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 習
(黔南州水利水電勘測設計院,貴州 都勻 558000)
水庫工程PM項目管理風險及應對方法研究
冉 習
(黔南州水利水電勘測設計院,貴州 都勻 558000)
項目管理(PM)是水庫工程建設重點模式,將其用于水庫風險管理及防范控制,有助于實現水庫管理與改造一體化建設。結合工程案例,水庫PM項目管理分析及控制方法進行研究。
水庫工程;PM項目管理;風險風析;管理要點
龍骨坡水庫位于惠水縣東南部翁崗河上,壩址以上流域面積為18.6km2。是一座綜合利用的小(1)型水庫,總庫容591萬m3,正常蓄水位1198.00m,工程等別為Ⅳ等工程,主要建筑物為四級,次要建筑物為五級。水庫解決1554hm2煙地和18522人灌溉及飲水問題。龍骨坡水庫屬國家煙草水源援建項目,是黔南第一批實行(PM)項目管理的工程之一。
2.1 認知風險
工程風險源于參建各方對質量、環境、職業健康“三體系”的認識不夠,當前,水庫工程參建各方對質量、環境、職業健康“三體系”的認識不夠、導致工程建設可能會出現工程質量風險、環境影響風險和職業健康風險。
2.2 建設風險
參建各方缺乏對工程風險因素的辯識,建設工程項目是復雜的開放系統,鑒于工程項目的風險因素錯綜復雜,比如:地質地基條件、材料供應、設備供應、工程變更、技術規范、設計與施工、建設管理等均存在工程風險,參建各方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及分析,缺乏防范意識及臨時處理應急措施,致使風險一旦發生導致損失較大。
3.1 PM規劃
在計劃控制及PM管理進度分析中,要合理規劃表格,按照進度流程進行實施。PM管理主要依靠單位施工情況開展,針對管理規劃進行資源投入與后期工作的調整。整體工程需要依靠有序的工作安排,從而保證工程在預期時間內完工,質量符合合同規定。PM管理中,施工單位要與設計單位相互溝通協調,能夠簽署正式文件,并在相關文件上進行簽字等級,防止施工出現遺失。這項管理流程比較復雜,應進行多方面的改革深化,從而實現準備工作的有序進行[1]。
3.2 PM數據
水庫前期施工中,PM管理是一項一體化操作措施,在質量管理區域內實行,重點帶動水庫業施工水平的提升。結合PM管理針對地區的保障工作,要制定可靠的規劃方案,能夠按照科學手段實施,為質量管理工作奠定有利基礎。質量整合過程中,需要采用人工智能系統,這種應用方法取代了傳統的監控技術,通過智能化的形式,以電子感應設備更好的搭建操作瓶套。PM管理與水庫設計的有效結合,能夠整合了質量數據庫,為水庫工程的安全建設,實現多方面的監控,能夠將危害降到最低。
3.3 PM監督
綜合PM監督與審查工作,要在數據庫系統平臺上進行工作安排。施工單位應與水庫監控中,共同開展防控工作,能夠從多個方面規劃監管力度,共同實現病害防控體系。工程管理在PM工程建設中,是一項核心開展指標,結合其功能應用,判斷水庫業務及發展趨勢。國家對PM建設給予多方面調控政策,影響了PM功能規劃與變革趨勢,對整改水庫業務水庫業務體系均產生了多方面影響。政府部門是PM建設的宏觀調控者,政策因素是影響PM功能規劃的主要原因之一[2]。
3.4 PM安全
實際規劃中,PM安全是一項重要操作,要將信息技術與工程管理做好聯合規劃,溝通構建科技化的管理體系。PM安全條例的設置符合工程特點,重點介紹了安全管理中的PM模型以及使用方法。所以在實際施工中,要制定切實可行的規劃管理方案,體現信息技術在工程安全建設中的調度工鞥呢。能夠制定有益于本國的工程政策。通過這些方法都能夠為PM市場的標準化管理奠定有力的基礎,在實際投資中更好的獲取收益,采取相應的措施降低風險。
4.1 招標管理
對于工程中的傳統安全措施,要PM安全體系應用在加以改善,運用多元化的施工體系,融入新的文化元素,使其更好的符合現代化的發展趨勢。通過這種手段,能夠有力帶動安全施工規劃區域,做好整體性的發展。施工安全的思想轉變,是以安全化發展為基礎,能夠將PM管理為引導方式,制定招投標及利用計劃。通過該模式的應用,將其貫穿在整個施工中,更好的進行施工、竣工和驗收。
4.2 工藝管理
我國水庫招投標規模不斷擴大化,以PM技術為中心的測量模式逐漸形成,推動了水庫風險管理的穩步進行。PM管理是水庫的中心思想,在實際水庫環境中起到指導性作用。我國水庫構成的形式比較多樣,同樣儲存了大量資源,為了保證現代化建設與物質資源的保障。根據水庫資源的不可再生性,其在利用與開發中,需要嚴格遵守對應條例,實現資源利用的最大化。安全施工是當前水庫開發與招投標中的主要項目之一,其在PM管理視角下,擁有新型招投標模式,并為水庫項目規劃發展奠定有利的基礎。
4.3 勘查管理
訂立詳細的準側已明確本企業的PM體系,在施工過程中加大對每個環節的監管,全面實現水庫業經濟收益增長,帶動國內產業結構調整與優化升級。安全施工是PM管理的根本,以環保角度實施戰略性調整,體現了水庫工程改造的安全趨勢。PM模式能夠構建安全分析平臺,對水庫工程安全管理提供指導方向。結合“PM技術”發展內涵,對測量功能升級趨勢及改造對策進行總結,提出切實可行的改造方案。
4.4 病害管理
PM技術在水庫工程施工建設中具有支撐作用,能夠為管理人員提供更加完整的操作平臺,增加區域水庫結構的測量范圍的管理形式。由此水庫工程內部資源得到開發,其可持續性在整體運用中,對工程收益有重要意義。因為地質環境的特殊性,水庫工程在實際運用中,常出現滲漏、裂縫、沉降等病害風險,由此要對工程進行基礎防護,并對結構進行比對分析。通過水庫系統的穩定性提升,應在PM質量管理的指導下,發揮水庫運行功能,體現質量與管理的價值。
4.5 安全管理
PM背景下,我國水庫也經濟發展,面臨多種挑戰與機遇,結合不同發展特點,為水庫業經濟增長奠定基礎。PM管理改變了傳統水庫管理模式的不足,并體現了其模式應用中安全管理的改革,由此帶動水利工程管理戰略。這種模式的應用,拓展了數據模型的參考價值,為施工單位及現實操作平臺的運用奠定有力基礎。PM安全管理方案與工程越相似,越能保證管理建設達成預期目標。
新時期水庫工程建設規模不斷擴大,重視項目管理分析識別與控制具有戰略性意義。PM項目管理是以項目為對象的系統管理方法,以實現項目全過程的動態管理和項目目標的綜合協調與優化。因此,工程單位要從招投標、規劃、施工、養護等階段,提出切實可行的PM項目管理方案,為水庫工程建設提供科學的指導方向。
[1]王麗萍,張驗科.模擬最大熵法及其在水庫泄洪風險計算中的應用[J].水利學報,2014(01):67-68.
[2]張祥.水庫工程PM管理模式要點及應對策略風險[J].水電能源科學,2013(11):12-14.
1007-7596(2017)08-0045-02
2017-07-24
冉習(1980-),男,貴州沿河人,高級工程師,從事水利水電勘測設計工作。
TV512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