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麗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腎內科, 四川 成都 610041)
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過程相關高血壓的影響因素*
林 麗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腎內科, 四川 成都 610041)
目的:分析探討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在透析過程中相關高血壓的影響因素。方法:以2016年8月至2016年11月的75例行維持性血液透析的終末期腎臟病患者為研究對象,對75例患者3個月共進行的4875例次透析資料進行分析,探討年齡、透析前平均動脈壓(PreMAP)、透析過程平均心率、血紅蛋白(HGB)、透析間期體重增長率(IDWG%)、重組人促紅細胞生成素(EPO)及血清甲狀旁腺激素(iPTH)使用情況與透析相關性高血壓的影響。結果:在4875例次透析中,出現高血壓例次102次,發生率為2.09%,其中發生在透析結束后54例次(52.94%),其他發生在透析開始1h(32.35%)、2h(9.80%)、3h(4.90%);不同年齡的患者透析相關性高血壓發生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發生透析相關性高血壓的例次的PreMAP水平顯著低于未發生透析相關性高血壓例次(P<0.05);其透析過程平均心率、IDWG%、接受ESA治療(%)及iPTH高于未發生透析相關性高血壓例次(P<0.05);通過Logistic分析顯示,透析相關性高血壓的發生與透析過程平均心率、IDWG%、接受ESA治療(%)呈正相關,與和PreMAP水平呈負相關。結論:對于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在透析過程中發生相關性高血壓與多種因素相關,透析中有效控制患者心率、降低IDWG%水平以及提高PreMAP水平,可降低透析相關性高血壓發生情況。
維持性血液透析; 透析相關性高血壓; 影響因素
維持性血液透析(MHD)是治療慢性腎病(CKI)的有效手段之一,而進行MHD的患者常發生相關性高血壓[1]。研究顯示高血壓是影響MHD患者預后的獨立因素,也是MHD患者死亡率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2]。血液透析過程中發生透析相關性高血壓不僅給患者帶來痛苦和風險,而且對透析患者的依從性、遠期存活率及透析充分性都有影響。本文通過回顧性分析我院2016年8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75例行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研究其發生血液透析過程相關高血壓的影響因素,并進行多變量Logistic分析其相關性,以期為臨床上血液透析過程相關高血壓預防提供的數據資料。現對具體內容進行分析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本文研究對象是我院2016年8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75例行維持性血液透析的終末期腎臟病患者,所選患者已排除經下肢測量血壓的患者;排除高血壓病史患者。
1.2 研究方法:回顧性分析4875例次透析資料,對每次透析過程中的各項指標進行詳細記錄。其中包括:①透析前后舒張壓(DBP)、收縮壓(SBP)及透析過程中1h、2h、3h的心率、血壓,并計算患者的平均動脈壓[MAP=(SBP-DBP)/3+DBP];②患者透析前后體重及干體重,并計算透析間期體重增長量(IDWG)=本次透析前體重-上次透析后體重,透析間期體重增長率(IDWG%)=(本次透析前體重-上次透析后體重)/干體重×100%;③接受EPO治療情況及EPO治療計量(U/W);④透析充分性指標(spKT/V);⑤透析前后血鈣、血鈉、血磷、iPTH及HGB。
1.3 觀察指標[3]:①血壓測量,使用血液透析室專用的臺式水銀柱血壓計為患者進行血壓測量。測量時嚴格按照相關標準方法進行血壓測量,按Korotkoff分期法聽診血壓并記錄每次患者舒張壓和收縮壓。②高血壓標準,根據美國高血壓預防、檢查、評估和治療全國聯合委員會第七次報告中對高血壓的分期建議:收縮壓≥140mmHg或舒張壓≥90mmHg可確診為高血壓,正常血壓<120/80mmHg。③透析相關性高血壓診斷標準,透析過程中發生MAP升高≥30mmHg伴隨SBP≥160mmHg或DBP≥95mmHg,則被診斷為透析相關性高血壓。

2.1 透析相關性高血壓發生情況與透析時間關系:在4875例次透析中,出現透析相關高血壓例次102次,發生率為2.09%,其中發生在透析結束后54例次(52.94%),其他發生在透析開始1h(32.35%)、2h(9.80%)、3h(4.90%),具體數據見表1。不同年齡的患者透析相關性高血壓發生率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1 透析相關性高血壓發生情況n(%)
2.2 透析相關性高血壓影響因素:將未發生透析過程相關高血壓的例次與發生透析相關高血壓的例次進行比較,發生透析相關性高血壓的例次的PreMAP水平顯著低于未發生透析相關性高血壓例次(P<0.05);其透析過程平均心率、IDWG%、接受ESA治療(%)及iPTH高于未發生透析相關性高血壓例次(P<0.05),具體數據見表2。

表2 未發生透析過程相關高血壓與透析相關高血壓指標比較
注:與未發生透析相關高血壓比較,*P<0.05
2.3 Logistic回歸分析:對未發生透析過程相關高血壓的例次與發生透析相關高血壓例次的透析過程平均心率、透析前平均動脈壓、EPO使用情況及IDWG%進行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透析相關性高血壓的發生與透析過程平均心率、IDWG%、接受ESA治療(%)、PreMAP水平均有關聯,詳見表3。

表3 透析相關性高血壓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透析過程相關高血壓是患者在透析過程中MAP水平較透析前升高的現象,并且這種現象不會隨著血液透析超濾增加而得到改善。本研究4875例次透析中,其中單次血液透析過程相關高血壓發生率為2.09%,共出現透析相關高血壓例次102次,其中54(52.94%)例次發生在透析結束后,其他發生在透析開始1h(32.35%)、2h(9.80%)、3h(4.90%),數據有之前相關文獻報道相符。此外,本文研究結果顯示,A組透析過程相關高血壓發生率為%,要顯著高于B組、C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間接表明青年群體較老年群體在血液透析過程中更易發生相關性高血壓,其可能原因在相關文獻已有描述:①老年患者多存在左心室肥厚、左心室功能減弱的現象,這一現象進而導致心室順應性降低,進一步使代償能力下降血壓降低;②老年患者血管鈣化較青年患者嚴重,使得血管的順應性下降;③血液透析超濾時青年患者交感神經亢進更為明顯使血壓升高[4]。
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相關高血壓與多種因素相關,本研究對比分析患者透析前、中、后各項觀察指標,及綜合對比未發生透析相關高血壓相關指標。結果顯示發生透析相關高血壓患者的透析前平均動脈壓要顯著低于未發生透析相關高血壓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此外,發生透析相關性高血壓的例次的PreMAP水平顯著低于未發生透析相關性高血壓例次(P<0.05),其透析過程平均心率、IDWG%、接受ESA治療(%)及iPTH高于未發生透析相關性高血壓例次(P<0.05)。通過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進一步顯示透析相關性高血壓的發生與透析過程平均心率、IDWG%、接受ESA治療(%)呈正相關,與和PreMAP水平呈負相關。究其原因可能與以下幾點相關:①交感神經、心室容量負荷、心輸出量及促紅細胞生成素的使用與透析過程相關高血壓具有密切的病理生理關系;②患者存在營養不良、微炎癥反應及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等,由于體內炎癥因子水平的變化導致內皮細胞功能及血管壁彈性的改變,進而影響患者血壓變化;③透析過程相關高血壓患者多有明顯鈣磷代謝紊亂、貧血、透析充分性低及接受EPO治療劑量較大[5]。
血液透析過程相關高血壓的發病機制與多種因素相關,其中容量負荷是該病的主導因素[6]。研究發現容量超負荷可不同程度的損傷內皮功能,內皮功能受損引起一氧化氮/內皮素-1分泌異常直接導致透析過程相關高血壓的發生;此外,容量超負荷可通過炎癥作用間接加重動脈硬化程度,這也是容量負荷影響血液透析過程相關高血壓發生的原因之一。另一方面,水鈉潴留、血管張力不足、外周血管阻力升高都可能導致透析過程相關高血壓的發生。所以,患者接受維持性血液透析時,要密切關注患者容量負荷,適當控制患者水鈉攝入,必要時應對干體重進行重評估。EPO治療對維持性血液透析并發貧血的治療及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具有重要意義,但是在治療的同時伴隨著血細胞比容增加帶來的一些副作用,其最為嚴重的便是高血壓的進一步惡化。雖然EPO與透析過程相關高血壓無直接關系,但已有研究表明接受EPO治療的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原有高血壓加重或有30%~70%發生高血壓。這也應征了本研究結果即透析相關性高血壓的發生與接受EPO治療(%)正相關。
[1] 王文潔,王濤濤,李興波.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發高血壓的相關因素[J].實用醫藥雜志,2012,29(11):1037~1039.
[2] 陳財銘,崔炯.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過程相關高血壓的影響因素[J].中華高血壓雜志,2012,20(12):1169~1172.
[3] 凌琳,宋瑰琦,齊永扎.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相關性高血壓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4,30(24):37~39.
[4] 甘林望,李乾程,溫向瓊.維持性血液透析合并高血壓患者難治性高血壓的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現代醫學雜志,2016,26(5):105~109.
[5] 李靜.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頑固性高血壓的影響因素[J].中國醫藥導報,2013,10(35):43~45.
[6] 盧元,胡曉舟,張瑾,等.鄭州市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壓患病情況及其影響因素[J].廣東醫學,2015,36(19):3036~3038.
1006-6233(2017)06-1019-04
四川省衛生廳課題,(編號:150167)
A
10.3969/j.issn.1006-6233.2017.06.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