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志鳳
摘 要 隨著網絡技術的迅猛發展,大型圖書館的訂購對象向學術性網站、大型數據庫的轉變,在此背景下,學術期刊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一般。同時,其人才問題、工作環境等問題有所凸顯。提高期刊質量、實現跨越式發展是眾望所歸。借助數字技術實現飛躍式發展,是學術期刊的發展趨勢。敘述了學術期刊的數字化出版發展現狀,中國學術期刊數字化出版的發展表現在:學術期刊主辦單位自辦專業網站期刊;由學術期刊提供內容,權威數據庫機構建立的綜合性期刊網站;開始嘗試學術期刊的網絡出版發行。這些數字化出版方式各自其利弊,總的來說還需要進一步完善,尋找更好的發展路徑。基于這些現狀,針對學術期刊在實現數字出版的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從政府部門規劃引導、期刊社自身及時調整發展戰略等方面提出了對策,即:政府部門要給予政策支持;實現學術期刊的網上出版;學術期刊正確處理好紙質版與網絡版的比例關系;學術期刊應積極投資網絡出版。這些措施的提出,旨在促進學術期刊數字出版發展。
關鍵詞 數字出版;學術期刊;數據庫;網站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6)176-0004-01
雖然學術期刊在中國期刊中占了一半左右,數量很多,但其效益并不高。當前,除一些學術影響大的學術刊物發行量較大外,大多數刊物的發行量是幾百份,訂戶多為資料室以及圖書館等。近年來,網絡技術迅猛發展,大型圖書館的訂購對象逐漸轉變為學術性網站、大型數據庫,而小型圖書館等也開始聯合訂購數據庫。在此背景下,學術期刊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一般。
學術期刊的人才問題、工作環境問題有所凸顯,辦刊經費的制約是一個重大因素。為了解決經費問題,某些學術期刊采取了大量擴版的措施,從一些程度上犧牲了刊物質量。近年來,對改善這些問題的呼聲加大,希望加大對學術期刊的投資及國際間交流、減小體制的制約、提高期刊的質量,實現跨越式發展。但事實上,這些措施的實施效果并不理想。
借助數字技術實現飛躍式發展,是學術期刊的發展趨勢。
1 學術期刊的數字化出版現狀
20世紀90年代,中國學術期刊的數字化發展起步且速度很快。雖然人們知道期刊數字化的重要性,但因為不知從何入手,以至于實際行動很少。中國學術期刊數字化出版的發展表現在以下3個方面。
1.1 學術期刊主辦單位自辦專業網站期刊
由于對網站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再加上資金及人力方面的限制,這類網站一般內容匱乏且更新速度慢。網站內容基本是期刊介紹、編輯部簡介、投稿須知、過刊的部分內容查詢;有些網站可查詢稿件處理情況等。但學術期刊網站總體上缺乏個性化服務。通過自辦網站,學術期刊可進行對編輯流程的網絡化及自動化管理,從而規范期刊生產流程,提高管理水平,使稿件處理周期縮短。但目前大多數編輯部在這方面的都還很不足[ 1 ]。
1.2 由學術期刊提供內容,權威數據庫機構建立的綜合性期刊網站
中國集中式大型學術期刊的上網工作發展迅速。國內比較大的數據庫有中國學術期刊全文數據庫、萬方數字化期刊數據庫、維普全文數據庫等。內容涉及多方面。大專院校和科研機構的研究人員通過各種期刊網數據庫查找資料,日益依賴數字資源。
1.3 開始嘗試學術期刊的網絡出版發行
學術期刊進行網絡出版發行,可以大大縮短其出版周期,作就能夠及時行使首發權,讀者能更方便快捷地獲知最新的科研信息。
1.4 評價
這些數字化出版方式各自其利弊。前兩種形式并不是嚴格意義上的數字出版。通過網絡數據庫上網雖然節省了自建網站的成本,但時效性較低。雖然對于文獻的傳播、檢索會快捷、方便,但是沒有從根本上解決提高出版效率,縮短出版時滯,推動期刊國際化進程等問題。
由于學術期刊的網絡出版發行只是一種網絡信息產品,沒有正式刊號,且科研院所等在評聘職稱等時不認可,所以其發展的前途不明朗[ 2 - 3 ]。
2 促進學術期刊數字出版發展的對策
在中國發展較好的、真正占據網絡期刊出版平臺統治地位的是清華同方、北大方正、重慶維普。因數字出版,傳統出版受到了明顯影響。傳統出版機構只是提供內容,沒有謀求進一步發展。
2.1 政府部門要給予政策支持
學術期刊的數字出版還有許多困難。目前,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報刊司成立了數字報業實驗室,這就解決了重復建設、盲目投入的問題,數字化建設得以引領。把該做法引入學術期刊的數字化建設是一種很好的構想。
2.2 實現學術期刊的網上出版
網絡媒體的信息傳播速度更快,且傳播范圍廣、信息的閱讀率高,與讀者的互動可更好地實現,讀者的參與性強,其閱讀傾向能隨時被掌握。網絡出版縮短了出版時滯,使得科研論文可以快速發表,但目前學術機構在對科研工作量進行計算、職稱評定時都不認可這類成果,所以人們不看重發表在網上的文章。鑒于此,新聞出版總署應將一些網上出版學術期刊予以公布,并明確規定這些刊物的學術評價標準等同于紙介讀[ 4 ]。
2.3 學術期刊正確處理好紙質版與網絡版的比例關系
用戶使用期刊網主要是為了查找有用信息及資料,因此全文上網是大勢所趨。但這勢必會對紙質版發型造成影響。因此,必須從實際出發,合理處理紙質版和網絡版之間的比例關系。將適于最吸引讀者的部分內容放在網絡上,從而誘發讀者購買紙質版的愿望[ 5 ],使紙質版、網絡版互相促進發展,實現良性發展。
2.4 學術期刊應積極投資網絡出版
網站建設是一項復雜的技術性工作,需要按照網絡特性對期刊內容進行深加工,進而使學術期刊得以增值。網站的建立不能一勞永逸,要在建好網站后對其進行不斷更新與維護,讓讀者傳播學術期刊新動向,并和讀者進行良好的互動。
參考文獻
[1]王會.網絡出版是學術期刊最終選擇[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7-05-29(11).
[2]湯菲.論學報出版資源優化配置的路徑選擇[J].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學報,2007(4):43-46.
[3]湯菲.論網絡出版與傳統出版的互動[J].出版科學,2006(3):55-58.
[4]蔣海鷗.傳統出版社:數字出版的困境與思索[J].出版廣角,2007(7):17-18.
[5]吳巧紅.學術期刊網絡出版模式探討[J].編輯之友,2007(1):6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