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末珍+簡道林+趙婷+李昕
摘 要 文章以三峽大學留學生實踐教學體系為樣本,分析醫學留學生在實習教學環節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改進的措施和做法,付諸實踐后,取得良好成效。
關鍵詞 留學生 臨床實習 教學管理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6.11.039
Abstract Taking the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of the students in China Three Gorges University as the sample,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practice teaching of medical students were analyzed, and the improvement measures and methods were put forward.
Keywords foreign students; clinical practice; teaching management
三峽大學于2011年開始招收全英語教學的臨床醫學專業本科留學生,成為現今全國47所、湖北省具有此類招生資格的三所高校之一。按照規定與要求,今后我校招收的臨床醫學專業留學生必須在國內甚至校內完成臨床實踐教學,因此,作為三峽大學唯一一所直屬附屬醫院,承擔大批量的醫學留學生的實習教學任務,在實踐教學環節中保證培養質量并不斷探索完善的管理體系,是我們責無旁貸的職責。
1 醫學留學生實習教學環節存在的問題
(1)缺乏健全的管理網絡。在臨床醫學院,留學生管理大多隸屬于教學辦或科教科,與其他本科生、研究生的理論與實踐教學一起管理,人手有限,再加上臨床帶教老師由于查房、手術、病歷書寫等醫療工作十分繁忙,缺乏專門部門、專門人員進行管理,很容易導致留學生在臨床上無人管理而影響實習帶教質量。
(2)欠缺完善的規章制度。與我國醫學生相比,留學生思維活躍,精力旺盛,但紀律性較差,表現為自由散漫,缺勤、遲到、早退等現象比較明顯。必須建立一套適合留學生管理的規章制度,用規章制度來約束留學生的言行舉止,服從管理。
(3)語言溝通交流困難。我校招收的醫學留學生大多來自于東南亞發展中國家,他們日常使用的語言是英語,但是大多帶著濃重的“方言”,因而導致與帶教老師的交流存在著一定的困難。而病人因文化素質參差不齊,能說流利英語的病人并不多見,因而留學生與病人的交流更是難上加難。
(4)動手能力嚴重不足。受傳統觀念的影響,病人往往更愿意知名專家、業務骨干給自己診治病情,不愿意讓年輕醫生在自己身上操作治療,更不用說讓外國留學生在自己身上操作。這就導致醫學留學生與中國實習醫學生相比,操作技能及動手訓練的機會大大減少,導致留學生的動手能力嚴重不足。另外,隨著信息化的飛速發展,醫院信息系統得到廣泛應用。醫生寫病歷、記錄病情、開醫囑等診療過程通過電腦操作完成,醫學留學生雖然會聽懂簡單的漢語,但在書寫中文病歷及病情記錄方面難度很大,根本不可能像中國學生一樣跟帶教老師在電腦上寫病歷、開醫囑,這就導致病歷書寫過程操作訓練得不到保障。
(5)師資力量面臨挑戰。作為一所大學的直屬附屬醫院,雖然具備多年的臨床教學經驗、擁有較為豐富的教學資源,較為優良的教學傳統,但是面對大批量的醫學留學生,能夠用流利的英語完成臨床實習帶教的師資力量還是較為緊張,帶教老師的英語口語交流能力尤顯不足。
(6)帶教質量難以保證。教學質量是臨床實習教學的關鍵所在,也是來華醫學留學生基礎醫學知識與臨床操作技能相結合的重要轉化與橋梁階段。如果在臨床實習階段以上5個方面的原因不及時糾正或予以配套完善,則會導致臨床實習帶教質量難以保證,直接影響醫學留學生回國參加執業醫師資格考試的通過率。
2 加強醫學留學生實習教學管理的主要做法
(1)建立健全組織網絡。我院在大批量的留學生來醫院實習后,成立了留學生管理辦公室,在行政建制上隸屬科教科。由留學生管理辦公室專門人員對留學生的實習過程進行全方位管理。在學生安全上崗、日常生活、心理健康等方面給予指導和援助,對實習過程突發事件進行有效應對、控制和善后處理。在全院范圍內選拔科教秘書,制定科教秘書工作職責,完善《科教秘書津貼發放管理辦法》,醫院每年投入大約6萬元給科教秘書發津貼。選拔留學生帶教老師。每科室選2名外語溝通能力強,業務技術精良的老師作為帶教老師。在院內形成了科教科—科主任—科教秘書—帶教老師—留學生—科教科的完整的組織管理網絡,保證了留學生在實習過程中的質量監控與日常管理。
(2)完善管理規章制度。留學生管理辦公室制定了《留學生實習協議》、《留學生實習流程》、《留學生出科考試管理規定》、《留學生教學查房制度》等規章制度,與三峽大學印發的各項規章制度一起匯編成冊,形成《留學生管理制度匯編》,每個臨床科室一冊。嚴格按照規章制度進行執行,在留學生來院報到之時,即將各項規章進行講解,并簽訂《留學生實習協議》,做到有章可行,依章辦事。
(3)加強教學環節管理。抓好教學環節的過程管理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措施。從留學生實習崗前培訓到畢業離院,只有將教學環節與過程管理落實在細節里,一步一個腳印落實到位,才可能保障教學質量。在留學生到醫院實習前,安排系統的崗前培訓,由資深帶教老師對留學生進行理論和操作技能培訓,讓學生熟練掌握實習中必須注意的院規、院感及常規操作流程,如《病史采集與病例分析》、《心肺復蘇》、《體格檢查》等。按照教學大綱的要求安排系統的實習計劃,實習計劃每科1份,實習學生人手1份。為解決留學生病歷書寫困難問題,醫院花費較大力氣制訂了英文版醫療檢查單及英文版醫療文書,規范留學生病歷書寫,要求在每科實習都必須手寫2份大病歷。建立了留學生全英文理論試題庫及操作技能試題庫,共計3000多道題。規范出科考試流程,出科考試由操作技能考核、理論知識考核、病歷書寫考核三部分組成,全方位保證實習質量和教學效果。建立留學生實習檔案,學生登記卡片、護照、輪轉計劃、考勤表、各科出科考試成績及病歷、試卷等過程管理資料都整理入學生檔案。通過學生檔案,也可全面了解學生在實習期間的學習狀態,從而有效地保證了實習教學環節管理,提高了教學質量。
(4)強化操作技能培訓。以雙語的形式,每月舉辦一期《臨床教學講壇》,邀請我院各科室教學經驗豐富、擅長英語授課的老師承擔授課任務,《臨床教學講壇》的內容以操作技能訓練為主,老師授課完成后要求留學生操作訓練人人過關,并將留學生的操作技能培訓加入現代醫學技術手段,通過視頻反饋法促進留學生操作技能的提高。院里組織的各項醫療專科技術培訓和各級繼續醫學教育活動與學術活動,組織留學生參加,通過各種途徑全方位提高留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5)加大師資培養力度。加強英語口語交流培訓,院里先后多次舉辦英語培訓班,提高帶教老師的英語溝通能力。按照留學生帶教老師遴選標準安排英語水平較好、臨床經驗豐富的老師帶教;以英語查房、病案討論、臨床教學講壇等多種方式提高帶教老師的英語授課與實習帶教能力。積極選派老師參加教育部來華留學生師資培訓班,提高教師隊伍的理論水平及臨床英語教學能力。到目前為止,已選派4人參加了教育部來華留學生師資培訓班。加大管理人員培訓力度,連續3年派人參加來華留學生(醫學)教學專業委員會學術年會,交流學習經驗,提高管理水平。
(6)嚴格學生日常管理。嚴格考勤,為了避免學生遲到、早退現象,采取實習科室簽到、科教科簽退的雙簽制度。在生活上對留學生給予關懷,學生生病住院醫院領導及管理人員親自看望。盡力讓留學生融入中國,院里舉辦獻血活動、消防演練、植樹等各項活動,都組織留學生積極參加。制定了留學生實習紀念冊、紀念視頻、留學生通訊錄,實習結束時給留學生開歡送會。在嚴格管理的同時,既保障臨床實習教學質量,也讓學生充分融入中國生活,留下美好回憶。
3 加強留學生實習教學管理取得的成效
經過幾年的探索與實踐,醫院在留學生實習教學管理方面取得了一些經驗,成效比較明顯。醫院留學生實習管理工作先后兩次2次接受教育部的檢查與驗收,先后有校內外兄弟院校人員來訪來函要求借鑒我院的留學生管理經驗。為加強我院留學生實習教學質量、加強院際之間的溝通交流起到了良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