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文杰
摘 要:促進商業銀行投貸聯動運作模式優化,應該建立科學的投貸聯動體系構架,滿足科創型企業經營運作和持續發展的需要。科創型企業存在廣泛的活力,其融資項目具有高風險、高收益的特點。在當前市場經濟環境中,商業銀行應該積極助力于科創類企業的發展。采用投資私募股權的方式,不斷豐富投資類型,增強投貸聯動協調性。文章對商業銀行投貸聯動運作模式的特點、面臨問題、優劣性進行分析,提出有利于拓寬投資渠道的可行性建議。
關鍵詞:商業銀行 投貸聯動 運作模式 面臨問題 優化路徑
中圖分類號:F83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7)01-156-02
“投貸聯動”是指風險投資公司與商業銀行之間以信息、渠道、產品和客戶分享為目的合作形成的利益共同體,采用“股權+債券”的投資服務模式展開投資活動。在投貸聯動體系構建中,商業銀行需要與PE等投資機構達成戰略合作,通過不斷優化聯動模式,開拓更加廣泛的金融投貸服務類型,獲得較高的回報和收益。優化商業銀行投貸聯動的運作模式,應該積極轉變發展思路,倡導更加廣泛的合作與交流。
一、當前我國商業銀行開展投貸聯動模式運作面臨的問題分析
我國商業銀行開展投貸聯動模式正處在試點運行階段,現階段的運行過程中難免存在一些問題。總體原因是當前針對科創企業為主體的銀行投貸聯動活動中,風投機構暴露出融資模式不理性的現象,如果僅從風投機構進行股權融資,將會給企業帶來股權過快稀釋的問題。銀行方面優勢在于集中了大量優質的客戶資源,劣勢是傳統銀行授信業務偏好低風險類大客戶,往往對科創類新型企業缺乏投入,缺乏投資研判能力,缺乏大數據綜合評估與擔保評級考核準確性。現階段,雙方正在“股權投資+貸款”這種經營模式中尋找平衡點。具體問題表現在:
首先,投貸聯動模式發展不夠合理,商業銀行與投資機構的聯動業務合作機制尚不完善,商業銀行與目標企業的溝通和交流不夠深入,在信貸支持項目開發活動中,缺乏必要的業務對接與聯動合作。
其次,投貸聯動管理缺乏制度性,政府對企業的投資貸款活動作出了種種限制,導致商業銀行和企業之間缺乏互信機制,在投貸聯動的過程中存在一些壁壘,導致債券直投和股權直投活動規模較小,資金注入缺乏即時性。此外,政府職能部門對于外部風投機構監管不夠嚴格,資金供應鏈條容易斷裂,導致企業的發展和經營存在隱患。
最后,當前商業銀行投貸聯動類的產品開發能力不足,銀行的金融發展理念比較落后,加之商業銀行現有的評價體系不適用于投貸聯動業務,急需構建開發新的評價體系,避免私募股權信用開發活動存在盲目性,產生大量不良貸款,對商業銀行的長期穩定經營造成不良影響。
二、當前市場中商業銀行投貸聯動主要運作模式分析及優劣性介紹
目前,投貸聯動已經出現了三種運營模式:
第一種是投貸聯盟運行模式,指商業銀行與風險投資機構簽訂戰略合作協議,由風險投資機構為被投資企業提供股權投資,由商業銀行為其提供貸款等其他金融服務的合作模式,促進企業的生產和發展。從當前的金融服務市場中,這種“股權投資+貸款”聯盟運行的投資方式普及程度比較高,有利于股權與債券的結合,整體風險也比較小。但是,這種投資模式建立在密切合作之上,要求銀行和風投機構事先進行廣泛的溝通與資源共享,操作難度大。
第二種是選擇權貸款運行模式,主要是指商業銀行與風險投資機構建立戰略合作協議關系,并且根據協議進行收益分成。由風投機構為被投資企業提供股權投資和認證股權服務,由商業銀行為被投資企業提供貸款等扶助。這種合作模式有利于刺激投貸雙方的積極性,較高的利益分成促使投貸雙方主動性較強。但是,這種“貸款+選擇權”的金融服務模式,需要各部門之間高度協調運作,對于征信考核的要求較高,手續比較繁瑣。
第三種為集團內下設直投子公司或專營機構的金融模式,主要由母公司銀行開發股權投資子公司機構,由母公司為被投資企業直接提供投資等金融服務,并且控制子公司進行股權投資。這種合作模式經營方式更加靈活,有利于提升商業銀行主控性,但是其投資渠道比較窄,抗風險能力比較弱。
三、優化商業銀行開展投貸聯動模式運作路徑分析
(一)政府加強引導整合聯動流程,穩定業務風控體系
當前,高科技企業發展的速度比較慢,它們缺乏深厚的資本積累,難以吸收到充足的投資。但是,科創型企業的優勢在于創業創新能力強,發展中存在廣泛的活力,發展前景廣闊。為繁榮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我國政府職能部門應該積極行使職權,采用多種金融扶助和經濟刺激手段,扶植以科創型企業為首的中小型企業的發展。
為了解決科創類企業融資難的問題,政府在未來的政策制定中,在給予政策支持的同時,應加強引導整合聯動流程,推動商業銀行和PE投資機構達成更加廣泛的戰略合作。同時,穩定業務風控體系,致力于打造科學的投貸聯動模式,為科創企業的發展提供必要有效的幫助。
(二)發展“小股權+大債權”模式,用好金融杠桿
商業銀行主導的投貸聯動式金融發展模式,為企業的擴大再生產,提供了比較全面的金融解決方向,為企業提供從投資到貸款的立體化服務,因此需要更加靈活的使用金融杠桿,從而不斷豐富逐漸完善金融投資類型,建立更加開放的資本投資渠道,建議采用“小股權+大債權”的金融發展模式,刺激金融信貸行業的發展。
用好金融杠桿,大力發展“小股權+大債權”的金融服務模式,銀行應在對企業提供傳統授信的基礎上,與風投機構協調建立選擇權。商業銀行需要關注科創型企業的發展,認清企業的發展潛力,并且積極開展經營與生產擴大化的業務活動。針對企業經營類型的不同,采用不同的金融投貸聯動方式,滿足企業發展活動中的注資需求。商業銀行領導層應該認真分析企業不同的資金需求,采用直接投資或者間接投資的形式,參與到企業的投融資活動中去,增強科創企業融資與信貸的信心,積極引導客戶接受債券股權的金融服務模式,逐步適應全生命金融周期的服務模式。優化商業銀行的發展途徑,目的在于實行客戶直接融資與間接融資的無縫連接,從而打破傳統金融投資中單一的模式,改變商業銀行投融資活動中故步自封的發展狀態。
(三)豐富銀行機構金融產品類型,優化聯動模式
投貸聯動模式充分整合了集團金融服務實體的綜合性金融優勢,倡導金融服務單位與經營實體之間深度合作與交流,打造投資與回報的聯動式金融運作體系。商業銀行應該積極響應國家關于金融改革的號召,豐富銀行金融的服務與發展模式,在整合集團的綜合金融優勢模式中探索出符合商業利益的發展路徑,積極開辟投行業務、公司業務、金融市場業務等不同的服務領域。通過強化商業銀行內外部管理的整體性和統一性,保證所有管理工作的同步進行,共同監督,從而減少缺漏,形成系統化和一體化的管理模式。在商業銀行投貸聯動路徑優化中,做好產業投資平臺開發工作,引入決策委員會機構,對銀行與企業的合作模式進行有效監管與審核。
(四)優化投資平臺的組織結構,完善金融服務體系
政府機構應該不斷優化投資平臺的組織結構,并且完善金融產品的服務體系,發展和壯大銀行投資的規模,建立由審查委員會主導的前臺營銷部門、中臺指導部門、中臺評審部門和后臺分享與收益監督部門的立體化服務體系。
優化投資平臺的組織結構,還應做到積極開發各類IT金融應用系統,豐富和完善產品發展體系,重視互聯網模式下的金融交互性服務平臺建設。商業銀行應該積極借鑒吸收國外大型商業銀行的經驗,建立數據支撐更加穩定的信息庫,并且在應用性網絡服務系統開發中,建立企業評級系統和風險與收益評價系統。在互聯網金融產品開發活動中,銀行工作人員可以綜合評估客戶的信用級別,然后根據客戶的借款金額大小,適度跟進并且實現金融聯動,從而提供針對性較強的金融服務。在投貸聯動優化路徑服務模式中,商業銀行應該從專家庫中提取數據做好行業細分工作。商業銀行和風投機構應該做好信息共享工作,打造暢通型的信息服務模式,根據企業的具體需求進行金融產品的營銷服務。穩定商業銀行理財業務服務平臺,從完善金融市場交易類型的角度出發,對網上交易網站質量進行優化,開展網上交易網站的安全性建設。建立政府部門主導下的在線金融服務平臺,從而對客戶的投融資習慣進行培養,利用方便快捷的互聯網金融平臺開展融資活動,從而提升金融市場的活躍程度。
四、根據企業的不同發展狀態,完善針對性的投貸聯動服務模式分析
在投貸聯動模式下,商業銀行應該從具體情況出發,按照企業發展的具體狀態,為企業的發展提供必要的金融服務。
1.初創期的企業資金缺口比較大,并且企業的業務發展模式還不夠成熟,缺乏一定的貸款償還能力。企業發展初期的市場風險控制能力比較弱,在投貸聯動模式之下,由政府為企業發展提供幫助,投放必要的扶植資金幫助企業完成原始的資本積累。
2.成長期的企業受到市場供求關系變化影響比較大,企業的擴張欲望比較強。商業銀行應對成長期企業的經營狀況進行考察,引進大體量的私募股權資金服務,幫助成長期的企業完成經營規模擴大化發展,并且對企業市場發展的前景進行預估,根據信貸機構的熱衷程度,進行投資業務刺激的相關處理。在政府的引導之下,商業銀行與企業進行合作,開展債券融資活動,有利于壯大企業的發展規模。商業銀行與其他機構或者風投公司共同發起股權私募活動,并且由銀行提供必要的信貸支持,為了提高銀行理財投資管理的效率,必須要保證操作過程簡化,使其更加高效,從而在根本上提高財務管理的工作效率,能夠提供給客戶無限制的時間、地點和條件上的無限制金融服務。
結束語
科創企業發展充滿活力,企業的增值速度比較快,市場發展潛力比較大。重視為科創企業提供金融服務,優化投貸聯動金融發展模式,是當前商業銀行的業務發展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因此,商業銀行在投貸聯動模式優化中,要重視與相關公司的溝通,并對投資目標進行深度考量,從而發現回報率較高的價值洼地,使商業銀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獲得有利地位。
參考文獻:
[1] 蔡洋萍,肖勇光.我國商業銀行投貸聯動模式選擇構想——以國家開發銀行為例[J].北方經貿,2014,(7):174-175
[2] 陳靖馳,鄭超.商業銀行開展投貸聯動的操作模式及政策建議[J].時代金融(下旬),2016,(4):317,320
[3] 劉濤.商業銀行新興業務聯動的可行性與模式——以投行業務與私人銀行業務為例[J].西南金融,2013,(10):141-143
[4] 李燕.內保外貸業務在我國商業銀行境內、外分行的風險特征及其防范[J].時代金融(中旬),2013,(12):140
[5] 周駟華,倪濤.商業銀行“投貸聯動”的機遇與挑戰[J].上海商學院學報,2015(06):1-9
[6] 鄭超.我國商業銀行投貸聯動的運作模式及發展策略[J]. 南方金融,2016(06):20-25
(作者單位:合肥科技農村商業銀行 安徽合肥 230031)
(責編:玉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