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 銳
(黑龍江省公路勘察設計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80)
公路施工對濕地影響的減緩措施
程 銳
(黑龍江省公路勘察設計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80)
建虎高速公路穿越撓力河濕地,公路建設過程中及運營后都不可避免的會對濕地生態環境造成一定影響,因此采取何種措施降低影響變得尤為重要。從建虎高速及撓力河濕地的實際情況出發,從濕地面積占用,水土流失,水質污染等方面系統的分析并提出公路施工對濕地影響的減緩措施。
公路建設;濕地;減緩措施
1.1 減少路線對濕地的占用
線性的公路穿越濕地時,對濕地生態環境的影響不可避免,因此公路在施工及運營時應采取一定環境保護措施,將影響降低到最小。本次建三江至虎林高速公路有13.137 km公路在撓力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實驗區和緩沖區通過,共計9.9 km公路從保護區實驗區穿過,3.237 km從保護區緩沖區穿過,公路穿越撓力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共占地51.1 hm2,其中濕地9.03 hm2(2 265 m),其余占地為菜地,旱田,水田,林地等。
公路建設永久性及臨時占地數量較大,在選線階段,公路選線應盡量繞避有珍稀動植物的濕地,應明確不穿越并盡量遠離。此外,選線中要防止因分隔濕地而造成水流阻隔,使原生物消失、或使物種、數量逐漸減少。建虎高速因無法避讓撓力河濕地而選擇穿越。工程可行性研究階段穿越保護區的路段緊靠保護區的核心區。為降低影響,經過修改,該路段將公路路線向東進行了平移,目前調整為距離保護區的核心區1 100 m選擇穿越三江濕地緩沖區,以降低對濕地影響。
建虎高速建設過程中將拌和站、取土場、棄土場、及施工人員住地等全部設置在保護區外,避免了上述場地對濕地的占用及不利影響。因此對濕地的占用主要為路基的永久占用。公路施工作業過程中將清理施工作業帶的植被并進行地基處理,路基段植將被清除,在路基40 m寬的范圍內,原有濕地被路基及邊坡占用。這種占用是無法避免的。本次項目的臨時占用主要為施工便道,便橋的鋪設。其中一些占用是不可避免的,設計階段應考慮盡量少占用。
1.2 概 述
建虎高速于k67+780~k71+032段,共計總長3 252 m范圍內跨越撓力河及其河套沼澤地,該區域為撓力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緩沖區,施工中為保證路基及橋梁的正常施工,在主線前進方向右側修建便橋160 m/2座,便涵42 m/4道,其余修建便道1 945.62 m。由于便橋通行車輛,為了防止雜物散落橋上,至使掉落濕地造成污染,在便橋的下方安放擋布,定期對布上的雜物進行清理,保證雜物不落入濕地。施工產生的雜物,垃圾都及時的清運出現場。便道,便橋在建設過程中,盡量不破環現場的地貌,施工完成后,對便道便橋進行拆除,對濕地進行恢復。施工時嚴格按照設計施工,不增加濕地占用面積。
1.3 減少水土流失的措施
主體工程的水土保持措施主要包括路基排水,路面排水,路基防護,公路綠化美化以及橋涵所跨河道的防護工程等。通過這些措施使邊坡穩定,巖石,表土不裸露,以達到減少水木流失的目的。建虎高速建設中路基設有較完善的排水設施,保證路基和路面的穩定。線路兩側進行了植樹種草,路基邊坡采取了種草,植樹,鋪草皮等植物防護措施。不適合植物生長的邊坡采用擋土墻,漿砌石片,砌石護坡等工程防護措施。對于施工場地及施工便道等臨時占地,施工完成后,進行了地表植被恢復。施工中,由于防護等工作未完成,遇到大風及暴雨天氣,會產生部分水土流失。完成后水土流失將會降低到最小。
1.3 采取多種措施減少濕地污染
(1)減少水污染
施工中產生的生產廢水及生活污水若直接排入濕地將對濕地水資源造成污染。建虎高速將拌合場,養護場,取棄土場等都設于保護區外,材料的加工與沖洗,施工車輛的沖洗等也都在保護區外進行,因此避免了所產生的污水對濕地水資源的影響。 施工機械油料泄露將會造成水污染,所以也應將強管理。建虎高速穿越濕地路段建有多座跨河橋梁,橋墩施工多采用圍堰作業避免施工污染撓力河水質。公路營運后,污染主要來自于主要緣于路面徑流產生的水污染物。
(2)減少粉塵類污染
施工及營運期中產生的粉塵污染會對濕地植物造成影響,如降低光合作用等。在施工現場及主要運輸道路及環境敏感區,干旱季節要采取了灑水降塵措施,降低施工期大氣污染濃度,物料的運輸也應加蓋蓬布。基層施工中采用場及攤鋪機攤鋪的方式,最大程度限制粉塵的產生。營運期時,污染主要來自汽車尾氣等,可以依靠在公路兩側種植植物來凈化尾氣。
1.4 保護濕地動植物的措施
建虎高速選擇路基結合橋梁的形式穿越濕地,以減少公路建設對濕地的影響。在濕地區域施工時尤其要注意動植物的保護,施工過程中對施工人員進行了保護環境,保護野生動植物的教育,嚴禁捕殺鳥類,破壞植被等。公路建設對濕地有一定占用,占地區域內植被因此受到破壞。對于建橋水域中有水生野生保護動物或魚類時,施工中要求科學管理,優化施工方案,加快進度盡量縮短水上作業時間。同時也要求避免爆破作業,以免直接傷害水生生物。
噪聲大的施工作業應盡量避開鳥類遷徙時段,必要時應該暫停施工。同時營運時也應對穿越濕地的公路進行限速,限鳴,從而降低噪聲,減少尾氣。對于動物集中繁殖區域可以考慮加設隔音設置,于道路兩旁種植隔音林帶。公路施工期對鳥類的影響較大,隨著施工結束公路噪音對鳥類的影響逐漸減弱。
建虎高速公路所經過的撓力河流域濕地為典型低地高寒濕地,生態環境原始,生物多樣性豐富,而生態系統尤為脆弱,敏感。一旦遭到破壞,擾動很難恢復。在此區域進行公路建設不能避免的對濕地動物,植物,濕地生態環境造成不利影響。建虎高速公路建設過中采取了多種環境保護措施,如將拌合站、取棄土場設在保護區外,便道便橋植被恢復,邊坡采取植物防護,采用場拌、攤鋪機攤鋪的方式降低 產生等。這些措施在建虎高速建設過程中有效的減少了公路建設對濕地生態環境的影響,也為今后的濕地公路建設提供了經驗。
[1] 趙康.公路建設對濕地資源的影響與保護[J].公路,2003,(2):87-90.
[2] 毛文永.生態環境影響評價概論[M].北京:中國環境出版社,1998.
[3] 王瑞山等.我國濕地資源現狀,問題及對策[J].資源科學,2000,(1).
2016-01-04
U419
C
1008-3383(2017)03-01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