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國巍
(哈爾濱市水利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哈爾濱 150001)
技術論壇
哈爾濱市城市供水體系建設構想
楊國巍
(哈爾濱市水利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哈爾濱 150001)
為了適應哈爾濱市城市總體布局調整以后的新形勢、新情況、新要求,特提出了在現有水源工程的基礎上,逐步實現哈爾濱市現有的水源工程(磨盤山水庫等)與西泉眼水庫、二龍山水庫、三道崗水庫、泥河水庫、引牤濟西、引松補阿、引松入賓等擬建的供水工程聯網后,將建立多水源聯合調度運用的城市供水體系。
哈爾濱市;河湖連通;供水體系;磨盤山水庫;西泉眼水庫
目前,哈爾濱市城市總體布局調整以后,即國務院批復的哈爾濱市城市總體規劃(9區9縣)實施以來,迄今為止,還沒有與哈爾濱市9區相配套的全面、系統的城市供水規劃(修改、補充、完善)成果。
2016年10月,受哈爾濱市水務局委托,龍江水院正在編制《哈爾濱市西泉眼水庫供水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因此,為了適應變化了的新形勢、新情況、新要求和滿足哈市城區經濟社會發展及水資源供需平衡的需求,有利于開展今后《哈爾濱市城市水資源規劃修編》或《哈爾濱市城市供水專項規劃修編》工作或分別編制《哈東新城供水工程規劃》、《哈南工業新城供水工程規劃》等有關城市供水工程規劃設計工作,特提出如下的哈爾濱市城市供水體系建設構想,供各級地方政府、省市有關部門和規劃設計單位,在實際工作中參考。
1.1 哈長城市群
2016年3月,國家發展改革委正式發布《哈長城市群發展規劃》。規劃中提出,強化哈爾濱、長春兩市的核心帶動作用,有效發揮其他城市的支撐作用,建設哈長發展主軸和哈大(慶)齊(齊哈爾)牡(丹江)、長吉(林)圖(們江)發展帶,構建“雙核一軸兩帶”的城市群空間格局。
規劃范圍包括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大慶市、齊齊哈爾市、綏化市、牡丹江市,吉林省長春市、吉林市、四平市、遼源市、松原市、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核心區面積約5.11萬km2,2015年末常住人口約2000萬人。
戰略定位為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發展重要增長極,北方開放重要門戶,老工業基地體制機制創新先行區,綠色生態城市群。
1.2 哈爾濱市新城市發展規劃
2014年,雙城“撤市設區”正式獲國家批復,同意撤銷縣級雙城市,設立哈爾濱市雙城區,并于2015年5月,雙城區正式揭牌,成為哈市第九個城區,從此哈爾濱形成9區9縣(市)城市格局。具體有道里、道外、南崗、香坊、松北、呼蘭、平房、阿城、雙城9區和賓縣、五常、尚志、延壽、方正、依蘭、巴彥、木蘭、通河9縣(市)。哈爾濱市行政區面積由7086km2增加到10198 km2,市轄區人口由471萬人增加到553萬人。
1.3 哈爾濱市九區
2004年3月設立松北區后,撤銷太平區,將其行政區域劃歸道外區;撤銷呼蘭縣后,設立呼蘭區。2006年撤銷動力區、香坊區后,組建新的香坊區;撤銷阿城市,設立阿城區。2015年5月,雙城區正式掛牌后,成為哈市第九個城區,從此哈爾濱市區形成9個區的城市格局。
1.4 哈爾濱市新區
2015年12月,國務院印發《關于同意設立哈爾濱新區的批復》,同意設立哈爾濱新區。新區包括哈市松北區、呼蘭區、平房區的部分區域,規劃面積493 km2,2014年常住人口70萬人。
哈爾濱新區將按照“一江居中、兩岸繁榮”的總體布局,以松花江北部地區為核心區,加快科技創新,促進產業集聚,釋放發展潛能,輻射呼蘭區整體和周邊市縣部分區域,使松北成為哈市乃至黑龍江省最具活力和潛力的發展區域;以哈南工業新城平房區部分為產業支撐區,以綜合保稅區、內陸港為聯動發展區,構建“一帶、一核、三組團”協調發展新格局。
2015年5月,哈爾濱市城市總體布局調整以后,現狀就有道里、道外、南崗、香坊、松北、呼蘭、平房、阿城、雙城共9個區,各城區的城市供水和排水現狀簡述如下:
2.1 供水現狀
1)中心城區:中心城區供水分區范圍,主要包括道里、道外、南崗、香坊、平房5區的部分區域,現狀城市生活用水的主要水源為磨盤山水庫水和松花江水(備用水源),城市的工農業用水為松花江水和阿什河、運糧河水等。
磨盤山水庫供水(1、2期)工程滿負荷運轉后,原松花江水源的各水廠將作為備用水源,仍保持帶負荷運行,以應對突發事件時的城市供水。
2)其它城區:松北區現狀供水水源為地下水和松花江水。呼蘭老城區現狀供水水源為地下水和呼蘭河水。阿城區現狀供水水源為地下水和阿什河水。雙城區現狀供水水源為地下水和拉林河水。
2.2 城市排水
過去馬家溝上游、何家溝和信義溝基本以排工業和城市生活污水為主,而且“三溝”的部分溝道成了天然垃圾場,以上情況造成“三溝”河水污染、水質惡化,水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破壞,使“三溝”成為排污溝和“龍須溝”。
近年來,哈爾濱市城市生活污水處理率在逐年提升,2014年底為89.3%,2015年底達到90%,超過了國家“十二五”期末目標。已建的污水處理廠有文昌、太平、群力、信義和平房5座。
迄今為止,經過近三年多的綜合治理,馬家溝、何家溝、信義溝和阿什河綜合治理取得了重要成果。哈市引進新型管線為馬家溝、何家溝、信義溝三條城市內河輸送治理后的清水。
盡管如此,上述的清水總量非常有限,遠遠滿足不了三溝一河生態環境用水需求,因此,若想徹底解決這一難題,則建議實施“引松補阿”調水工程來完成兩河、八溝、八庫、一湖的補水任務。
根據哈爾濱市9區的地理位置、水資源分布狀況、現有水源地、水資源供需平衡、國民經濟發展等實際情況,特提出如下的城市供水分區。
9城區城市供水,建議在現有水源工程的基礎上,逐年實現已有的水源工程(磨盤山水庫、松花江水源、地下水)和西泉眼水庫、二龍山水庫、三道崗水庫、泥河水庫等擬建的城市供水工程聯網后,將建立多水源聯合調度運用的城市供水體系。
為了達到上述目標,建議把哈爾濱市9區劃分為呼蘭、松北、中心城、哈東新城、香東新城、哈南工業新城、阿城和雙城共8個供水分區。
哈爾濱市9區,在新建城市供水工程的過程中,在完成城市居民生活供水任務的前提下,建議盡量考慮輸水工程沿線的城鄉供水需求,推進城鄉供水一體化進程,促進城鄉經濟的全面發展。
哈爾濱市9區的工農業和生態環境用水量,建議合理利用松花江干流及拉林河、阿什河、呼蘭河、蜚克圖河、運糧河等支流的地表水資源和污水處理廠處理后達標的再生水。
4.1 中心城區
中心城供水分區的范圍,包括道里、道外、南崗、香坊、平房5區的部分區域,城市生活用水的主要水源為磨盤山水庫水和西泉眼水庫水,工農業用水為松花江水和阿什河、運糧河水等。
磨盤山水庫供水工程除了給中心城區供水以外,還可以在輸水工程沿線為五常鎮、山河鎮和雙城區(建議增加)等居民生活供水。西泉眼水庫與磨盤山水庫供水工程聯網后,除了給中心城區供水以外,還可以在輸水工程沿線為平山鎮、小嶺鎮、玉泉鎮、亞溝鎮、舍利鄉、新華鎮和哈東新城、哈南工業新城、香東新城、阿城區等居民生活供水。
4.2 松北區
松北供水分區內有松北區和呼蘭區的利民經濟開發區等,城市主要供水水源為地下水和松花江水。若松北區政府和城市居民非要喝水庫水,則方案1:修建泥河水庫至呼蘭凈水廠輸水工程(約30km左右,先為呼蘭老城區供水)和呼蘭凈水廠至松北區輸水工程(約27km左右,沿線給呼蘭區利民經濟開發區供水)后,可以飲用泥河水庫水;方案2:修建香東新城至松北區輸水工程后,可以飲用西泉眼水庫水,若含利民經濟開發區,則管線長度約47km左右,否則管線長度約35km左右,建設難點是必須穿越松花江和主城區,施工難度很大;方案3:修建磨盤山凈水廠至松北區輸水工程后,可以飲用磨盤山水庫水,若含利民經濟開發區,則管線長度約42km左右,否則管線長度約30km左右,建設難點同方案2。
4.3 哈東新城
哈東新城供水區包括賓西鎮、蜚克圖鎮和賓西經濟開發區等,城市生活用水的主要水源為西泉眼水庫水、二龍山水庫水、三道崗水庫水和地下水,工農業用水為松花江水和蜚克圖河水。
哈東新城位于哈爾濱市區的東部,距哈市區不到30km,規劃范圍為賓西鎮、蜚克圖鎮、賓西開發區行政界線圍合區域。哈東新城擬分近、中、遠期分批建設,總用地面積336km2,其中規劃城市建設用地面積50km2,2009年底總人口約為54716人,遠期規劃人口規模達20萬人。
為保障哈東新城生活、生產和生態環境用水要求,建議采取由松花江和西泉眼水庫聯合供水方式,對水質要求不高的生產和生態環境用水取松花江干流水,即實施“引松入賓”調水工程來滿足哈東新城內工業及生態環境用水需求,生活用水由西泉眼水庫或三道崗水庫供水工程供給。
4.4 哈南工業新城
哈南工業新城供水區包括南崗、香坊、阿城、雙城、平房5區和五常市牛家經濟開發區的部分區域,城市生活用水的主要水源為西泉眼水庫水、磨盤山水庫水和地下水,工農業用水和生態環境用水為松花江水、阿什河水、運糧河水、污水處理廠處理后達標的再生水等。
哈南工業新城位于哈爾濱南部,南起運糧河規劃路,北至四環路,東起新華工業園東側規劃路,西至哈雙南線,總規劃面積462km2,“新城”規劃范圍內,建成區面積34.7km2,未開發用地面積335.3km2,城市規劃楔形綠地76km2,國家級農業科技示范園區16km2。
為保障哈南工業新城生活、生產和生態環境用水要求,建議采取由松花江、西泉眼水庫和磨盤山水庫聯合供水方式,對水質要求不高的生產和生態環境用水取松花江干流水,即實施“引松補阿”調水工程來滿足哈南工業新城區內工農業及生態環境用水需求,生活用水由西泉眼水庫與磨盤山水庫供水工程聯網后統一供給。
4.5 香東新城
香東新城供水區包括香坊區的成高子鎮、幸福鄉、伏爾加莊園等區域,城市生活用水的主要水源為西泉眼水庫水和磨盤山水庫水,工農業用水和生態環境用水為松花江水、阿什河水、污水處理廠處理后達標的再生水等。
香坊區將利用哈爾濱鐵路集裝箱中心站的強大物流功能,在香坊工業新區內打造現代物流中心,為哈大齊工業走廊香坊工業新區內企業和集裝箱中心站提供配套服務的物流園區,使其成為東北亞貿易商業圈的中心樞紐;諾林化工物流中心等將帶動形成我市東南部優勢突出、業態集中的現代化物流產業群。加快哈爾濱對俄出口加工區內對俄貿易一條街建設,將出口加工區建成我市對俄進出口貿易的大通道,同時為哈爾濱鐵路集裝箱中心站提供配套服務。
4.6 呼蘭區
呼蘭供水區的范圍就是呼蘭河北岸(左岸)呼蘭老城區,遠期修建引西入閣調水工程(伊春市西山水庫水調入閣山水庫)和泥河水庫(呼蘭)供水工程后,呼蘭老城區城市生活供水問題由泥河水庫來解決。城市的工農業用水和生態環境用水合理利用呼蘭河水和松花江水。
4.7 阿城區
阿城供水區包括阿城區、平山鎮、小嶺鎮、玉泉鎮、亞溝鎮、舍利鄉、新華鎮等,城市生活用水的主要水源為西泉眼水庫水和地下水,城市的工農業用水和生態環境用水為阿什河水、松花江水。
4.8 雙城區
雙城區城市生活用水的主要水源為磨盤山水庫水(建議增加)和地下水,城市的工農業用水和生態環境用水為拉林河、松花江水。
現狀基準年為2015年,近期設計水平年為2020年,中期設計水平年為2030年,遠期設計水平年為2040年。
5.1 磨盤山水庫
磨盤山水庫供水工程,在完成設計水田灌溉任務的情況下,再完成五常鎮和山河鎮城鎮供水任務的基礎上,減少哈爾濱市區供水量的部分,轉供給雙城區城市居民生活用水。因此,磨盤山水庫總供水量不變,只是哈爾濱市區的供水量減少而已,所減少的供水量由西泉眼水庫供水工程來完成。磨盤山水庫的防洪等其它工程任務不變。
5.2 西泉眼水庫
西泉眼水庫供水工程,在完成現有水田灌溉任務的前提下,近期(2020年)首先解決阿城區(6萬m3/d)城市生活供水問題,輸水干線按遠期規模(24或30萬m3/d)修建。
在完成現有水田灌溉和阿城區城市供水任務的基礎上,中期(2030年)為哈東新城、香東新城和哈南工業新城增加居民生活供水(18萬m3/d),城市生活供水總能力將達到24萬m3/d左右。
在完成設計水田灌溉和阿城區、哈東新城、香東新城和哈南工業新城居民生活供水任務的基礎上,實施“引牤濟西”調水工程后,遠期(2040年)再為平山鎮、小嶺鎮、玉泉鎮、亞溝鎮、舍利鄉和新華鎮等城鎮生活供水(6萬m3/d),城市生活供水總能力將達到30萬m3/d左右。
西泉眼水庫供水工程的供水范圍擴大后,遠期該水庫的供水能力滿足不了城市供水需求,而擠占大部分農業灌溉用水量,為了解決城市用水與農業灌溉的供需矛盾,故建議實施“引牤濟西”調水工程后,城市居民生活年供水量約增加1億m3左右,從而可以達到城鄉供水一體化的目的,同時中遠期城市用水擠占農業灌溉用水量部分,可以返還給水田灌溉。西泉眼水庫的防洪等其它工程任務不變。
松花江干流大頂子山航電樞紐工程已建成,故以松花江干流為南北中線,擬建設以太陽島、江北水城和肇蘭新河、呼蘭河干流下游為重點的江北水網系統,涉及松北和呼蘭兩個區;以松花江右側蜚克圖河、運糧河為東西邊界,阿什河左側支流何家溝、馬家溝、信義溝、廟臺溝、懷家溝、阿城馬家溝、城南溝、白城溝等為核心的哈爾濱市江南水網系統,涉及道里、道外、南崗、香坊、平房、阿城、雙城七區和五常市牛家經濟技術開發區。
因此,哈爾濱市水網體系總體框架,簡單概括為“1江5河8溝8庫1引”—15881水網體系,即構建哈爾濱市區一江(松花江)、五河(運糧河、阿什河、蜚克圖河、呼蘭河、肇蘭新河)、八溝(何家溝、馬家溝、信義溝、廟臺溝、懷家溝、阿城馬家溝、城南溝、白城溝)、八庫(工農水庫、民豐水庫、興隆水庫、友誼水庫、八一水庫、立功水庫、楊林水庫、擬建高位水庫)、“引松補阿”調水工程等水網系統,涉及道里、道外、南崗、香坊、平房、松北、阿城、呼蘭、雙城9區和五常市。
2005年第二松花江上游發生吉化嚴重水污染事件,使哈爾濱市區出現了嚴重用水危機,擔負全市供水任務約75%的松花江水源地全部停止供水,給松花江沿江的全市人民生活及企事業單位正常生產帶來嚴重影響,造成了重大經濟損失和社會不良影響。
因此,從保障哈爾濱市區供水安全出發,先后建成了磨盤山水庫供水一、二期工程和三水廠深度處理改造工程,并加大西泉眼水庫供水工程前期工作推進力度,擬將西泉眼水庫作為市區供水水源,最終形成哈爾濱市區拉林河、阿什河和松花江聯合供水的局面(近期松花江水源作為戰略后備),形成哈市多水源供水、互相補充的合理布局,進一步提高城市供水的保障能力,增強城市供水調度系統的靈活性,提高哈市供水安全性和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使哈市的供水安全得到更大程度的保障[1]。
7.1 磨盤山水庫
2006年12月,磨盤山水庫供水一期工程正式向市區供水。至2007年,經過三次擴大供水管網,磨盤山水庫供水一期工程已經實現滿負荷供水(日供水45萬m3),平房區全部,道里區大部分,南崗區、香坊區、道外區部分共165萬市民已經喝上磨盤山水庫水。
2009年11月13日起,磨盤山水庫供水二期工程進入正式運行狀態,哈爾濱市城市供水實現了由松花江水源向磨盤山水庫水源的重大轉變,市區更多的市民飲用上優質的磨盤山水庫水。
因此,哈爾濱市城市供水已形成“一供一備”格局,即磨盤山水庫供水工程滿負荷運轉后,哈爾濱市以松花江水為水源的各水廠將作為備用水源,城市供水將變為“一供一備”的格局,這正符合國家關于特大城市建立多水源供水保障體系的要求。
7.2 西泉眼水庫
7.2.1 西泉眼水庫基本情況
哈爾濱市近期規劃建設西泉眼水庫供水工程,將西泉眼水庫納入城市供水水源。根據西泉眼水庫供水工程原可研設計成果,該水庫在保證下游現狀水田灌溉面積0.48萬hm2情況下,每年可提供城市供水量1.1億m3,其中阿城區供水量0.18億m3,城市供水保證率95%;多年平均灌溉供水量0.14億m3,每年環境供水量0.1012億m3。
為順利實施西泉眼水庫城鄉一體化供水工程,應首先合理妥善解決西泉眼水庫灌區缺水問題,即除水庫保證的現狀水田灌溉面積0.48萬hm2以外,剩余灌溉面積應采取另外措施予以解決。
因此,建議在《哈爾濱市城市供水專項規劃修編》中通過采取“引松補阿”或“引牤濟西”等有效的工程措施,調入松花江干流水或牤牛河水后,才能徹底解決灌溉水量不足的問題。
7.2.2 西泉眼水庫建設方案
西泉眼水庫供水工程總體方案有高位蓄水池方案(簡稱:方案1)和重力流輸水方案(簡稱:方案2),具體方案簡述如下:
1)方案1:在西泉眼水庫管理處附近修建取水工程和抽水泵站,并在水庫管理處附近山頂上,修建高位蓄水池和凈水廠(30萬m3/d)后,沿著哈牡公路岔路口至西泉眼水庫的環湖公路修建輸水管線,然后沿著哈牡公路(G301國道)修建輸水管線至阿城區,并沿途分別給平山鎮、小嶺鎮、玉泉鎮、亞溝鎮等城鎮供水,在阿城區修建輸水支線1、支線2、支線3后,分別給哈東新城、香東新城、哈南工業新城和阿城區供水。該方案的輸水干線長度約60km左右,輸水支線總長度約69km左右。
本方案的主要優點是城鎮供水范圍廣,城鎮供水量較大,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較好,可以滿足哈爾濱市西泉眼水庫城鄉供水一體化的要求,輸水管線的現有道路利用率很高,施工和運行管理方便;主要缺點是抽水揚程、年運行費用、供水成本及水價較高,輸水管線較長,工程投資較大。
2)方案2:在西泉眼水庫灌溉輸水洞下段(已建水電站進水口)附近,修建取水工程(或另外修建取水工程和輸水洞)后,沿著阿什河干流修建輸水管線至阿城區(輸水管線長度約51km左右),可以重力流輸水至凈水廠(25萬m3/d),再通過輸水支線1、2、3(輸水長度同方案1),分別給哈東新城、香東新城、哈南工業新城和阿城區供水[2]。
本方案的主要優點是輸水管線較短,工程投資較少,可以重力流輸水,年運行費用、供水成本及水價較低;主要缺點是城市供水量較少,不能滿足哈爾濱市西泉眼水庫城鄉供水一體化的要求,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較差,輸水管線的現有道路利用率較低,施工和運行管理不便。
方案比選:本次可研論證的主要方案,建議從建設條件(水文、地質、外部條件等),前期工作基礎,城鎮供水量大小,城鄉供水一體化,輸水管線的現有道路利用率,工程投資及年運行費用,工程建設難易程度,對第三方的影響(重點論證西泉眼水庫灌區的影響),城市供水水質及水價,調度運行管理,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環境效益等諸方面,經技術經濟等指標綜合比較后,推薦技術上可行,經濟上合理的較優方案。
7.3 引牤濟西
引牤濟西(引牤牛河水補濟西泉眼水庫)調水工程,在牤牛河下游修建取水工程及輸水管道、加壓泵站等工程后,提水翻過牤牛河分水嶺把水放入西泉眼水庫,將承擔部分哈爾濱市城市生活供水任務。
7.3.1 引牤濟西基本情況
西泉眼水庫(已建)位于哈爾濱市東南部尚志、五常、阿城三市交界的平山鎮,阿什河中上游西泉眼村附近,距離哈爾濱市區93 km。阿什河為松花江右岸一級支流,河道長度213 km,流域面積3581 km2,西泉眼水庫壩址以上流域面積1151km2,占總流域面積的32.1%,約控制1/3的面積,多年平均年徑流量2.65億m3。
7.3.2 引牤濟西建設方案
引牤濟西調水工程,具體在二道河子(又稱:二河)鄉牤牛河橋上游附近新建取水建筑物,取水點高程約175m,由泵站加壓后進入輸水管道,管線長度約9 km左右,管線末端處接隧洞段,高程215 m,提水凈揚程40 m,隧洞長度約1.9 km左右。初步估算的年提水量1.16億m3,擬定取水流量12 m3/s,西泉眼水庫的年供水量約1.055億m3。
拉林河干流中下游段為黑吉兩省的界河,主要用水以農業灌溉為主,用水時間集中,造成農業用水緊張,為了不影響拉林河中下游干流兩岸的農業灌溉用水,故考慮在非灌溉期提水,即每年的4月中旬和下旬、9月、10月、11月份提水。另外,在這個時間段內提水,能夠避開農田排水造成的面源污染問題,從而盡量確保城市供水水質安全。
7.4 引松補阿
引松補阿調水工程是哈爾濱市實施“南拓、中興、強縣”發展戰略的重要基礎設施工程,又是哈爾濱市松花江南岸水網體系建設的核心工程。
該工程主要內容是引提松花江水補給阿什河,同時承擔西泉眼水庫灌區補水(一水多用,兼阿城區內河生態環境補水)、雙城市北部干旱缺水地區旱田灌溉任務和“三溝”補水(含工農水庫補水)、運糧河生態及特色農業補水(含興隆水庫、友誼水庫、八一水庫、立功水庫補水)、阿什河支流生態(阿城馬家溝、廟臺溝、懷家溝、城南溝、白城溝及民豐水庫、楊林水庫)補水、長嶺湖補水、哈南工業新城工業供水等任務。
7.5 松花江供水工程
2013年4月,作為哈市備用水源的松平輸水管線工程開工建設,目前松平輸水管線工程已竣工。按照計劃,該工程可以從松花江日引水37萬m3,解決突發情況下的磨盤山水源缺水問題。
松平輸水管線西起松花江制水三廠,從松花江取水,通過23km的輸水管線,將水送至磨盤山凈水廠補給急需,其中8km管線利用原有輸水管線,新建15.8km管線,同時進行水廠改造、加壓泵站建設等工程,初步估算工程總造價3.2億元。因工程沿線跨越5個轄區,施工難度大,沿途障礙多,需穿越城市內河主河道6處、鐵路橋涵3處、鐵路干線3處、高速公路2處。
7.6 引松入賓
哈東新城附近,由于二龍山水庫已建興利規模,在完成現有供水任務的前提下,無法再承擔哈東新城的用水需求,因此,特提出如下的建設方案,并建議規劃設計單位進行技術經濟等指標,綜合比較后,合理選定較優方案。
為了徹底解決賓州鎮、賓西鎮和賓西經濟開發區(簡稱:三賓)等重點地區居民生活用水和工農業用水供需矛盾,特提議實施“引松入賓”工程。
引松入賓工程就是在已建二龍山水庫及現有供水系統的基礎上,擬在大頂子山航電樞紐壩址上游蜚克圖河匯入口附近建設取水和輸水工程,把松花江水通過取水泵站和輸水管道(單管)直接送入哈東新城(輸水管線長度約33km左右)或已建成的二龍山水庫(輸水管線長度約54km左右)后,再為“三賓”城鎮供水[2]。
7.7 泥河水庫
7.7.1 泥沙水庫基本情況
泥河水庫壩址以上流域面積1515km2,多年平均年徑流量6499萬m3,考慮上游豐農水庫等截流和農業用水量后,多年平均入庫水量5183.6萬m3,多年平均呼蘭河現狀引水量為2635.2萬m3,引水時間9月、10月,共61d,現狀引水流量為5.0m3/s;紅旗干渠維修改造工程竣工后,設計引水流量為9.5m3/s,引水時間4月下旬、5月上旬、9月、10月,共81d,多年平均呼蘭河設計引水量為6648萬m3。
7.7.2 泥沙水庫建設方案
閣山水庫、引西入閣和紅旗干渠擴建工程建成以后,泥河水庫在完成設計灌溉任務的基礎上,通過蘭西供水工程和呼蘭供水工程,可以給綏化市蘭西縣城和哈爾濱市呼蘭區城市居民生活供水。
蘭西鎮供水工程取水口位于已建的泥河水庫西部庫區內,取水頭設在泥河水庫主壩西段,蘭西灌溉洞導流渠的西岸,距離蘭西灌溉洞口15m處,在庫內取水后,經提水泵站加壓,并通過23.8km輸水管道輸水至蘭西鎮凈水廠,新建凈水廠位于呼蘭河以西,綏蘭公路南側,現有水廠西側蘭西縣亞麻廠院內。
呼蘭區供水工程取水口位于已建的泥河水庫東部庫區內,取水頭設在泥河水庫主壩東段,泥河水庫度假村附近,溢洪道的東岸,距離呼蘭灌溉洞口約20m左右處,在庫內取水后,經提水泵站加壓,并通過約30km左右的輸水管道輸水至呼蘭凈水廠。輸水管線大致走向為從泵站起沿著呼蘭灌溉渠東側的通鄉路(約3km)后,奔向張共村(2.3km),再沿通村路至G222國道(4.1km),然后沿著G222國道向南經過許堡鄉、朱井村、黃崗村附近穿過G1111鶴哈高速、東八家村、龐堡村、長嶺村、井堡村至原野村附近的擬建呼蘭凈水廠。
7.8 引西入閣
該方案為綏化市的東水西調方案(東側伊春河水,調入西側的諾敏河),又稱:引西入閣調水方案(西山水庫水,調入閣山水庫)。
西山水庫正常蓄水位284.7m,相應正常庫容0.9億m3,調節庫容0.6億m3;死水位276.0 m,相應死庫容0.26億m3。最大消落深度8.7m,取水口設計水位暫取平均水位280.0 m。
引西入閣調水工程取水口及泵站位置初步選在西山水庫庫區內吆河和尖山河匯入口以上孤島西側尖山河左岸,該取水口距西山水庫壩址約5km左右,約在水庫回水中點附近。
引西入閣調水工程有南、北兩個輸水管線方案。南線方案輸水長度(取水口-隧洞出口)約27 km左右,高差約170 m左右。北線方案輸水長度(取水口-隧洞出口)約28 km左右,高差約180 m左右。
總之,南、北線輸水方案通過技術經濟等指標綜合比較后,選擇較優方案作為遠期的推薦方案,即閣山水庫按正常蓄水位230.0m修建后,當下游水田灌區逐年配套后,可達到設計灌溉面積時,擇期實施引西入閣調水工程。閣山水庫、引西入閣和紅旗干渠擴建工程建成以后,可以給呼蘭區城市生活供水。
8.1 引松補阿工程
引松補阿調水工程涉及到哈爾濱市道里、道外、南崗、香坊、平房、阿城、雙城7區和五常市,特別是哈南工業新城等,工業、農業和生態環境用水。
8.2 磨盤山水庫
磨盤山水庫供水工程涉及到哈爾濱市松花江南岸的道里、道外、南崗、香坊、平房、雙城(建議增加)6區,五常市五常鎮和山河鎮等城市居民生活用水。
西泉眼水庫供水工程建成后,可以承擔哈南工業新城和香東新城等原磨盤山水庫的部分供水任務。因此,磨盤山水庫供水工程在確?,F有用水戶供水需求的基礎上,在城市供水的輸水干線上,修建牛家鎮至雙城區輸水管線(約35km左右支線)就可以給雙城區供水[3]。
8.3 西泉眼水庫
西泉眼水庫供水工程涉及到哈爾濱市松花江南岸的阿城區、哈東新城、香東新城、哈南工業新城等城市居民生活用水。為順利實施西泉眼水庫城鄉一體化供水工程,應首先合理妥善解決西泉眼水庫灌區缺水問題,即除水庫保證的現狀水田灌溉面積0.48萬hm2(占設計總灌溉面積的24%)以外,剩余灌溉面積1.55萬hm2,占總灌溉面積76%,應采取另外措施予以解決。
因此,建議在《哈爾濱市城市供水專項規劃修編》中,通過采取“引松補阿”或“引牤濟西”等有效的工程措施,調入松花江干流水或牤牛河水后,才能徹底解決灌溉水量不足的問題。
總之,遠期“引牤濟西”調水工程建成后,哈爾濱市城市居民生活年供水量約增加1億m3左右,故中遠期城市用水擠占農業灌溉用水量部分,返還給農業。
為了達到兩庫聯合調度運用的目的,西泉眼水庫供水工程通過阿城區至平房區的輸水管線(約24km左右支線)與磨盤山水庫輸水干線連接后,西泉眼水庫和磨盤山水庫既可以互為備用,又可以聯合調度運用。
8.4 泥河水庫
泥河水庫供水工程涉及到哈爾濱市呼蘭區(建議增加)和綏化市蘭西縣城等城市居民生活用水。泥河水庫還涉及到呼蘭河流域內正在建設中的閣山水庫、已建的紅興水庫、向陽水庫和擬建的“引西入閣”調水工程等水庫群聯合調度和水資源合理配置問題。
在建的閣山水庫工程任務以灌溉、供水為主,兼顧防洪等綜合利用,即該工程建成后,可發展農田灌溉面積(10.1萬hm2)的同時與西山水庫(大型已建)、紅星水庫(中型在建)、泥河水庫(大型已建)聯合調度運用,并置換向陽水庫的灌溉任務,共同為綏棱縣城(含綏棱林業局)、蘭西縣城和綏化市北林區、哈爾濱市呼蘭區——簡稱:一局兩鎮兩區提供城鎮生活用水。
8.5 其它水源
哈爾濱市松花江南岸河湖連通水網體系,給該區域內的工農業和生態環境補水過程中,還涉及到該區域內的中小型水庫群和污水處理廠、三水廠和紹和水廠等聯合調度問題[4]。
9.1 結論
在現有水源工程(2015年通過23km松平輸水管線,松花江與磨盤山凈水廠已聯網)的基礎上,逐步實現哈爾濱市現有的水源工程(磨盤山水庫、松花江水源、地下水)和西泉眼水庫、二龍山水庫、三道崗水庫、泥河水庫、引牤濟西、引松補阿、引松入賓等擬建的供水工程聯網后,將建立多水源聯合調度運用的城市供水體系。
在此基礎上,可以建成“1江5河8溝8庫1引—15881”哈爾濱市區水網體系,涉及道里、道外、南崗、香坊、平房、松北、阿城、呼蘭、雙城9區和五常市牛家經濟開發區。
9.2 建議
為了適應變化了的新形勢、新情況、新要求,建議哈爾濱市水務局組織有關規劃設計單位,抓緊時間進行《哈爾濱市城市水資源規劃修編》或《哈爾濱市城市供水專項規劃修編》等工作為盼。
另外,龍江水院正在編制的《呼蘭河流域水利綜合規劃》中,建議研究哈爾濱市呼蘭區城市供水和肇蘭新河生態環境用水問題,故必然涉及到引西入閣調水工程和引黑工程(引黑龍江水入松嫩高平原,其中:呼蘭河中涉及到引黑入通(肯河)和引黑入肇(蘭新河)工程等)。由于引黑工程屬于黑龍江省中部跨流域調水工程,而且是黑龍江省西部地區三江、十河、百湖連通工程體系的重要水源工程之一,因此,黑龍江省水利廳從全省的水資源優化配置角度,建議協調哈爾濱市、綏化市、齊齊哈爾市、大慶市、伊春市、黑河市等國民經濟各部門之間生活、生產和生態環境用水的水資源供需矛盾。
[1]孟慶順,周光濤,吳明官,等.哈爾濱市松花江南岸河湖連通水網體系建設方案[J].黑龍江水利科技,2012(10):234-237.
[2]王曉春,朱海濱,吳明官,等.拉林河(黑)水資源開發利用規劃構想[J].黑龍江水利科技,2013(10):146-150.
[3]曹振宇,吳明官.黑龍江省諾敏河閣山水庫建設方案論證[J].黑龍江水利科技,2014(08):80-82,241.
[4]王浩民,吳明官.松嫩平原鹽堿地治理方略[J].黑龍江水利科技,2015(10):1-6.
Construction Idea for Harbin Municipal Water Supply System
YANG Guo-wei
(Harbin Urban Hydraulic Planning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Limited Company Harbin 150080, China)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new situation and new requirements for Harbin municipal general layout after regulation, based on existing water source project, it is proposed specially that a municipal water supply system with various water sources will be constructed for connected use gradually after existing water source project (Mopanshan reservoir) is connected with the Xiquanyan reservoir,Erlongshan reservoir, Sandaogang reservoir, Nihe reservoir, Mouniu river diversion to Xiquanyan reservoir, Songhua river diversion to Ashen river and Songhua river diversion to Bin river.
Harbin City; rivers connected with lakes; water supply system; Mopanshan reservoir; Xiquanyan reservoir
1007-7596(2017)08-0067-08
2017-07-24
楊國巍(1978-),男,黑龍江樺南人,高級工程師。
TU991;TV213.4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