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偉明
摘 要:隨著人民幣正式納入SDR,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加快,同時也預示著外貿企業所面臨的匯率風險也在逐漸加大,需要認真研究、謹慎應對。文章從界定匯率及匯率風險等概念出發,分析了外貿企業所面臨的匯率風險類型,明確了規避匯率風險的原則,進而從四個方面提出了外貿企業規避匯率風險的具體對策。
關鍵詞:人民幣國際化 外貿企業 匯率 具體對策
中圖分類號:F7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7)01-159-02
隨著2016年10月1日人民幣正式納入SDR,人民幣在國際化的進程中又邁出了堅實一步。就在人民幣正式納入SDR貨幣籃子后的首個工作日,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就出現了驚人一跳,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跌破6.70關口,創近六年新低。近期人民幣匯率波動加大固然有美元指數明顯走強的因素,但也預示著今后外貿企業所面臨的匯率風險也會不斷加大,因此,十分有必要對此進行研究。
一、相關概念界定
(一)匯率和匯率風險
匯率是指一個國家的貨幣兌換另一國家貨幣的比率,即以一國貨幣表示另一國家貨幣的價格。從全球范圍來看,每個國家貨幣名稱是不同的,而且貨幣的幣值也各異,因此,一國貨幣對他國貨幣要規定一個兌換率,即匯率。匯率分為名義匯率和實際匯率。名義匯率是現實中的貨幣兌換比率,它可能由市場決定也可能由官方制定,通常有一個買賣差價。實際匯率又叫真實匯率,是名義匯率加入價格因素后的對等物,即考慮了通貨膨脹的因素。
匯率風險,又稱外匯風險,是指外貿企業在持有或運用外匯的經濟活動中,由于匯率的波動而蒙受損失的一種可能性。這種風險的根源在于已經交易但尚未結清的以國外貨幣為計量的應付款項或應收款項。并且與伴隨國際貿易而產生的國際間的資本流動有緊密關系。匯率風險包含三個要素:本幣、外幣和時間;匯率風險具有不確定性、相對性及時滯性等特點。
(二)匯率風險類型
1.交易風險。交易風險(Transaction Exposure)是指在約定以外幣計價成交的交易過程中,由于結算時的匯率與簽訂合同時的匯率不同而引起收益或虧損的風險。這種風險的根源在于已經交易但尚未結清的以國外貨幣為計量的應付款項或應收款項,并且與伴隨國際貿易而產生的國際間的資本流動有緊密關系,具體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外匯買賣風險,即在外匯買賣過程中發生的風險,是指買賣主體交割時因匯率變動而引起收益或虧損的可能性。二是交易結算風險,是指在國際貿易活動中,從簽訂合同時到結算期間,由于匯率發生了變動,從而使經營主體面臨的風險。
2.折算風險。折算風險(Translation Risk),又稱會計風險或轉換風險,是匯率風險的一種,是指某一經濟主體在將各種負債或外幣資產折算成母國貨幣的會計處理過程中,由于交易發生日的匯率與折算日的匯率不一致導致會計賬簿上的有關項目發生變動的風險。由于會計準則是不統一的,所以不同的企業在計算企業損益的時候運用的會計準則各異,因此,企業承擔的會計風險程度也就不同。
3.經濟風險。經濟風險(economic exposure),是指由于經濟政策、國際環境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導致未來的經濟發展形勢具有不確定性,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各企業在經營發展的過程中,就存在由于經濟風險而帶來經營損失的可能性。經濟風險是市場經濟發展的一種必然現象,是不可避免的,是一種潛在風險。一般是經濟活動主體在制定未來生產計劃或者就未來生產進行決策的過程中要考慮的,也就是說經濟風險只會影響到企業未來的經營業績,對于當下的經營狀況并沒有實質影響。
二、外貿企業規避匯率風險的原則
(一)最低成本原則
外貿企業無論采用什么方式來規避匯率風險,都會產生一定的成本,因此,在這些眾多的規避方式中,就需要認真比較,從而選出成本最低的辦法。如果沒有經過認真篩選,用來防范風險的成本比遭受匯率風險而造成的損失還要高時,這種方法便是得不償失的。比如,企業會選擇即期支付,以此來降低外幣匯率升值的風險,經常采取的做法是按即期匯率購入外幣的方法,那么如何來檢測這一方法是否有效呢?最好的辦法就是比較二者風險的大小。假如公司的本幣是通過貸款獲得的,則還要與到期的貸款利息相比較來確定哪一種避險方式最好。
(二)全面重視原則
外貿企業要高度重視所面臨的所有匯率風險,系統地考察各種風險事件存在和發生的概率、造成損失的嚴重程度,以及風險因素和風險的出現導致的其他問題,以便及時、準確地提供比較完備的決策信息。在此基礎上有重點的處理和規避匯率風險帶來的損失。
(三)操作靈活原則
對于企業交易的雙方來說,任何一方都想方設法來規避匯率風險,畢竟它們任何一方都不想在交易過程中由于匯率風險而造成損失,但是如果企業交易雙方在規避匯率風險問題上都只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考慮,雙方互不相讓的話,那么雙方的交易合同就難以簽訂,交易就無法達成,那么這個時候就需要根據實際,靈活掌握。如果雙方交易的產品是一方生產經營急需的或者國家在重大建設項目中所急需的產品,或者國家的重大戰略資源產品,那么在這種情況下,進貨一方就得適當承受一些可能因匯率變動帶來的風險,優先保證企業雙方的合同按時簽訂,交易能夠順利完成。因此,企業在防范外匯風險的過程中,要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對風險要進行必要的分析和養成良好的意識,同時,要能盡量促使雙方的交易獲得滿意的結果。
(四)預測先導原則
古人云“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在國際市場上,要經常關注經濟形勢的變化和匯率的走勢,企業應當對匯率的升高或者降低有著清醒的認識和準確的判斷,這是有效地對匯率風險進行規避的前提和基礎。這就對企業財務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選擇規避企業風險的路徑時,應細致分析匯率風險到底能在多大意義上和多大程度上對企業的發展帶來影響,根據企業發展的實際和當前的國際國內經濟發展情況對匯率的發展趨勢做出預測。
三、外貿企業規避匯率風險的具體對策
(一)著力提升企業防風險能力
首先,增強企業內部風險防范意識,吸收培養專業人才。外貿企業應該積極應對匯率風險,廣泛采取各種措施增強企業內部風險防范意識,創造條件加強企業內部風險管理,盡量地多吸收一些專業素質人才,關注外匯市場動態,了解并在實踐中選擇最符合企業自身利益的金融工具。
其次,合理調整產品市場結構,分散匯率風險。外貿企業可以通過調整市場結構分散匯率風險,減少企業損失:一方面來說,企業可以考慮出口轉內銷,在外貿業務利潤空間減少,企業生存環境越來越困難的情形下,企業樂意選擇將適當比重的產品轉到需求巨大的國內市場上來進行銷售,這不失為一個明智的選擇;另一方面,有條件的外貿企業可以選擇擴大出口市場的范圍,在繼續同美國、日本等國家和地區開展貿易的基礎上,積極開拓更廣闊的市場,發展同更多新興國家的客戶的交易,分散匯率風險。
最后,提高產品的附加值,提升產品的競爭力。企業產品的競爭力是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生存的根本,為提升產品競爭力企業應該:(1)要加大科技投人,在盡可能地降低生產成本的同時,提高本企業產品的科技含量,開發具有高附加值的產品,提高產品的利潤率;(2)要著力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品牌,塑造良好的品牌與企業形象,去爭取更多消費者的信賴,從而在國際貿易中獲得更多的議價權;(3)在關注產品的硬性指標的同時,也要更加關注產品的創意與服務,改變傳統的以低價取勝的企業發展策略,走產品差異化的道路,提升產品的層次,向中高端產品市場轉型。
(二)充分利用金融工具防范匯率風險
目前,隨著我國人民幣幣制改革的不斷深化,人民幣波動的幅度頻率加大,匯率風險增加,匯率波動的不利影響正在增大,因此許多銀行紛紛推出多種金融工具,幫助外貿企業防范匯率風險。外貿企業可以根據自身的狀況,主動出擊,選擇合適的金融工具來轉嫁匯率風險,比如說遠期外匯合同、外匯期貨、外匯期權、掉期交易等,在這些金融工具中最為典型的也是最為普遍的是遠期外匯交易。另外,具有條件的國別和客戶可以選擇使用人民幣結算和交易。
遠期外匯交易是指企業與銀行簽訂合同,約定外匯買賣的幣種、數額、匯率以及將來交割的時間,到規定的交割日期之后再按照合同規定買賣外匯的業務。遠期外匯交易合同是當前我國國際貿易實踐中應用最廣泛的匯率風險防范工具,而外匯期貨、外匯期權等由于當前我國現實條件以及外貿企業自身經驗規模等的局限性,在實踐中的應用很少。
(三)提高金融機構的服務質量
金融機構的服務為外貿企業應對匯率風險提供了一定的支持。金融機構需要根據企業的具體需求提供服務。由于我國外貿企業的規模較小,可以通過建立試點、放寬準入的措施,來構建中小金融機構滿足外貿企業的實際需求,使企業在規避匯率風險時能夠及時獲得貸款,得到資金的支持。例如,可以構建社區金融機構并且相應放緩合作金融改建商業銀行的步伐,使其與外貿企業的需求同步,滿足外貿企業的需求。另外,金融機構需要進一步完善政策支持體系和差異化監管措施,如財稅、擔保、壞賬核銷、風險補償等,來調動金融機構服務外貿企業的積極性。
(四)協調政府與企業的關系
在匯率不斷波動的情況下,信息的及時獲得對外貿企業應對匯率風險來說顯得極為重要,而政府在信息收集方面與企業相比具有顯著的優勢。所以,政府與企業的積極配合對外貿企業規避匯率風險,走向國際化至關重要。
政府需要為企業提供信息咨詢、金融支持等一系列服務,在經濟形勢不樂觀時幫助外貿企業渡過難關。一方面,政府可以利用自身優勢關注外國政策的走勢,進行專業評估該政策對相關外貿企業的影響,提醒企業盡早做準備規避可能帶來的匯率風險。另一方面,政府可以根據具體情況調整進出口的稅率。當國際市場競爭激烈,外貿企業出口產品價格優勢不明顯或外貿企業受到其他國家的不公平對待時,可以適當地調整稅率,使企業的外匯收入保持相對的穩定,從而在一定程度上規避匯率風險。
在企業方面,外貿企業要與政府建立良好的對接工作,及時關注政府公布的信息,了解政府政策的變化,以便能夠快速獲得所需貿易資金,掌握政府動態。例如,政府調整出口稅率時要及時關注。當政府降低某一產品的稅率時,企業在報關過程中要選用合適的品名以便可以享受到匯率降低所帶來的好處。
參考文獻:
[1] 王丹陽.人民幣匯率變動對我國外貿收支的影響[D].安徽大學,2014
[2] 仰炬,葉昕.我國外貿企業應對匯率風險對策研究[J].工業技術經濟,2006(10)151-153
[3] 劉書博.外貿企業如何規避匯率風險[J].對外經貿,2012(04)91-92
(作者單位:寧波億泰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寧波 315000)
(責編:趙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