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琦
人的性格是現實社會關系在人腦中的反映。有的人樂于助人,這是現實生活中協作關系和道德規范要求的結果;有的人自私自利,這是私有制社會和舊意識形態影響的結果……性格總帶有一定社會傾向性,它往往標志著一個人的為人方向,它具有社會評價的意義,因此,性格是有好壞之分的。
幼兒的性格不是先天決定的,而是在社會環境和教育的影響下,在和周圍現實的交往中形成的。特別是家庭,尤其是父母的教育影響對子女性格的形成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
一、家庭教育對幼兒性格形成起奠基作用
幼兒最先接觸的社會環境是家庭,家庭教育的最大特點是潛移默化。父母是幼兒最早的老師,在一個家庭里,由父母起決定作用而形成的家庭環境、家庭風氣包圍著孩子,熏陶著孩子。父母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甚至習性愛好,都會在孩子的心靈上打下最初的烙印。生活在和睦美滿的家庭中,幼兒性格活潑、開朗;生活在有文化教養的家庭中,幼兒有禮貌、舉止文雅……父母勤勞樸實,待人誠懇,兒女在對人對己的生活態度和行為上也會如此。在家庭中父母對各種行為的贊揚或批評使幼兒逐漸懂得什么是“好”、什么是“壞”、什么是“對”、什么是“錯”。父母的言傳身教,賞罰、褒貶對于一個具有高度模仿性而缺乏選擇能力的幼兒來說,起著性格上的奠基作用。
二、不正確的家庭教育,使幼兒形成不良的性格
目前許多家長都重視對子女的教育,但許多家長往往偏重于發展智力,有的家長關心的主要是孩子的學習成績,而忽視了性格的培養。由于對孩子性格教育的忽視或不得法,造成了孩子性格上的缺陷,妨礙了孩子的健康成長。我們常見到有這樣幾種不正確的家庭教育方式。
(一)溺愛型的家庭
這種家庭的特點是:對孩子百依百順、有求必應、姑息遷就、慫恿包庇,對孩子不合理的要求與缺點,既不制止,又不糾正,孩子是家庭中的小霸王,可以無拘無束、任性胡為。父母為了孩子可以犧牲自己的一切。如有個男孩家里經濟條件并不富裕,父母省吃儉用,滿足孩子的一切愿望,孩子漸漸長大了,要求也越來越高,家里很難滿足他的要求,結果使他變得冷酷無情,極端自私。
(二)嚴厲型或虐待型的家庭
這種家庭的特點是訓斥、打罵、苛求,表現在對孩子要求過嚴、過多,往往以家長的權威,用高壓手段迫使孩子絕對服從。子女的努力似乎總夠不上家長的要求。孩子無法完成任務或稍有不好或說錯了幾句話、做錯了某件事,便采取懲罰的手段。有的父母禁止孩子奔跑蹦跳,不許到戶外活動,要求孩子只能讀書不能玩耍。還有的父母不尊重孩子,當著許多人的面打罵孩子,毫不顧全面子。其實常打罵的結果是孩子把打罵不當一回事。以上種種錯誤的教育方法就容易形成幼兒膽小、怯懦、自卑、不誠實、粗暴或陽奉陰違、見風使舵等不良性格。
(三)離異型的家庭
這種家庭的特點是父母經常吵架、打架、家庭不和,甚至離婚,這種家庭給孩子心靈上帶來極大的傷害會造成孩子孤僻、抑郁、冷淡、恐懼、易怒、固執等性格。家庭是孩子成長的搖籃,這搖籃倘若狂搖亂顛,籃底朝天,孩子就會遭殃。
(四)封閉型的家庭
這種家庭的特點是把孩子關在孤獨的家庭小天地里,把他們限的死死的,不讓孩子參加各種校外、課外、有利健康的活動。不許孩子與其他人交往,只叫孩子死讀書,剝奪了孩子游玩娛樂的權利。他們不顧孩子身心的發展特點,不關心孩子的興趣愛好,只要孩子單調地認字、機械地算題,在這種錯誤的教育影響下,幼兒身體消瘦了、頭腦僵滯了、學習的興趣淡漠了,一個天真活潑的孩子會變得膽小、拘謹、孤獨、呆板、壓抑、不開朗等。
三、形成幼兒良好性格的途徑和方法
良好的性格不是自然形成的,也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幼兒生后不斷接受社會環境的各種影響,并在一定的教育下和自身的實踐活動中,逐步形成自己的性格。那么,父母應怎樣有目的、有意識地培養幼兒良好的性格呢?
(一)堅持正面教育,因勢利導
正面教育就是積極引導孩子掌握正確的思想和道德行為標準,激發孩子的上進心,以積極因素去克服消極因素,同時運用榜樣、表揚、說服等手段對孩子進行積極的啟發、誘導,嚴禁體罰與變相體罰孩子,反對用簡單粗暴、壓服欺騙的辦法對待孩子。父母用淺顯易懂的道理教育孩子逐步明確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應該怎樣做,不應該怎樣做。當孩子犯了錯誤,有了缺點,發現他沾染了不健康的東西時,不要大驚小怪、惶恐萬分,但也不能視而不見;而要耐心教育他,讓其明白錯在哪里,如何改正,提高他分辨是非的能力,千萬不可體罰打罵孩子,否則只會傷害孩子的身心健康。幼兒的肉體一旦受到痛苦,在心理上會造成對人的不信任和敵視的情緒。
(二)以身作則,做孩子的表率
“身教重于言傳”是家庭教育的重要法則。父母本身的思想品德修養是教育子女的無形力量,父母的行為舉止是子女學習的榜樣。人們說:“在實踐家長的藝術中,一兩的身教等值一噸的說教。”在孩子面前我們做什么要比我們說什么更有力量。如果父母做出了率直的榜樣,他的孩子就會誠實;父母用愛環繞孩子,孩子就會去愛;父母勇敢地面對挫折、失敗和不幸,孩子就能學會頑強地生活。
幼兒是祖國的未來,對他們教育得好壞不僅關系到千家萬戶的幸福,而且關系到國家的前途命運。培養幼兒良好的性格,父母負有重要的責任。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教師要努力研究家庭教育的理論,掌握幼兒的年齡特點和懂得教育的規律和方法,進而指導家庭教育實踐。
參考文獻:
[1]羅恩.淺議打造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策略[J].現代閱讀,2013(3).
[2]張偉.打造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策略初探[J].儷人,2015(13).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