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潘戰和 副主任醫師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
讀懂12種常見“癌指標”
□文/潘戰和 副主任醫師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

腫瘤越來越高發,人人談癌色變,“癌指標”儼然成了體檢的常規項目。“腫瘤標志物”是大家再熟悉不過的名詞,很多老百姓會把它說成是“癌指標“、“癌細胞”,這種叫法顯然不科學。
所謂腫瘤標志物是指由腫瘤細胞或機體細胞受腫瘤刺激而釋放產生的一類物質,存在于血液、胸腹水、尿液、其他排泄物、癌癥病灶組織中,一般通過抽血化驗,有時化驗尿液、胸腹水等腫瘤標志物水平。以下分別談談10種常見腫瘤標志物的臨床意義,供大家參考。
大家最普遍看到的一個腫瘤標志物,確實跟腫瘤相關,但又不是完全的對等關系。癌胚抗原的升高提示要注意排除上皮組織的惡性腫瘤,也就是我們常常提到的“癌”。它最早在結腸癌的提取物中發現,因此一旦發現它明顯升高,要首先想到胰腺癌、結腸癌、胃癌等消化系統腫瘤的可能。當然,它的意義不僅于此,它對肺癌、乳腺癌、卵巢癌等也有參考價值,對膀胱癌、宮頸癌、子宮內膜癌等也有一定的提示意義。
總的來說,癌胚抗原的數值升得越高,意義就越明確,一般癌癥越是晚期,或癌癥病灶越廣泛,癌胚抗原數值可能越高,但也不一定,因為癌癥晚期也可能數值并不太高,甚至正常也有可能。由于很多種癌癥都可能會有癌胚抗原升高,所以癌胚抗原對鑒別是哪一種癌癥并沒有太多幫助,僅可以作為參考。癌胚抗原升高并非就一定是癌癥,潰瘍性結腸炎、胰腺炎、結腸息肉、活動性肝病患者、吸煙者,也可能升高。因此,發現CEA升高,既要重視,也不必過度恐慌,要咨詢醫生。
一說CA125,腦子里第一個浮現出來的印象就是“卵巢癌”,因為它屬于卵巢癌相關抗原,對協助診斷卵巢癌(卵巢上皮癌)有較大價值,很多卵巢癌患者會伴有CA125升高。但它的意義并不僅僅是限于卵巢癌,除卵巢癌可能會明顯升高外,胰腺癌、食管癌、胃癌、子宮內膜癌、輸卵管癌、肺癌等都有可能會有CA125升高,甚至明顯升高。
另外,除了對診斷的提示意義外,CA125升高與腫瘤負荷增加也有關,因此它另一個更重要意義是對那些已經確診卵巢癌的病人進行治療后的療效監測和病情隨訪,有時甚至成為唯一的療效判斷參考指標,某種程度上堪稱是卵巢癌治療的療效監控“晴雨表”。但有的卵巢癌患者CA125從診斷開始一直都是正常的,那它就沒有什么指導價值。和其他腫瘤標志物一樣,得了癌癥CA125不一定會升高,而升高也不是一定就是癌癥,但非癌癥的情況下多數升高幅度較小,比如CA125的輕度升高可見于子宮內膜炎、子宮內膜異位癥、良性的卵巢腫瘤、急性胰腺炎、肝炎、腹膜炎等。因此,發現CA125的升高,先不要恐慌,要找專科醫生根據具體情況分析。

這是又一個會讓人立馬腦子里浮現一個“標簽”腫瘤的指標,那就是乳腺癌。它屬于乳腺癌相關抗原,對乳腺癌的診斷有較高的特異性指示意義。但是要注意的是,不管這個指標升多高,它不能作為確診乳腺癌的依據,它的價值主要體現在中晚期乳腺癌,敏感性較差,并不適合作為發現早期乳腺癌的指標,容易漏檢,因為多數乳腺癌早期CA153并不升高。
除了協助診斷,CA153也同樣可作為乳腺癌病人治療的療效監測、預后判斷、病情隨訪的重要參考指標。此外,某些良性乳腺疾病或某些非癌癥良性疾病也可能會有CA153升高,但多數升高并不明顯,也不會進行性升高,這是所有腫瘤標志物的共同注意事項。其他癌癥也可能CA153升高,比如卵巢癌、胰腺癌、大腸癌等。
CA199對于胰腺癌的診斷有較特殊的指示意義,同時它也是消化道腫瘤相關的抗原,胃腸道癌癥、肝癌、膽管癌等其他消化系統癌癥也可能有較明顯的升高,非消化系統癌癥如卵巢粘液性癌、宮頸癌等也可能會有升高。
CA199除了有診斷的提示意義,更主要用于胰腺癌等的治療療效監測,通常手術后一周左右CA199可降至正常,如果持續不下降或下降后又升起來,提示癌癥病灶殘留或復發可能。某些良性疾病,比如急性胰腺炎、膽道結石膽管炎等也可能輕度升高。
主要是胃腸道癌癥和卵巢癌相關的腫瘤標志物,如果明顯升高,多提示要注意排查胃腸道腫瘤特別是胃癌,以及卵巢癌。但這個指標特異性并不高,卵巢粘液性囊腺癌和非小細胞肺癌、膽道系統腫瘤、結直腸癌、胰腺癌等也可能會明顯升高。健康人以及良性胃腸道疾病也可能輕度升高,因此要根據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在肝癌臨床診斷中的價值舉足輕重,AFP檢測結合臨床的病史和影像檢查信息,就可以從臨床上診斷原發性肝癌。同樣AFP也可以作為肝癌的療效監測指標和預后評估參考指標。但要注意的是,肝癌患者也可能AFP正常,對AFP正常而又懷疑肝癌時,應該進一步通過其他檢查來明確診斷,千萬不要以為AFP正常就肯定不是肝癌。而AFP升高也不一定就是癌癥,比如肝炎、肝硬化、妊娠也會AFP升高。
另外,AFP還可以作為協助診斷生殖系統的癌癥如女性卵巢生殖細胞腫瘤、男性睪丸腫瘤的指標。肝的轉移性腫瘤(繼發性肝癌),也就是由其他部位的癌癥轉移到肝臟的腫瘤,比如結腸癌肝轉移,胃癌肝轉移,AFP也可能升高。所以,哪怕是像AFP這種對肝癌有較強的針對性指示意義的腫瘤標志物也存在很多復雜情況,必須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只表達于前列腺導管上皮細胞,是為數不多的器官特異性腫瘤標志物之一,這種嚴格的器官定位和細胞類型特異性使它成為前列腺癌的一種比較特異的診斷標志物,包括游離的PSA(fPSA)和總PSA(TPSA)。PSA的升高與腫瘤的負荷量呈相關,也就是腫瘤越大越晚期,它的數值可能越高,當然這個不是絕對。同樣,PSA也可以用于前列腺癌的治療療效監測和預后判斷以及隨訪病情監控。此外,良性前列腺肥大或增生也可能會有PSA輕度升高。
這個指標在臨床實際應用并不多,屬于腫瘤增殖的標志物,它的升高表明細胞處于增殖轉化期,主要見于膀胱癌、胰腺癌、胃腸道腫瘤、前列腺癌和卵巢癌等。同樣,它對某些腫瘤的預后判斷和復發監測也有幫助,比如手術前如果TPA明顯升高,多提示預后不好,也就是說將來復發風險大,當然這個只是作為參考。另外,如果癌癥經治療后這個指標下降了,或者降為正常,而后又再度升高,則提示復發的可能,提示你要注意進一步檢查。
是一種鱗癌相關的抗原,主要用于鱗癌(比如肺鱗癌、食管鱗癌、宮頸鱗癌、頭頸鱗癌)的輔助診斷。同時,這個標志物的水平與腫瘤負荷、腫瘤細胞的活躍程度相關,因此也可用于食管鱗癌、肺鱗癌等的治療療效監測。腫瘤在進行根治性切除后,血清中的SCC水平可下降直至正常。

同樣是一種鱗癌相關的標志物,它在肺癌病人的血清中含量最高,因此對肺鱗癌的敏感性最高,血清中CyFRA211的水平與肺鱗癌病人的病程存在一定的正相關,因此它對肺鱗癌的療效監測等有輔助判斷參考價值。當然,它對其他部位的鱗癌(比如食管鱗癌)也有一定的參考意義。
是神經元和神經內分泌細胞特有的一種酶,在小細胞肺癌、神經內分泌腫瘤、神經母細胞瘤、精原細胞瘤中有過量的表達,因此可作為這些腫瘤的腫瘤標志物,是小細胞肺癌和神經母細胞瘤較為特異的診斷標志物。由于血清NSE的水平高低和小細胞肺癌的進程密切相關,是小細胞肺癌的高特異性、高敏感性的標志物。比如治療前NSE明顯升高,經過治療后癌癥病灶明顯縮小,NSE數值也會相應下降,直至恢復正常,但如果病情惡化或復發時,NSE水平又可能再次升高。NSE對小細胞肺癌的預后判斷也有價值,比如在治療前,血清NSE顯著升高的病人比那些升高不明顯的人可以預后更差。NSE升高多見于晚期病人,不能把它作為小細胞肺癌的早期診斷指標,不能因為NSE指標正常就認為沒有得癌癥。
正常情況下不能產生激素的組織,在癌變后可能會出現某種或某幾種激素的分泌,β-HCG就是其中之一。它是診斷早孕的一種指標,尿或血液β-HCG檢測陽性提示懷孕(正常妊娠或宮外孕)。但某些癌變后的組織也可能分泌β-HCG,比如絨毛膜上皮癌、葡萄胎、侵襲性葡萄胎、睪丸癌,因此,β-HCG可用于以上這些癌癥的診斷和療效監測、隨訪監測,甚至是唯一的療效和病情監控指標。此外,卵巢癌、子宮內膜癌、宮頸癌、肝癌、乳腺癌等也可能會有輕度升高或陽性反應,要注意鑒別。
其他如ALP(堿性磷酸酶)、LDH(乳酸脫氫酶)、CT(降鈣素)、抗EB病毒相關抗原的抗體等也可作為某種或某些腫瘤相關標志物,在協助診斷、療效監測、預后判斷等方面會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通過以上對各個常用腫瘤標志物的逐一分析,可以將腫瘤標志物的價值歸結為五個方面:輔助診斷、協助鑒別診斷、觀察療效、監測復發、預后判斷,當然不同標志物作用不一樣,價值大小和側重點也不一樣,要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具體分析解讀。
編輯/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