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婷
[摘要]:當前,農產品貿易已經成為國際貿易中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自從我國入世界貿易組織以來,農產品國際貿易的規模正在持續擴大。然而,我國農產品國際貿易還存在著農產品加工業發展滯后、綠色貿易壁壘等問題,因此積極采取對策來發展農產品國際貿易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
[關鍵詞]:農產品 國際貿易 對策
一、我國農產品國際貿易概況
從我國農產品進出口額的視角來觀察。近些年來我國的農產品進出口額都出現了快速發展之趨勢,出口額與進口額分別創造出了歷史的最高水平,其中農產品的進口增長高于出口的增長,而農產品的國際貿易則從順差變成了逆差。雖然我國農產品貿易總體增長相當快,但是貿易額在對外貿易的總額當中的比例卻在持續下降。
這就反映出中國產業結構以及出口商品的結構正在持續地優化升級,與此同時也證明了中國農產品的進出口貿易還是具備極大的發展潛力。二是我國農產品出口市場的結構來觀察。亞洲依然還是中國農產品的首要出口市場,市場的份額略有降低,但是對于歐洲與北美洲等地的出口市場份額卻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中國的農產品特別是谷物、肉類以及水產品等出口市場大多集中于亞洲國家或者地區,而歐洲、北美洲則為第二、三大出口市場。三是從農產品出口格局的視角來觀察。
就國外農產品的出口格局來考慮,以蔬菜、水果以及水產品為主體的勞動密集型農產品在出口中依然保持著相當快的增長趨勢。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我國農產品質量正在持續提升,而且在價格上具備了比較優勢。其中谷物的出口出現了大幅度的增長,而進口則出現了大幅下降,因而呈現出凈出口的格局。就品種而言,小麥的進口額明顯下降,而玉米的出口額則在大幅增長。
二、我國農產品國際貿易發展中面臨的問題
(一)農產品加工業發展滯后
中國農產品加工業水平和國外發達國家比較起來,差距相當顯著。當前我國的農產品出口還是以水果、肉類以及蔬菜等初級農產品為主體。主要體現在我國農產品加工業的產值和農業產值的比例只達到0.4∶1,而西方發達國家的比例一般都是2.5-4:1。雖然通過深加工之后的農產品利潤大大高于初級產品。然而因為我國的農產品加工業基礎偏低、技術水平較差,而且農產品加工企業的數量較多、規模偏小,加工設備也難以滿足加工業之發展,以至于出現了多個部門的管理缺少協調等諸多原因,進而造成了我國的農產品加工業大大滯后于西方發達國家。
(二)頻繁遭遇綠色壁壘
中國農產品的生產者,也就是農戶或者農業企業往往十分欠缺質量安全的意識,為了追求眼前的一點短期利益,往往會在農產品生產與加工過程之中盲目地使用各類化學品,以至于一些出口農產品當中的農藥、化肥殘留量和食品中添加劑、防腐劑、重金屬非法物質嚴重超標,或者非法應用生長劑與興奮劑等各種違禁藥物,從而導致了有害物質含量不斷提升,甚至影響到農產品質量、性能以及廣大消費者的身體安全,造成了農產品在出口過程中往往會遭遇到別國的封殺甚至銷毀、索賠。
三、發展我國農產品國際貿易的對策
(一)積極推進我國農產品規范化管理
要積極發展現代農業,大力推進農產品的品質化、規范化管理,更加有序地調控我國農產品的品質,提升我國農產品所具有的國際競爭能力。我國是一個勞動力資源十分富裕的發展中國家,所以應當結合自身特點,全力發展蔬菜、水果、水產品以及畜產品等各類勞動密集型農產品的生產進程,在最大限度上縮短在農產品生產技術、品牌、等級和市場營銷等方面之差距,從而推動我國勞動密集型農產品實現出口的增長。積極發展規模化經營,需要依靠先進的科技手段,為此就應當全力推動農業的產業化與企業化。要努力引導開展農產品加工和經營的各類企業和農民群眾之間形成各種不同形式的合作,積極培育農業龍頭企業。要盡可能地發展我國的農產品加工以及食品貿易,這樣一來不但能夠提升農產品的附加值,從而實現高價值,而且還可通過相關的加工過程以提升農產品的衛生性以及安全性能,這樣一來不僅提升了農產品的出口貿易額,而且還拓展了農產品出口的市場。要更加重視與加強我國農產品的全過程質量管理,一定要形成全面的質量管理意識,健全完善全過程、全覆蓋以及全員參與其中的農產品質量管理體系。
(二)實現我國農產品加工業向縱深方向發展
我國要想建立一個能夠和國外進行市場競爭的農產品加工機制,需要做到以下四個環節:一是要在農產品外表加工和處理上下功夫,二是要加強初級農產品在生物化學品質含義上的加工,三是要對初級農產品固有生物化學性狀加以改變,四是要運用特殊工藝流程以實現多種物品在功能上的組合。以上四個過程全面展示出隨著我國農產品加工業發展程度的不斷延伸,其所含有的經濟價值也在持續提高。
(三)妥善應對農產品綠色貿易壁壘
合理的綠色貿易壁壘能夠保護與改善環境,進而實現國際貿易的良性發展。為了從農產品的質量標準、認證以及監管等各個方面引導我國農產品生產,一定要致力于積極發展我國的綠色農產品,進而形成可持續發展的新觀念,要從農產品的設計、包裝到安全、衛生及環境等諸多方面都要提升環保方面的因素,適應綠色消費之要求。與此同時,還要開發出環保成本較為低、質量較高,而且符合國際環境標準的新型綠色農產品,從而實現真正地實現綠色經濟。
參考文獻:
[1]劉文強,陸慧.探析我國農產品國際貿易的問題與對策[J].華商,2008(08).
[2]方章東,張謀貴.安徽省農產品國際貿易對策[J].安徽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04).
[3]高萬武,薛曉愛.發展我國農產品國際貿易的思考[J].財金貿易,199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