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紅


【摘要】 目的:探討瘢痕子宮陰道分娩的可行性與安全性。方法:選取筆者所在醫院婦產科于2013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瘢痕子宮再妊娠順產孕婦和非瘢痕子宮順產孕婦各100例,其中瘢痕子宮再妊娠順產孕婦為觀察組,非瘢痕子宮順產孕婦為對照組,比較兩組孕婦的順產成功率、產程平均時間、生產時平均出血量、子宮破裂情況、孕婦的平均住院時間、產后并發癥發生率、新生兒窒息率以及新生兒的Apgar評分。結果:兩組患者均沒有發生子宮破裂情況,觀察組孕婦順產成功率、產程平均時間、生產時平均出血量、平均住院時間、產后并發癥發生率、新生兒窒息率以及新生兒Apgar評分與對照組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瘢痕子宮陰道分娩可行性和安全性良好,在試產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嚴密監視生產過程中孕婦和胎兒的狀況,重視生產過程中的注意事項,臨床可以建議孕婦選擇陰道分娩。
【關鍵詞】 瘢痕子宮; 陰道分娩; 可行性; 安全性
doi:10.14033/j.cnki.cfmr.2017.3.083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7)03-0149-02
瘢痕子宮是指剖宮產手術、肌壁間肌瘤剝除術、子宮穿孔或破裂修復術、子宮成形術后等的子宮[1]。隨著醫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和手術指征的逐漸放寬,越來越多的年輕媽媽因為懼怕首次順產時的痛苦而選擇剖宮產,如今全面開放二胎政策的推出讓再次懷孕妊娠的瘢痕子宮孕婦和醫護人員在分娩方式的選擇上躊躇不定。本次研究通過分析對比100例瘢痕子宮順產孕婦和100例非瘢痕子宮順產孕婦的成功率、產程平均時間、生產時平均出血量、子宮破裂情況、孕婦的平均住院時間、產后并發癥發生率、新生兒窒息率以及新生兒的Apgar評分,效果顯著,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筆者所在醫院婦產科于2013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瘢痕子宮再妊娠順產孕婦和非瘢痕子宮順產孕婦各100例,其中瘢痕子宮再妊娠順產孕婦為觀察組,非瘢痕子宮順產孕婦為對照組。觀察組孕婦年齡24~38歲,平均(28.2±3.1)歲,孕周34~40周,平均(38.2±3.1)周,此次妊娠距離上次剖宮產的時間為2.5~4.5年,所有胎兒在產前經過相關檢查體重和大小均在正常范圍之內,孕婦前次剖宮產術位置位于子宮下段且術后無并發癥發生,相關檢查顯示子宮下段恢復性好。沒有任何殘缺且瘢痕厚度為3 mm左右,骨盆內外徑和軟產道適合順產條件[2-3];對照組孕婦年齡23~36歲,平均(26.5±3.7)歲,孕周34~41周,平均(38.5±3.5)周。所有入選孕婦均經臨床診斷符合相關診斷標準且自愿接受臨床研究,簽署了知情同意書,經過相關檢查均為單胎。兩組孕婦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孕婦均選用順產方式分娩,孕婦在分娩之前,醫生再次具體了解產婦前次剖宮產的具體情況,進行相關的檢查,確保產婦能順利進行順產,并備好急救設備和剖宮產手術相關設施,順產過程中嚴密監視產婦和胎兒的生命體征變化情況,在順產過程中若出現異常緊急情況,立刻轉換為剖宮產手術。
1.3 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觀察比較兩組孕婦的順產成功率、產程(第二產程)平均時間、生產時平均出血量、子宮破裂情況、孕婦的平均住院時間、產后并發癥發生率、新生兒窒息率以及新生兒的Apgar評分。新生兒的Apgar評分總分為10分,7分以上的新生兒為正常(優良)[4]。
1.4 統計學處理
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 17.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比較采用字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孕婦子宮破裂情況及順產成功率比較
兩組患者均沒有發生子宮破裂情況,兩組順產成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孕婦產程平均時間、生產時平均出血量以及平均住院時間比較
兩組產程平均時間、生產時平均出血量以及平均住院時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孕婦產后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兩組孕婦產后并發癥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4 兩組新生兒窒息率比較
兩組新生兒窒息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2.5 兩組新生兒Apgar評分比較
兩組新生兒的Apgar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5。
3 討論
通過本次研究可以發現瘢痕子宮再妊娠順產的觀察組孕婦的順產成功率為96.0%接近于非瘢痕子宮順產的對照組孕婦順產成功率99.0%,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這說明瘢痕子宮再妊娠孕婦在試產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選擇順產是可行的,且成功率較高;觀察組孕婦的產程平均時間、生產時平均出血量以及孕婦的平均住院時間與對照組孕婦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這說明瘢痕子宮再妊娠孕婦順產過程中嚴密監視孕婦和新生兒的各項生命體征,可以減少產程平均時間和生產平均出血量,產婦恢復加快,這樣就可以縮短產婦的平均住院時間;此外,觀察組孕婦的產后并發癥發生率為5.0%,而對照組孕婦產后并發癥發生率為3.0%,兩者之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加強孕婦產后生活護理用藥可以有效減少產后并發癥的發生率;在新生兒方面,觀察組新生兒窒息率為3.0%,而對照組新生兒窒息率為1.0%,兩組新生兒窒息率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這與子宮收縮和新生兒在子宮內的情況有關系,需要醫護人員在最短時間內識別,保證新生兒和產婦的安全;在新生兒Apgar評分中,觀察組新生兒Apgar評分優良率為97.0%,而對照組新生兒Apgar評分優良率為99.0%,兩組新生兒Apgar評分優良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這說明瘢痕子宮再妊娠孕婦選擇順產對胎兒沒有太大影響,主要還是依靠相關醫護人員對新生兒的反應和臨床表現作出快速判斷,以便后續救治。
雖然通過本次研究證明瘢痕子宮再妊娠孕婦選擇順產可行性和安全性均較高,但并不排除風險因素。首先瘢痕子宮再次妊娠孕婦本身在順產時子宮破裂的概率就比非瘢痕子宮妊娠孕婦大很多[5-6],而且由于受到上次剖宮產手術后盆腔粘連的影響和之前手術腹膜化的需求使膀胱的位置發生了改變和血管曲張加重會使得出血量也多一些[7-8],其次,二次懷孕對瘢痕子宮孕婦的生理帶來的壓力和負擔相對于第一次懷孕也重一些,這些因素都會增加產婦和新生兒的死亡率[9]。所以瘢痕子宮再妊娠孕婦在選擇生產方式時,相關醫護人員一定要全面系統了解孕婦前次剖宮產的實際具體情況,實施產前常規檢查以及陰道檢查,通過B超了解胎兒的各項情況、羊水以及胎盤附著情況、子宮下段的傷口愈合情況、骨盆內外徑的大小、骨產道和軟產道的情況后給予孕婦和其家屬合理的建議[10],并在生產過程中備好相關急救藥品和搶救儀器,醫護人員和患者彼此之間建立起充分的信任,確保產婦和新生兒的安全,順利完成分娩過程。
綜上所述,臨床醫護人員通關相關檢查和了解瘢痕子宮再次妊娠孕婦的首次剖宮產過程后,試產條件允許順產的條件下,可以建議瘢痕子宮再次妊娠孕婦選擇順產方式進行分娩,經陰道分娩的可行性與安全性較高,可以減少剖宮引發的切口感染或裂開、泌尿系統感染、敗血癥、子宮內膜炎、胃腸道合并癥以及外觀上的瘢痕等并發癥[11]。順產產婦恢復較快,子宮修復也快,同時對胎兒的頭腦發育有促進作用[12]。
參考文獻
[1]周麗麗.疤痕子宮陰道分娩可行性與安全性臨床分析[J].黑龍江醫學,2014,12(2):228-229.
[2]杜佩英,吳靜璇.疤痕子宮陰道分娩可行性與安全性臨床分析[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5,11(5):288.
[3]胡春燕.疤痕子宮再次妊娠經陰道分娩的可行性分析及研究[J].當代醫學,2014,20(3):123-124.
[4]張桂英,趙俊玲,陳月華.疤痕子宮再次妊娠行陰道分娩的可行性及安全性研究[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5,8(7):134-135.
[5]劉征.疤痕子宮再次妊娠經陰道分娩的可行性及安全性臨床分析[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6,7(2):336-337.
[6]任東建.疤痕子宮再次妊娠經陰道分娩的可行性及效果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5,10(12):338-339.
[7]翟彥驪.疤痕子宮再次妊娠產婦陰道分娩的可行性及安全性分析[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5,8(6):516-517.
[8]陳春麗.43例具有剖宮產史患者再次妊娠經陰道分娩可行性分析[J].按摩與康復醫學(下旬刊),2012,3(11):49-50.
[9]周麗萍.疤痕子宮再次妊娠陰道分娩的可行性及注意事項探討[J].當代醫學,2010,16(33):64-65.
[10]陳燦芳.148例疤痕子宮足月妊娠分娩方式的臨床研究[J].中國衛生產業,2012,16(2):134.
[11]唐蔚,何力,羅曉柳.剖宮產后疤痕子宮再次妊娠分娩方式65例臨床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2,7(18):120-122.
[12]方光光,劉瑾,丁慧娟,等.剖宮產瘢痕妊娠65例臨床診療分析[J].中國現代醫學雜志,2014,24(21):98-101.
(收稿日期:2016-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