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偉清
(郴州市水利局 郴州市 423000)
安全責任大于天,安全事故猛如虎。郴州是山洪地質災害多發地區,防汛和安全生產既有點多、線長、面廣的特點,又有受氣象、季節影響突發、多發災情險情的特點,防汛和安全生產容不得半點疏忽。我們始終以抓鐵有印、踏石留痕的態度,把水利安全生產作為一條不可逾越的紅線,實施水利安全發展戰略,圍繞責任落實、隱患排查、整改落地三個方面,積極探索抓水利安全的痕跡工作法,建立了“部署、檢查、分析、匯總、督辦、整改”全程留痕的水利安全檢查工作新機制,一環扣一環,環環相扣,形成了閉合式、可追溯的水利安全生產責任落實模式,增強了各級抓水利安全的主動性、自覺性,從而把水利安全風險降到了最低。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要把安全生產擺在水利工作的第1位,“1”是基礎、是前提,安全生產不落實,一切都無從談起。每次部署安全生產,我們都對明確的工作責任、工作內容、工作要求、工作目標記錄在案,做到有據可查。一是安全責任履職有文件規定。《郴州市水利局領導干部安全生產“一崗雙責”暫行規定》、《郴州市水利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規定》、《企業安全生產基本情況登記表》三個文件對局領導、局機關、企業的安全生產責任作了明確,實現了安全生產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強化行業必須管安全、管業務必須管安全、管生產必須管安全的自覺性和責任心。二是布置任務有會議記錄。把安全生產檢查作為常態性工作,圍繞“全覆蓋、零容忍、嚴執法、重實效”總體思路,針對不同的安全形勢,不同的季節特點,分別以黨組會、局務會、月度調度會、安委會部署安全檢查的具體內容,以暗訪為主,采取常規性檢查與自查相結合,暗訪和交叉檢查相結合的方式,事前不發通知、不打招呼、不聽匯報、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層、直插現場。怎么抓、由誰抓、抓什么,一目了然,避免了蜻蜓點水、走馬觀花式的檢查。局分管領導每月一次暗訪抽查成為常態,實現了全市絕大部分水庫、山塘、水利項目、山洪地質災害易發點的安全檢查全覆蓋。三是基礎保障有專門安排。在保障水利安全生產監督檢查工作上,舉全局之力,特事特辦。為解決公務用車制度改革與安全生產用車的矛盾,點多線長,人少事多的矛盾,車輛由防汛辦統一調配,制定了帶隊領導安全檢查路線圖,時間在當月內自由分配,簡化《郴州市水利局用車審批單》、《郴州市水利局公務外出審批單》、《郴州市水利局公務活動聯系函》審批程序,既有痕跡又有效率。
習近平主席在論述安全生產時講到:當干部不要那么瀟灑,要經常臨事而懼,這是一種負責的態度。要經常有睡不著,半夜驚醒的情況,當官當得太瀟灑,準要出事。安全監督管理的關鍵就是每次檢查要到位,要發現問題。痕跡工作法在安全檢查這個環節的落實,就是把檢查的每一個步驟、每一個環節都留下痕跡,全面記錄安全生產檢查工作開展情況,形成完整的痕跡材料鏈,做到安全責任追溯有據,使得檢查不到位、工作不落實就心理不踏實成為班子成員的一種習慣。一是檢查多頻次。郴州水利局自3月開始推行防汛與安全生產綜合檢查方法,對防汛及水利安全生產各項工作開展每周一次的日常督查、每月一次的交叉督查,以及根據安全生產形勢臨時開展的應急督查和專項檢查。2017年,先后派出24個督查組赴11個縣市區3次明察暗訪,每次參與檢查的人員、時間、地點都由各檢查組按照統一格式進行登記,立字為據。二是排查無死角。《水利安全生產檢查工作臺賬》詳細記錄檢查過的地方、部位、隱患,并由參與檢查的帶隊領導和被查單位領導簽字確認,實現了排查隱患痕跡管理,有力推動了在安全生產檢查中發現細微問題、關注細微環節,做到無盲區、無漏項、無死角。三是通報全覆蓋。每次督查結束,向被督查對象下達整改意見書,并形成綜合材料報局安委辦留底備查。整改意見書一式兩份,指出整改的問題、提出意見建議、明確整改措施和責任單位、責任人。2017年1~5月,郴州水利局發放督辦函和整改意見書300余份。實行安全生產檢查月調度分析制,每月通報1次。2017年對全市防汛及水利安全生產工作下發了3期督查通報,覆蓋了在建重大水利項目、水庫電站運行、河道采砂等水利項目。
“安全隱患整改”不到位是瀆職,發現的隱患不處置、不整改,將導致安全事故的發生,“亡羊補牢”不如“未雨綢繆”,抓實安全隱患整改就是要“踏石留印”,把整改作為痕跡工作法的落腳點,明確整改目標,強化整改責任,注重整改效果,真正做到安全隱患“零容忍”。一是以責任清單約束整改責任主體。嚴格按照職責規定和“誰主辦、誰負責”、“誰審批、誰負責”的原則,以《整改責任清單》明確整改責任主體,各整改責任單位及責任領導按照清單對號入座,實現了隱患排查和整改無縫隙對接,誰的孩子誰抱走,解決了踢皮球、打太極的問題。二是以方案措施鎖定整改目標。整改方案措施的制定是問題治理的方向標。要求各整改責任單位以正式公文的形式,按照“整改目標、整改技術方案、整改時限、整改資金、整改責任人”五個要素,長短結合,標本兼治的原則,細化、量化、具體化整改措施,整改責任單位主要領導簽字畫押,使每個治理環節都有人管、有人查、有記錄,確保隱患和問題處置措施到位。三是以“銷號式”驗收保證整改實效。出臺了“安全生產事故隱患核查整改驗收管理辦法”,堅持誰排查、誰驗收的原則,采取實地抽查、集中督查的形式,現場驗收,由各檢查組以安全生產隱患整改驗收文書確認整改效果,隱患不排除不下文、不銷號。如因整改不到位造成安全生產事故,則追根溯源,依據各個環節的痕跡倒查責任,嚴肅處理。對領導干部不落實安全生產“一崗雙責”制度,按照有關規定進行事前問責,嚴肅查處。對不履行或者不正確履行安全生產工作職責導致事故的,依法依規追究責任。
實行以“全領域、全方位、全過程”留痕的水利安全監管痕跡工作法,實現了從工作部署、隱患排查、整改各個環節都有跡循,有據可查,還原了從一個安全隱患的發現至整改到位的全過程,既增強了各級各部門抓安全生產的責任心、緊迫感,又積累了全市水利安全生產形勢分析的“大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