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晴霞 李君良
[摘要]:電力體制改革使管理模式、員工思想和觀念發生了多元的變化,一方面企業改革發展步伐加快,員工工作壓力加大,另一方面認員工思想也容易產生波動,心態極易發生變化,甚至出現一些消極現象,影響到企業的發展,筆者認為正視員工不良心態,幫助員工擺正心態實現個體和諧應成為當前一項重要工作。本文就如何幫助員工擺正心態進行一個簡單闡述。
[關鍵詞]:不良心態 成因 危害 對策
一、不良心態的類型及成因
1、壓力過大型。持這種心態的人主要集中在技術骨干中。形成這種心態的原因是:工作節奏加快,工作要求提升,使員工在工作完成時間、質量等各方面感受到了與以往不同的壓力,此外當前工作中也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安排、不必要的重復性工作占據了大量有效的時間,加班加點、節假日不能到正常休息的情況時有發生。
2、焦慮不安型。持這種心態的人在員工中所占比例較高。形成這種心態的原因主要較復雜,主要有:一是接收了大量電網企業改革的信息,擔心整個企業的發展前景;二是企業內部改革的茫然和困惑讓員工不知何去何從如何應對;三是對個人薪酬和收入產生隱憂,員工普遍對薪酬很重視,但只會重視拿到手,不會去重視企業為其負擔的“三金”及其他收入,很容易對收入產生失望的心理;四是員工對崗位是稀缺資源的認識越來越明確,也認識到業務技能和工作業績的差異對個人前途影響越來越大,但一部分員工不能冷靜面對或積極思考如何為自身的職業生涯創造有利條件,較被動地一味焦慮。
3、不滿失衡型。持這種心態的員工也有一定數量,此種心態人員的存在,較大的影響了整個員工隊伍的情緒和穩定,嚴重影響了企業的改革、發展與穩定。形成這種心態的原因很多種,但歸結起來,主要原因就是在不斷比較中不滿,在不滿中走向心態的失衡,總認為自己收入應該更高,崗位應該更好。
二、不良心態的危害
1、加重員工心理負擔。員工不良心態的存在如何外化于形與員工的性格息息相關。同一事件,不同性格的人的情緒波動程度有很大的區別。有些員工將自己的困惑、不滿、抱怨藏而不露,隱性表現在降低工作效率、委婉拒絕執行工作任務等行為上。這種隱性的表現,不是在沉默中消亡,就在沉默中暴發,員工自身的心理壓力很大。特別是不能有效地助力技術骨干、業務尖子擺正心態,釋放壓力,對企業的發展是極為不利的。
2、影響其他員工情緒。不良心態就像流感,具有較強的傳染性。哪怕剛開始只有某個員工有某種不良心態,但很快可能會有越來越多的員工。這種現象也不奇怪,因為從心理學上來講,大多數人出現困惑、不滿時會積極尋找傾訴對象,并且盡其所能爭取聽眾的認同,還可能在自覺或不自覺中夸大事件的嚴重性和范圍,盡力與聽眾的利益取得聯系。其他員工則可能偏聽偏信,最終把個別不良心態變成群體不良心態,變成大多數員工一起心存困惑、不滿情緒。
3、阻礙企業發展。不良心態沒有得到及時疏通,沒有解決的困惑、不滿就會在員工心中不斷發熱,直至沸騰,有可能由一般風言風雨轉變為憤恨不平,如任由這種情緒蔓延就如天空的一團烏云,慢慢集結,最終形成暴風驟雨。消極怠工是最小影響,如處理不當,將影響安全生產、企業穩定、破壞團結,企業多年來形成的凝聚力、向心力也會受到嚴重的影響,企業的發展自然受到嚴重的阻礙。
三、對策及辦法
1、營造企業氛圍重“有松有緊”。所謂“松”即積極營造企業寬松和諧氛圍。有不少基層單位結合各自單位實際建立了如“家文化”這種企業文化理念,使員工多交流,多問候,多關愛,會促使大家融洽在一起,在員工之間建立朋友式的情誼和親人式的關愛,增強企業凝聚力。所謂“緊”就是要增強員工危機感和責任感。當前部分員工普遍還盲目樂觀,心理優勢很強,缺乏危機感,對企業面臨的大環境、困境和現狀不甚了解,或有所了解但熟睹不視。嚴重者甚至缺乏對企業忠誠度和工作的責任感,缺乏對客戶服務的責任感,造成了觀念上的逆變,心態上的中庸,工作上的怠慢,職業上的疲倦,極大地影響了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自覺性、創新力。因此,必須采取行之有效的職業道德教育、心理疏導教育、黨性政治教育等,進一步增強員工的危機感和責任感。
2、減輕員工壓力重“實實在在”。近年來員工普遍都感到工作壓力不斷增加,任務考核和工作量在加重,面對員工壓力加大的現狀,必須不斷調整考核導向、細化工作計劃、優化工作流程,努力使工作安排與考核體系更科學化、更人性化,管理者要重視加深與員工的多方位溝通關懷,建立心理疏導和壓力緩解機制,幫助員工調整心態,不斷釋放和緩解員工來自各方面的壓力。減少工作花拳繡腿。無論是管理者還是員工,要正視思想的虛、作風上的浮所帶來了的種種形式主義弊端,減少文山會海,減少案牘主義,減少花拳繡腿,整頓作風,改變工作中出現抵觸、應付、厭戰、敷衍、被動情況,幫助員工端正心態。
3、當好員工的朋友重“真心實意”。要幫助員工解決心態問題,最首要的問題是能夠得到員工的信賴,建立平等的、良好的關系,當好員工的朋友。放下架子是關鍵。特別作為基層管理者,由于職位、文化的差異容易造成的上下級之間的溝通障礙,在員工看來,管理者都是領導,習慣了聽你指揮,接受任務,完成指標;但要解決思想上的問題僅僅采取行政命令是肯定行不通的,它需要語言的雙向有效溝通,甚至是心與心之間的交流,溝通要達到言所欲言、言無不盡,因此作為管理者要主動采取一些方式或技巧,降低在員工心目中的上下級差別意識,至少也要做到在溝通的時候讓員工感覺到雙方是平等的,放下架子,以平等的語氣和口吻進行溝通,解除員工對你的戒備,敢于對你講真話,說實話。
善于應變是方式。在解決員工思想問題時,會碰到形形色色不同的人、不同的問題,不同的人、不同的問題,處理起來也要采用不同的辦法,才會收到更好的效果:疏導——主要針對員工一些情緒化的思想問題,發牢騷、抱怨等;解釋——主要針對員工不理解、不明白、想不通等;鼓勵——主要針對士氣低落、精神不振、氛圍不佳等;激勵——主要針對壓力大、困難多、任務重等;指導——主要針對工作態度、責任心、習慣等;說服——主要針對位置變化、責任承擔、平衡等;曉理——主要針對偏激、過激、專斷、協作不足等等。
面臨公司改革任務繁重,在這個關鍵時期里,公司以人為本,關注關愛員工,構建和諧企業尤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