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耀敏, 李春輝, 張國民
(承德醫學院附屬醫院, 河北 承德 067000)
指南解讀
《人感染H7N9禽流感診療方案(2017年第1版)》解讀
劉耀敏, 李春輝, 張國民
(承德醫學院附屬醫院, 河北 承德 067000)
H7N9; 禽流感; 抗病毒藥
2016年12月以來,我國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發展迅速,報告病例數明顯高于往年同期水平,新發病例和新發疫情地區持續增加,為有效應對H7N9疫情,做好H7N9醫療救治工作,國家衛生計生委辦公廳于2017年1月24日發出了《關于做好人感染H7N9禽流感醫療救治工作的通知》,2017年2月4日,人感染H7N9禽流感診療方案(2017年第1版)正式發布,此版診療方案較2014年版做了部分更新,現就2017年第1版《人感染H7N9禽流感診療方案》進行解讀。
流感病毒屬正粘病毒科,依據其外膜血凝素(H)和神經氨酸酶(N)蛋白抗原性不同,目前可分為18個H亞型(H1~H18)和11個N亞型(N1~N11)(2014年版分為16個H亞型、9個N亞型)。可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亞型為H5N1、H7N9、H9N2、H7N7、H7N2、H7N3、H5N6、H10N8等(2014年版無H5N6、H10N8亞型)。
2.1 傳染源:明確為攜帶H7N9禽流感病毒的禽類。無持續人際間傳播的證據,但提出了“應警惕醫院感染的發生”。
2.2 傳播途徑:呼吸道傳播或密切接觸感染禽類的分泌物或排泄物而獲得感染,或通過接觸病毒污染的環境感染。
2.3 高危人群:在發病前10d(2014年版為7d)內接觸過禽類或者到過活禽市場者,特別是中老年人(較2014年版增加了“中年人”)。
人類上呼吸道組織和氣管主要分布有唾液酸α-2,6型受體(人流感病毒受體);人類肺組織分布有唾液酸α-2,3型受體(禽流感病毒受體)和唾液酸α-2,6型受體。H7N9禽流感病毒可以同時結合唾液酸α-2,3型受體和唾液酸α-2,6型受體,但H7血凝素與唾液酸α-2,3型受體親合力更高,較季節性流感病毒更容易感染人的下呼吸道上皮細胞,病毒可持續復制,重癥病例病毒核酸陽性可持續3周以上。
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人體后,可以誘發細胞因子風暴,如干擾素誘導蛋白10(IP-10)、單核細胞趨化蛋白-1、白細胞介素6和8(IL-6,IL-8)等,導致全身炎癥反應,可出現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ARDS)、休克及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MODS)。病理檢查顯示肺急性滲出性炎癥改變,肺出血、彌漫性肺泡損傷和透明膜形成等。
發病機制和病理的提出,很好地詮釋了為什么H7N9病例主要表現為肺炎,且病死率高。
潛伏期多為7~10d。
4.1 癥狀、體征部分與2014年版基本相同。特別強調了“肺炎為主要臨床表現”,患者常出現發熱、咳嗽、咳痰,可伴有頭痛、肌肉酸痛、腹瀉或嘔吐等癥狀。重癥患者病情發展迅速,多在發病3~7d出現重癥肺炎,體溫大多持續在39℃以上,出現呼吸困難,可伴有咯血痰。常快速進展為ARDS、膿毒性休克和MODS。少數患者可為輕癥,僅表現為發熱伴上呼吸道感染癥狀。(表明多數患者病情較重)
4.2 病原學及相關檢測方面,特別強調了“對可疑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宜首選核酸檢測”。
4.3 血常規、生化檢查同2014年版。
4.4 胸部影像學檢查。發生肺炎的患者肺內出現片狀陰影。重癥患者病變進展迅速,常呈雙肺多發磨玻璃影及肺實變影像,可合并少量胸腔積液。發生ARDS時,病變分布廣泛。
5.1 流行病學史:發病前10d內,接觸過禽類及其分泌物、排泄物,或者到過活禽市場,或者與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有密切接觸史。2014年版為“發病前1周內接觸禽類及其分泌物、排泄物或到過活禽市場”,而“或者與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有密切接觸史”,表明了與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密切接觸時做好防護工作的重要性。
5.2 診斷標準較2014年版更為簡潔、明了。
5.2.1 疑似病例:符合上述流行病學史和臨床表現,尚無病原學檢測結果。
5.2.2 確診病例:有上述臨床表現和病原學檢測陽性。
5.2.3 重癥病例的診斷標準中,具體列出了主要標準和次要標準,使臨床工作中更易于掌握和判斷。
主要標準:①需要氣管插管行機械通氣治療;②膿毒性休克經積極液體復蘇后仍需要血管活性藥物治療。
次要標準:①呼吸頻率≥30次/分;②氧合指數≤250mmHg(1mmHg=0.133kPa);③多肺葉浸潤;④意識障礙和(或)定向障礙;⑤血尿素氮≥7.14mmol/L;⑥收縮壓<90mmHg需要積極的液體復蘇。
5.3 易發展為重癥的危險因素,包括:①年齡≥65歲(2014年版為≥60歲)。②合并嚴重基礎疾病或特殊臨床情況,如心臟或肺部基礎疾病、高血壓、糖尿病、肥胖、腫瘤、免疫抑制狀態、孕產婦等。③發病后持續高熱(T≥39℃)。④淋巴細胞計數持續降低。⑤CRP、LDH及CK持續增高。⑥胸部影像學提示肺炎快速進展。
6.1 有關抗病毒治療原則中,特別強調“抗病毒藥物應盡早使用,無需等待病原學檢測結果”。
6.2 抗病毒藥物:應選擇神經氨酸酶抑制劑,包括①奧司他韋②帕拉米韋和③扎那米韋。因離子通道M2阻滯劑耐藥,故不建議使用金剛烷胺和金剛乙胺。
主要強調采取:抗病毒、抗休克、糾正低氧血癥、防治MODS和繼發感染、維持水電解質平衡等綜合措施。對出現呼吸功能障礙者給予吸氧及其他相應呼吸支持,發生其他并發癥的患者應積極采取相應治療。
7.1 患者病情出現下列情況之一,應進行氧療:①吸空氣時SpO2<92%。②呼吸頻率增快(呼吸頻率>24次/分),呼吸困難或窘迫。
7.2 呼吸功能支持。機械通氣:患者經氧療2h ,SpO2仍<92%,或呼吸困難、呼吸窘迫改善不明顯時,宜進行機械通氣治療。可參照ARDS機械通氣的原則進行治療。ARDS治療中可發生縱隔氣腫、呼吸機相關肺炎等并發癥,應當引起注意。無創正壓通氣:出現呼吸窘迫和(或)低氧血癥、氧療效果不佳的患者,可早期嘗試使用無創通氣,推薦使用口鼻面罩。無創通氣治療1~2h 無改善,需及早考慮實施有創通氣。有創正壓通氣:運用ARDS保護性通氣策略,采用小潮氣量,合適的呼氣末正壓通氣(PEEP),積極的肺復張,嚴重時采取俯臥位通氣。有條件的可根據病情選擇體外膜氧合(ECMO)。
根據呼吸道及密切接觸傳播途徑采取預防和控制措施,加強個人防護。在疾病的不同階段,針對不同的有創操作,采取相應措施,預防繼發感染。具體措施參考國家衛生計生委制定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技術指南等相關技術方案執行。
人感染H7N9禽流感住院患者,間隔24h 病毒核酸檢測2次陰性,解除隔離。
[1] 人感染H7N9禽流感診療方案[M].2014.
[2] 人感染H7N9禽流感診療方案[M].第1版.2017.
1006-6233(2017)06-0881-02
A
10.3969/j.issn.1006-6233.2017.06.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