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揚
(貴州省銅仁公路勘察設計院,貴州 銅仁 554300)
在市政道路中,路網結構不合理是最為常見的設計問題之一。市政道路縱橫交錯,復雜的街道構成了巨大的市政交通網絡,如果市政道路的路網結構不合理,缺乏細致入微的設計,則會由小及大、從點到面影響到市政交通的方方面面。譬如,部分城市在道路設計過程中,未能有效處理道路的過渡設施,導致在到達流量高峰期時,主干道上車輛擁堵十分嚴重,短時間內無法進行疏散,嚴重影響市民正常出行。
道路布局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實際問題:布局設計中,綠化帶設置沒有按照國家現行規范進行,比如在十字路口中設置交叉綠化帶,增大了該路口的安全風險;輔助標識與行車標識等設計不合理,沒有在重點的交岔處和顯眼處進行設置,影響了市政道路整體應用效益;路網布局設計時,設計部門沒有從整體的角度考慮路網布局,不僅降低了路網實際通行能力,還不能滿足交通發展需求,限制了城市的進一步發展。
除路網結構與布局設計不合理外,交叉口設計不當也在市政道路中較為常見。導致交叉口設計不當的主要原因為部分設計人員在沒有了解道路現實情況的條件下就進行設計,使得設計方案和實際之間出現嚴重脫節,尤其是在交叉口設計方案,非但沒有處理應該解決的問題,還給交叉口通車帶來極大的不便。譬如,部分城市道路中,不同交叉口的車道數量與紅線寬度等指標完全一致,使交通量較大的交叉口處變得十分擁擠,限制了這些重點路段的實際通行能力,造成通車“瓶頸”;特殊交叉口無引導標示,行車與車輛相互穿梭、交織,這樣不僅容易發生交通意外,還使交通組織變得極為混亂,影響道路正常通行。
(1)市政道路工程的設計人員要根據現行規范,結合各項基本要求,明確所有設計細節,并嚴格遵循安全性與經濟性等基本原則,構建技術可行、經濟合理且實效性強的總體設計方案,再緊緊圍繞道路施工環境、外界自然條件等因素動態調整這一設計方案。期間,必須重視和做好方案的比選工作。
(2)市政道路設計需要綜合把控協調性要求和針對性要求,以可持續發展為總目標,設置并劃分道路設計內容。例如,在設計工作中要做到以人為本,根據最基礎的通行安全需求,合理設定上、下行道坡度;保證行車質量與舒適度,明確路面和橋梁連接位置的銜接工藝,比如連接位置路面攤鋪混合料的灰劑量不能超過6%,且強度要保持在6 MPa之上,具體操作時,還要根據現場情況適當調整混合料的灰劑量;重視軟土區的換填、擠密處理,如果軟土區未經有效處理直接施工,則路面在路基因軟基沉降而發生的不均勻沉降條件下,會產生大面積裂縫或塌陷,不僅影響市政道路作為城市重要基礎設施的應用效益,還容易引發安全事故,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3)在對市政道路的交叉口進行設計時,首先要明確各個交叉口的實際車流量,根據收集到的歷史資源與統計結果,確定各交叉口的路面最佳寬度,然后再對坡度、時速等進行規劃設計,完善交叉
口路面標示,以確保市民與車輛安全通過交叉口,考慮到交叉口容易發生交通事故,在設計中應重視各類警示標志的布置,以合理的設計與布置確保其發揮最大化作用,從而達到降低事故發生率的目的;優化選取施工工藝,以城市發展規劃為導向,制定合理的施工計劃和流程,考慮應用新型材料和環保材料,減少道路施工對周圍環境的影響,提升道路品質的同時保證其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根據具體環境情況動態調整交叉口設計,以此確保不同區域道路交叉口設計的個性化與針對性。
(4)市政道路設計不僅僅是一個提出設計方案和指導施工建設的工作,它還承擔著對各類要素實施整理與規劃的任務。因此,在規范開展設計工作的同時,還要做好設計檢驗,根據現有的數據與指標驗證道路設計合理性,明確設計成果能否滿足城市基本要求。實際情況中堅持做好管理,及時備份各項資料,必要時予以適當調整夠更改,最后按要求歸檔,從而為后續的建設施工作業奠定良好基礎。
綜上所述,市政道路建設是提升城市道路通行能力,完善城市基礎設施與推動城市經濟快速發展的重要舉措。而作為市政道路建設的先行指導,市政道路設計具有綜合性強、多專業學科交叉、設計內容繁雜和技術要求高等特點,由于思想上缺乏足夠認識,加之各種外界因素的影響,使得市政道路設計現狀不容樂觀,在路網結構、道路布局和交叉口等方面都存在一些問題,導致城市道路運行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對此,在市政道路設計過程中,要將國家規范作為核心,結合城市發展與道路建設基本要求,明確城市規劃與道路設計之間的關系,并針對現存的設計問題,采取有效的改進設計對策,達到解決各項現存設計問題,提升市政道路整體設計水平的目的。
[1] 楊華才.淺析市政道路設計的現狀及改進措施[J].房地產導刊,2016,(7):67-68.
[2] 季玥.淺談市政道路設計現狀及改進設計對策[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6,(18):237-238.
[3] 花晶瑩.市政道路設計現狀及改進措施研究[J].科技風,2015,(15):14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