快速培養出更多的材料;而自然建設重點體現的是生態環境保護以及資源的再生,將環境保護作為主要工作。新林業建設體系健全的重要性是在森林建設工程的建設和實施,從多層次、多角度、多元化方向來發展森林建設,強化新林業建設體制的合理性。
受到傳統思想的制約,生態環境遭受了嚴重的破壞,當前生態、環境、社會三者之間的經濟效益是國家發展的重點關注對象。所以,社會發展的首要任務就是強化對生態環境的合理建設,進而提高生態效益。生態環境是新林業建設發展的重心,要采取可行的對策,健全建設管理體系,促進新林業發展戰略的有序進行。
綜上所述,為了滿足時代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需要,新林業發展要構建出全新的戰略體系,使得新林業發展將生態環境建設作為主體,向全新的發展模式邁進,新林業發展思路的構建對促進林業發展、生態環境建設而言都具有實質性的意義。
[1]邱國權.以生態建設為主體的新林業發展思路構建[J].南方農業,2014,8(18):127~128.
[2]張海鵬.西部農區林業生態建設激勵機制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05.
[3]吳林建.淺淡“四在農家美麗鄉村”與林業生態發展感悟[J].福建農業,2015(06):237.
F326.2
A
1005-7897(2017)18-0191-02
2017-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