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日本、新加坡特約記者 李珍 辛斌 本報記者 倪浩
日本西部城市神戶2月27日迎來了中國等亞太16國的700名貿易談判代表,展開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RCEP)近5年來的第17輪談判。在全球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的今天,法國國際廣播電臺27日評論稱,此次會議作為世界自由貿易的試金石,引起全球矚目。
正迎來重要階段
中國、日本、澳大利亞等16個亞太國家參加的RCEP談判自2月27日至3月3日在日本神戶舉行。這也是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放棄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TPP)后重新開啟談判。
據共同社報道,擔任會議主席的印尼貿易部國際貿易合作總司總司長伊曼·潘巴格歐在會上指出,“神戶談判是預示未來成果的重要會議”。日本外務省審議官飯田圭哉也稱,“談判迎來重要階段,期待早日達成妥協”。
RCEP由東盟10國發起,邀請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新西蘭和印度共同參加,談判從2012年展開,主要關注削減關稅和開放服務貿易市場等,自貿范圍比TPP小。法國國際廣播電臺稱,RCEP談判自2012年啟動以來已歷經16輪,目前傳統領域已有實質性推進,電子商務等新議題也進展迅速。此次召開的第17輪談判,各國將討論取消或減少商品關稅、電子商務規則、放寬投資及服務貿易相關限制等余下的13個領域內容。
TPP無望后的另一條路
法國國際廣播電臺稱,作為全球為數不多仍在進行的大型自由貿易談判,RCEP談判各方都有加速談判的愿望。商務部研究院美洲與大洋洲研究所副所長周密2月28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參加RCEP談判表明各國還是希望通過國際經貿協定為本國經濟發展創造條件,美國宣布退出TPP有望為這些國家將更多精力和資源轉向RCEP創造條件。周密認為,目前以WTO為代表的多邊協定推進困難,RCEP形成的多邊經貿機制或有可能滿足這些國家相互發展經貿的需求。
日本《產經新聞》2月28日評論稱,TPP生效已基本無望,日本和歐盟的經濟伙伴關系協定(EPA)談判也處于擱淺中,RCEP作為締結可能性較高的大型自由貿易協定,受關注程度不斷升高。RCEP區域內有占世界人口一半的34億人,GDP占世界總量的3成,和人口8億、占世界總GDP4成的TPP相比也是毫不遜色的巨大市場。
新加坡《聯合早報》稱,中國外長王毅近日在訪問澳大利亞時表示,無論是RCEP,還是TPP,或者其他區域安排,都是通往實現更大范圍的亞太自貿區的可能途徑。一條路走不通,還有別的路可走。
目前有3派立場
彭博社稱,雖然RCEP比TPP簡單,更像傳統的貿易協議,但談判國卻在關稅和服務領域爭執不下。
《日本經濟新聞》2月27日稱,目前RCEP的參與國中大致分為3派,一是日本、澳大利亞和新加坡等TPP成員國組成的“重視高質量”集團,另一派是菲律賓、中國和印度等“盡早達成協議”集團,第三集團則是老撾、柬埔寨和緬甸等其他發展中國家。目前,第三集團的態度正成為關鍵所在。
日本共同社稱,各方在貨物貿易領域的立場仍有差異:力爭培育本國制造業的中國與印度對在廣泛品種上取消關稅持消極態度;為保護國內農業,日本在一些農產品品類的關稅上難以讓步。服務貿易方面,印度希望各國能對IT行業人才靈活流動開放市場,但東盟各國則表態慎重。
據新加坡亞洲新聞臺報道,新加坡貿工部長林勛強日前在國會表示,RCEP的進展較慢,可能會比原本預計的3至4年花費更長的時間。周密對《環球時報》表示,RCEP談判因各方發展水平和產業結構特點的迥異而面臨各種阻力,但各國只要有足夠的政治決斷,實現相互妥協是完全有可能的?!?/p>
環球時報2017-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