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軍琪 徐玲芳
園林植物肩負著改善城市環境,增強城市美觀的作用。對園林植物進行病蟲害防治對園林植物的成長具有重要的作用。園林植物的病蟲害防治是一項很復雜的任務,要先調查本地區園林病蟲危害的現狀,在現狀的基礎上綜合運用化學、生物等防治措施。
園林植物;病蟲害;特性;現狀;防治措施
品種多,結構復雜的植物景觀在設計和配置方面千差萬別,各種植物物種數量豐富,提供了豐富的食物源和主要存在的病蟲害。近年來,大多數城市都傾向于從外地引入邊緣樹種,導致園林植物的抗逆、抗病、抗蟲功能下降。
園林植物的類別逐漸多樣化和園林植物本身生長環境的特殊性,確定了園林植物在病蟲害防治過程中具有復雜性和特殊性。改革開放時期,異國園林風格開始逐漸引入中國,園林植物種植方法和植物的配置形式靈活多變,比如,疏林草地和規則綠化等就一定程度上扭轉了傳統格局。
城市園林植物種類豐富,生長周期長短不一,立地條件復雜多變,小環境、小氣候呈現多樣化特征,為昆蟲提供了豐富的生態資源,孕育了眾多的昆蟲種類。根據1986年普查資料,我國園林植物病害共有5500多種,蟲害共8260多種,且隨著園林植物種植面積的加大,國際、國內間植物交流的頻繁,害蟲種類還在不斷上升。
園林植物在近郊區與蔬菜、果樹等農作物相連,除園林植物本身特有的害蟲外,還有許多來自果樹和農作物上的昆蟲,有的終生寄生危害,有的則相互轉主危害或越冬越夏,致使園林植物上發生的蟲害遠多于農林作物上。
由于城市是以人的活動為中心,人為的干擾使城市綠地系統難以建立起穩定平衡的生態功能,園林植物抗性下降,導致病蟲害易于發生。此外,由于住宅、街道、工廠等建筑群對城市的分割,又進一步削弱了綠地系統的功能互補,助長了害蟲發生的趨勢。
加強植物檢疫,嚴防危險性害蟲侵入是園林植物害蟲防治的首要工作。從20世紀70年代末期開始,我國城市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城市的建設與改革開放使城市的人口更加密集,人流、物流頻繁,旅游業日益興旺,商品貿易欣欣向榮,這為園林害蟲的傳播蔓延創造了更加有利的條件,如象蚜類、潛葉類等害蟲均極易隨苗木、接穗和木材得到傳播,松突圓蚊、美洲斑潛蠅、美國白蛾、煙粉虱等即是近年來侵入我國的新害蟲。
結合當地害蟲的發生情況,選用抗蟲的園林植物樹種及品種。如針對城市行道樹種類單一,容易發生害蟲危害的特點,選用抗蟲的樹種和品種,如銀杏、女貞、廣玉蘭等,并在育苗、出苗時嚴把害蟲關,這是防治園林害蟲最經濟有效的方法,同時減少了農藥的使用,對保護城市生態環境具有重要的意義。
在城市綠化設計時,從城市生態系統總體出發,依據主要害蟲的發生、危害及發展的生境要求,抓住影響害蟲數量消長的主要生態因子,通過科學種植、養護、管理等技術措施,營造出有利于園林植物和害蟲天敵,不利于害蟲孽生繁衍的生態條件,提高園林植物自身抵抗害蟲的能力,達到預防或減少蟲害的發生。
(1)以蟲治蟲。為了保護、利用自然天敵,首先應注意天敵生存的環境條件,補充合適的食料和寄主,創造有利于天敵越冬越夏的場所,使天敵的種群能順利生存繁衍,其次,注意協調化學防治與生物防治的矛盾,注意選用特異性、選擇性農藥或生物農藥,以減少對天敵的殺傷。
(2)以鳥治蟲。鳥類分布廣、種類多,捕食能力強、食量大,是金龜甲、象甲、蝗蟲、蠟姑、天牛、蛾類、蝶類等多種害蟲的天敵,可通過保護和利用益鳥來防治害蟲。如利用人工鳥箱招引啄木鳥來防治雙條杉天牛;或人工馴化飼養灰喜鵲來防治松毛蟲幼蟲等。
(3)以菌治蟲。利用病原微生物,如真菌、細菌、病毒等或它們的代謝產物來防治害蟲。目前蘇蕓金桿菌、白僵菌及某些病毒的制劑已被人們成功用于園林害蟲的防治。
園林植物病蟲害防治是一個長期的管理業務,是綠化工作成功的關鍵。在綜合治理的過程中,將各種防治措施協調應用,以便實現將植被檢疫當作首要條件,把園林技術防控作為基礎,并把化學控制看做關鍵,開展物理機械防治性輔助工作,從而明顯降低病蟲的危害。園林植物病蟲害防治工作的進一步完善,需要我們從不同層面和視角逐步探索研究和考察實踐,在綜合運用防治方法的同時協調各方面。只有這樣,城市的規劃發展和人類的生存才能得到更好的需求。
[1]]袁夫早.城市園林植物病蟲害多發的原因及對策[J].科技信息,2009(34).
[2]邱國偉.淺談園林綠化工程的病蟲防治工作[J].中華居民,2011(08):125.
S436.8
A
1005-7897(2017)18-0194-02
2017-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