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勝男
(山西路橋集團國際交通建設工程有限公司,山西太原 030006)
橋梁樁基施工中的常見問題及處理措施探討
申勝男
(山西路橋集團國際交通建設工程有限公司,山西太原 030006)
針對目前橋梁工程進行樁基施工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文章分析了常見問題的發生原因以及處理措施,其目的是為相關建設者提供一些理論依據。
橋梁工程;樁基施工;塌孔;鋼筋籠偏位
1.1 塌孔
橋梁樁基結構的施工建設過程中,塌孔是最常見的質量問題之一。導致該問題出現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樁基結構的護筒沒有達到設計要求的標準。具體來說,在安裝橋梁樁基的過程中,先要將護筒預埋到一定深度的地層中。但由于施工地質因素的影響,使得護筒鉆頭的作業力量并不均勻。在此情況下,長期作業的鉆孔會出現結構受力不均勻現象,這就會引發塌孔問題的出現。此外,由于鉆進過程需要泥漿來進行護壁施工,這就對泥漿的作用質量提出了要求。
1.2 縮頸及孔斜問題
在對橋梁進行樁基施工的過程中,要通過鋼筋籠來保證下端結構的穩定性。然而,實際施工鋼筋籠的大小與孔徑的局部差異較大,這就會使鋼筋籠無法下放,從而導致縮孔或者孔斜問題的出現。由此可見,導致樁基發生縮頸問題的原因是地質。具體來說,如果土質在地層中存在某一斷面較為松軟,一旦成孔后放置的時間過長,泥漿的比重就會偏小,這就會導致縮頸問題的發生。此外,樁基施工容易在孔口堆放機械設備和石料,這就會是孔內的石料和粘土通過壓力擠進去,從而發生縮頸問題。而孔斜問題的出現,是由于施工人員在進行鉆孔作業的過程中,有石頭落入孔內,從而導致鉆頭的受力不均。在對樁基連接桿的施工中,由于桿兩端會承受較大的壓力,如果鉆機時存在振動幅度過大或是不均勻沉降問題,就會加大鉆桿的磨損程度。而受力結構不均勻會使鉆機的鉆進過程發生傾斜,從而造成鉆孔傾斜問題的出現。
1.3 鋼筋籠偏位
由于鋼筋籠剛度容易受吊裝操作的影響,這就要求相關建設人員要采取必要的保護措施。然而,不合理的吊裝操作會使鋼筋籠在吊入孔內后,出現不同程度的變形,這就導致了偏位問題的發生。具體的吊裝操作不當,主要體現在:鋼筋籠在下吊過程中沒有放緩速度,這就會使保護層與孔壁產生較大的摩擦,從而導致保護層墊塊發生損壞或脫落。
1.4 卡管與埋管
剪球是橋梁樁基施工過程中重要的程序內容之一,其常見的問題是剪球卡管。卡管問題的出現是由于剪球不當或是施工方法與工程的實際情況不符。此外,混凝土配比滿足不了相關的設計要求,是坍落度過小、離析現象產生的原因,這也是導致樁基剪球卡管問題發生的影響因素。在進行橋梁樁基施工中,配套設備的密封性不夠,會使泥漿或是其他雜物摻入到設備運行。
2.1 塌孔處理措施
橋梁樁基施工中不同大小的塌孔問題,是受工程體系影響導致的。相關建設人員應根據橋梁工程建設的實際情況,來采取相應的處理措施。首先,對于塌陷處,可根據測出塌孔的深度來重新設置護筒,并將周圍土體夯實。其次,采用鉆孔機械設備對護壁結構的作用效果進行測試,以確定護壁的承受能力和相關厚度。對于發生在孔內的坍塌,先要判斷坍塌造成的危害程度。最后,根據判斷的結果,采用粘土混合物填充塌孔,進而避免輕微坍塌的影響范圍擴大。如果坍塌的危害較大,則要在混合物嚴密檢查的基礎上,確定沉積密實的施工內容。
2.2 縮頸和孔斜處理措施
對于縮頸與孔斜問題的施工處理,要在明確處理順序的基礎上進行具體控制。第一步,施工人員要清除孔道周邊的雜物,來減少孔道土層的承載力。第二步,施工問題處理人員應根據工程建設的基本要求,選擇具有適用性的正孔器規格。最后,由于正孔器是半徑5 mm的鋼板制成的,這就可以利用該設備鉆桿、鉆頭的制約作用,連接成一個保護架。這樣一來,施工人員只要增加鉆頭的重量,就可減少其他重力問題對其的作用影響。此外,施工處理人員還可利用鉆機的輔助作用。
2.3 鋼筋籠偏位處理措施
橋梁樁基礎鋼筋籠偏位的處理措施,應根據問題發生的實際情況,來進行適當的
調整。具體來說,在進行樁基鉆孔的過程中,要保證孔壁的結構穩定性不會受到影響。例如,可通過加強對鉆孔作業的速度與施工控制,來提高孔壁結構的質量。此外,當鋼筋籠安裝到施工位置后,施工技術人員要通過護樁來校正其操作的中心位置。與此同時,施工人員還要將鋼筋籠所處的施工位置,采用與鉆機底部點焊接的方式進行固定。值得注意的是,施工處理人員還要注重澆筑施工的速度,即當混凝土面接近鋼筋籠底部時,放緩澆筑施工的速度,這是防止鋼筋籠因澆筑速度過快從而產生沖擊力的有效措施。
2.4 卡管與埋管處理措施
由于樁基礎施工的卡管問題是混凝土質量不達標造成的,因此,施工問題處理人員應確保施工現場坍落度與和易性滿足設計要求的前提下,進行下一步澆筑施工內容。具體可通過施工原材料性能質量的控制,來避免卡管問題現象的出現。此外,對于卡管較短的問題,可利用鋼筋進行通塞處理,使混凝土脫落。還可以通過抖動導管,來保證卡管堵塞處的暢通。在澆筑時,要檢測管道的埋置深度來卡管或是斷樁問題的發生。實際施工要將埋管深度控制在2~6 m之間。而且,施工問題處理人員,還可利用機械的方式對混凝土進行檢測。這里指的機械設備方式是,應用超聲波無損技術對樁基混凝土的結構強度進行監測。值得注意的是,具體注漿的過程中要避免離析以及泥土滑落問題的出現,來保證樁基混凝土結構的強度。而埋管問題,只要控制好管道和鋼筋的長度,即可解決。
總而言之,橋梁樁基礎結構的施工建設質量,是直接決定工程建設使用效果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結構施工出現的塌孔、縮頸及孔斜、鋼筋籠偏位以及卡管與埋管問題,相關建設人員應在明確其影響深度及范圍的基礎上,采取具有針對性的解決措施。事實證明,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樁基礎施工各個環節的作用效果,相關建設人員應將其重視起來。
[1] 楊蕊.淺析橋梁樁基施工中的常見問題及處理措施[J].長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理工卷,2010,(1):305-306.
[2] 朱勇.橋梁樁基施工常見質量問題及處治措施[J].山東工業技術,2014,(23):125.
[3] 張金平.江羅高速公路橋梁樁基持力層常見問題及處理措施[J].西南公路,2015,(4):95-97-103.
U445.55+9
C
1008-3383(2017)01-0102-02
2016-07-29
申勝男(1986-),女,山西長治沁縣人,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橋梁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