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同志:
根據日前的報道,美國去年成為中國最大的直接投資對象國,投資包括收購和綠地投資。請問綠地投資是什么意思?據說還有一種棕地投資?
云南讀者 姜雯哲
綠地投資是外國直接投資的一種形式,指跨國公司等投資主體在東道國境內按東道國的法律建立企業,該企業的部分或全部資產歸外國投資者所有。所謂“綠地”,是指外國投資者新建的運營設施,如生產廠房、辦公室、物資分配樞紐等,也就是從無到有開展建設,因此綠地投資也被稱為創建投資。與此形成對比的則是“棕地”,也就是外國投資者租用已有的設施開展運營,而不是新建設施。
綠地投資有著自身的特點。一方面,綠地投資需要大量籌建工作,周期較長,對外國投資者的資金實力、運營能力有較高要求,投資者自身承擔的風險較大。但另一方面,綠地投資有利于外國投資者更直接有效地掌控投資項目運營,確保生產運營更好地符合其要求。此外,通過綠地投資長期投入東道國,不僅為東道國帶來更多資金,也有助于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帶來長遠的經濟效益,外國投資者可據此爭取東道國在稅收等方面提供更多優惠政策。
除以上與棕地投資的對比差異之外,作為外國直接投資的不同選擇,綠地投資與海外并購也有著不同的影響和效果。綠地投資是長周期運作,從頭開始建設全新項目,而海外并購則是最直接快速的外國投資方式,通過收購東道國的資產立即進入市場開始運營。一般說來,綠地投資雖然周期長、投資大,但項目選擇余地較大;并購雖然簡單直接,時間成本很低,但東道國往往在并購準入領域方面嚴格設限,某些項目甚至基本不存在并購的可能性。
近年來,中國海外投資動作頻頻,綠地投資已成為中國海外投資的一個重要形式。官方數據顯示,去年前4月,中國首次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綠地投資來源國。德國政府2月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已成為德國主要綠地投資來源國。同樣,美國也在去年成為中國最大的投資對象國。▲
(甄翔)
環球時報2017-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