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 華,唐記華,勘 萍,梁 進,朱正林,劉海明
臨床經驗總結
武警某部新兵人格特征及影響因素分析
姜 華1,唐記華2,勘 萍3,梁 進2,朱正林1,劉海明2
新兵;人格特征
具備“過硬”綜合素質的官兵是打造現代化武警部隊的人力保障,心理素質是綜合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影響著部隊戰斗力和安全穩定[1, 2]。本研究采用武警簡式明尼蘇達人格調查表對某部新兵進行測試和分析,以了解其人格特征及其影響因素,為改善新兵不良個性提供參考。
1.1 對象 采用整群抽樣法抽取2012年武警某部新入伍40 d左右的新兵370名,共發放問卷370份,收回有效問卷330份,有效率為89.19%。被調查者均為男性,年齡16~24歲,平均(18.71±1.49)歲;獨生子女90名(27.3%),非獨生子女240名(72.7%);父母離婚者26名(7.9%),其他304名(92.1%)。
1.2 調查工具 (1)武警簡式明尼蘇達人格調查表(Brief MMPI for Armed Police Force of China,簡稱BMA):由王進禮等[3]修訂,共由6個分量表組成(297個條目),分別為疑病、抑郁、精神病態、精神衰弱、精神分裂、輕躁狂。量表具有良好信度與效度,其中各分量表的重測相關系數在0.58~0.85(P<0.05),量表總分與領導評定總分相關0.49,表明BMA符合心理測量學的要求。(2)自編一般情況調查表,包括年齡、是否獨生子女、家庭經濟情況、教養方式、家庭氛圍、童年生活狀況等,部分項目以1~10分做等級評分,如“你覺得自己的家庭氛圍好不好?”1分代表最差,10分代表最好。
1.3 調查方法 由具備心理測驗資格的心理醫師擔任主試,在答題前給予統一的指導語,要求新兵根據自己的情況如實回答,答完后當場收回。

2.1 心理需關注新兵的檢出率 根據BMA量表的評估標準[3],分測驗T分≥65分為陽性者,2個及以上分測驗T分≥65分為心理需關注者,本研究檢出陽性人數排在前三的依次為精神衰弱(8.5%)、精神分裂(7.0%)、輕躁狂(6.7%)(表1),檢出心理需關注者27名,占總人數的8.2%(表2)。

表1 武警某部BMA各因子分陽性者的檢出人數及百分率

表2 武警某部心理需關注新兵的檢出人數及百分率
2.2 需關注組新兵的人格特征 將BMA量表2個及以上分測驗T分≥65分的新兵劃為需關注組,其他為正常組,其中正常組BMA量表6個分測驗的均分均低于60分,需關注組中精神分裂、精神衰弱以及輕躁狂這3個分測驗均分高于65分,其余3個分測驗均分低于65分。見表3。

表3 武警某部新兵正常組與需關注組的BMA各分測驗得分情況 (±s)
2.3 新兵人格特征的影響因素分析
2.3.1 單因素分析 以人格特征是否需要關注為因變量(否=0,是=1),以獨生子女與否等18個因素為自變量,進行單因素的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其中7個因素對90后新兵人格特征是否需關注的回歸模型有統計學意義(χ2=3.121~11.750,P<0.05),其中父母經常吵架是新兵人格特征產生偏差的危險因素,其他為保護性因素(表4)。
2.3.2 多因素分析 以是否需要關注為因變量,以單因素分析有統計學意義的7個影響因素為自變量,進行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歸分析。結果顯示回歸模型具有統計學意義(χ2=12.607,P<0.01),進入回歸方程且偏回歸系數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的變量有2個,均為保護性因素,按照標準化回歸系數絕對值的大小依次為家庭氛圍、父母愛自己(表5);在單因素分析有統計學意義而在多因素分析時未納入回歸方程的5個因素則是混雜因素。

表4 武警某部新兵人格特征影響因素的單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表5 武警某部新兵人格特征影響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3.1 新兵群體中需關注的人格特征 本研究將在BMA 2個及以上分測驗T分≥65分的新兵劃為需關注組,共包含27人(8.2%)。通過統計他們在BMA各個分測驗的得分,以及繪制和分析剖析圖,發現需關注的新兵人格特征主要表現為過度激動、煩躁不安,缺乏抵抗環境壓力的能力,并有防御系統衰弱表現。具有此類人格特征的個體常常是焦慮癥、強迫癥、神經癥性抑郁及人格異常的易感人群[4]。而焦慮癥、強迫癥、抑郁癥等精神障礙已成為軍隊非戰斗減員的主要原因之一[5],也是引發士兵自殺或傷人等惡性事件的重要因素之一[2, 6]。因此,關注這部分人格特征存在偏離的新兵非常有必要,在本研究基礎上進行深入研究,以便形成科學的有效干預方案,有利于完善士兵人格,減少心理障礙的發生,保障部隊戰斗力。
3.2 新兵人格特征的影響因素 結果顯示,良好家庭氛圍及感到父母愛自己是新兵人格特征得以正常發展的保護性因素。家庭氛圍主要是指溫馨的情感氛圍和輕松的溝通環境,在其他的研究中又被稱為家庭親密度。本研究中所得出的良好家庭氛圍是新兵適應性人格特征的重要保護性因素這一結論,與以往大多數研究是一致的,李兵寬和劉啟輝[7]對184名大學生進行了研究,發現感到家庭氛圍越好,親密度越高的大學生越具有健康的適應性人格。張建育和羅龍飛[8]研究表明,男性犯罪者的糟糕家庭氛圍與破壞性人格特征(高精神質及神經質)密切相關。顧壽全[9]對80名精神分裂癥家庭環境和個性特征的關聯性研究中,發現家庭親密度不滿程度與精神分裂癥的不良個性有相關性。另外,本研究所得出的感到父母愛自己是新兵適應性人格特征的重要保護性因素這一結論,也有可靠的其他研究數據支撐。Massie和Szajnberg[10]對76例嬰兒長達30年的跟蹤研究,發現是否有父母愛是區分子女健康成長,與子女成長很混亂的重要因素。因此,本研究數據及以往研究數據均支持——良好家庭氛圍以及感到父母愛自己是新兵人格特征得以正常發展的保護性因素。該結論的重要提示有兩點:(1)應征入伍的公民中要慎重選擇家庭氛圍感受差、父母愛自己感受差的個體;(2)評估入伍新兵的心理狀況時也應注意這兩個因素,以便及時有效檢出嚴重精神障礙者并及時干預。
[1] 李 銳. 中國士兵人格測驗入伍前后檢測差異比較及影響因素[D].西安:第四軍醫大學,2013:11
[2] 展 國. 武警青年官兵自殺心理危機干預研究[D]. 長沙: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10:1-11.
[3] 王進禮,張月娟,羅貴友. 武警用簡式明尼蘇達人格調查表的適用性研究[J]. 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 2005,13(2):138-140.
[4] Jra J R, First M B, Blacker D. Handbook of Psychiatric Measures[M]. Washington DC: American Psychiatric Press Inc, 2007:621-624.
[5] 張理義.中國軍人精神疾病預測技術的研發及應用[J]. 解放軍醫學雜志, 2011,36(11): 1217-1219.
[6] 孫香萍. 武警官兵自殺問題與危機干預的研究[J]. 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8,16(9):1022-1024.
[7] 李兵寬,劉啟輝. 大學生人格特征與家庭親密度、適應性的關系[J].中國特殊教育,2012,139(1):81-84.
[8] 張建育,羅龍飛. 男犯人格特征與家庭環境的關系研究[J]. 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 2009,17(1):81-83.
[9] 顧壽全. 精神分裂癥患者的個性特征及其與家庭因素的關聯性[D].南京:南京醫科大學, 2014:29.
[10] Massie H, Szajnberg 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thering in infancy, childhood experience and adult mental health: results of the Brody prospective longitudinal study from birth to age 30[J]. Inter J Psycho,2002, 83(2): 35-55.
(2016-09-20收稿 2016-11-15修回)
(責任編輯 尤偉杰)
姜 華,本科學歷,副主任醫師。
510507 廣州,武警廣東總隊醫院:1.醫務處,2.心理科,3.護理部
唐記華,E-mail:tjhfff@163.com
R3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