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樹葉+劉立清+王健壯
摘 要:文章采用文獻資料法及訪談法,對省運會遼寧省大型體育場館運營現狀進行分析,指出管理體制落后;交通問題及配套設施建設不完善;經營理念落后,缺乏專業的經營管理人才,并提出相應的發展對策,從而對省會會后遼寧省大型體育場館更好地運營與發展提供理論依據。
關鍵詞:體育場館 發展對策 理論依據
中圖分類號:G8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1839(2016)12—0111—03
體育場館作為體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是人們進行健身活動的場所和競技體育訓練及比賽的基地,更是一個城市社會和經濟發展的重要標志,先進文化的反映[1]。隨著十二屆全國運動會比賽的落幕,新建體育場館的賽后發展問題亟待解決。本文對遼寧省為省運會建設的體育場館進行實地調查,對管理人員與專家進行訪談,對其場館資源基本概況、利用、開放等情況進行了解和分析,闡述了遼寧省賽后體育場館運營中存在主要缺陷,從而提出發展對策。
1 遼寧省體育場館資源利用現狀分析
1.1 場館資源基本情況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二屆運動會在遼寧省舉行,在遼寧省設置了 1個主賽場(沈陽)、9個分賽區(大連、鞍山、撫順、本溪、丹東、錦州、營口、遼陽、鐵嶺)以及51個分賽場成功舉辦。全運會設31個大項、40個分項、350個小項,使用比賽場館60個,熱身訓練場館59個,這些場館為比賽提供了很好的展示平臺。遼寧省已建成全國一流、功能完備的體育場館74個。承辦與協辦十二運的10個城市的標準場地數占據了全省標準場地總量的 75%。場館設施已達到奧運會級別的賽事標準,可承辦國際、國內比賽、專業訓練及大型文化娛樂活動。可以承辦排球、籃球、室內足球、羽毛球、乒乓球、手球、拳擊、體操、田徑、棒壘球、舉重、游泳及冰上運動等項目。具備進行相關項目的科研與教學以及運動員食宿等功能。媒體中心的新聞區主要是滿足全運會及各類大型賽事、大型演出新聞采訪及發布、轉播等需求,也可為市民健身和會員、各團體提供場地支持與相關服務等。
1.2 場館資源利用情況
體育場館作為體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是人們進行健身活動的場所和競技體育訓練及比賽的基地,更是一個城市社會和經濟發展的重要標志,先進文化的反映體育場館向社會開放是保障公民參與體育鍛煉權利的重要舉措[2]。體育場館作為政府及其所屬事業單位必須滿足和保障體育事業單位自身的需求,肩負起為訓練競賽服務提供基地的職能;也作為一項公共服務產品,是為了保障民眾體育健身需要的公共設施,必須履行其作為公共體育場館服務市民的公共服務職能。目前,體育館、棒球場以及體育場的主場館等場館不對市民進行開放,以承辦各類賽事、演唱會、文藝演出及其他大型活動為主。
1.3 場館向社會開放情況
1995年2 月25 日,原國家體委就發布了《關于公共體育場館向群眾開放的通知》[3]。至2009 年我國國有體育場館中有93%的場館對大眾健身開放[4],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部分城市居民健身鍛煉的需求。通過對遼寧沈陽沈陽、大連體育中心實地走訪調查發現: 個別項目體育場館如游泳池由于季節、管理安全等因素為限時開放, 體育系統所屬和盈利性質為主的室內體育場館多為收費限時開放。大型體育場館開放率不高,網球場、游泳館、體育場向市民開放,但按規定收取費用。某些體育場及室外網球場按規定時間段免費開放。體育場館使用價位主要分為節假日與工作日,工作日分上午、下午及晚上三個時段定價。體育場館資源利用始終都存在著諸多困難,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之間的矛盾,是利用過程中必須要解決的問題之一。
2 遼寧省體育場館運營中存在主要缺陷
2.1 管理體制落后
遼寧省體育管理部門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卻存在較大的缺陷,不能適應體制改革的變化。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管理環境的變化導致出現新的問題和挑戰。體育場館的營建由政府主導扶持,大多數采取傳統的事業單位管理模式,只接受政府領導。傳統的事業單位管理體制發展相對滯后, 跟不上市場邁進的步伐,往往會導致冗員過多運營滯后等一系列問題。行政部門對體育場館的全權約束和領導, 會導致其在現代市場的競爭中受到限制。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管理權限與運營權限不可避免的碰撞,傳統慣性的事業單位主導管理體制仍會占據上風。
2.2 交通問題及配套設施建設不完善
有學者對體育場館利用率不高的因素進行了探討,指出許多公共體育設施興建后,缺乏相應配套的維修、運營費用和配套服務設施[5]。遼寧省體育場館也存在同樣的問題,在設計之初的首要任務是承辦十二運賽事,場館選址考慮了在道路通暢且周邊環境相對較好,距離市區偏遠。十二運期間對場館周邊進行公交線網的規劃,然而過后,全運專線全部取消。周邊配套設施不夠完善,去體育場館的市民帶來了極大不便。交通問題及配套設施建設不完善使其利用率低,大大降低了遠離體育中心的市民進行來鍛煉或觀看比賽表演幾率。賽后體育場館運營問題已然值得人們深思的問題之一。
2.3 經營理念落后,缺乏專業的經營管理人才
體育場館經營管理者仍然擺脫不了行政管理思想和方法的束縛,在經營中存在“等、靠、要”的思想和行為,墨守陳規,經營管理理念落后,經營手段簡單,缺乏創新,管理水平低下。缺乏專業的具有體育經營管理系統理論和豐富實踐經驗的經營管理人才,經營手段單一、缺乏靈活性等方面。這些都嚴重影響了體育場館的合理開發。省運會建設的體育場館可以和國際水平相媲美,但是無法否認的是在采用先進技術的同時,體育場館經營理念卻沒有跟上國際步伐,經營理念落后,缺乏專業的經營管理人才已然成為限制體育場館運營的一大掣肘。
3 遼寧省體育場館運營對策
3.1 轉變政府職能定位,實現商業化運營
近些年來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國外的先進管理模式(委托管理模式)已經被我國一些城市的大型場館所應用,并且效果明顯[6]。體育場館委托經營前,受委托方和受托方在在簽訂場館的所有權和管理經營權的商業合同時,要盡可能充分考慮到日后托管后雙方的權利與責任。在委托經營中為了避免政府對場館失去控制,可以在受托公司的管理層設立一個共管委員會,由政府與受托方組建,用以監控以及協調場館運營的各項事務。為了避免出現在場館委托經營中所出現的“一切以贏利為中心”的情況發生,政府可以讓受托企業設立年運營目標,當完成所設定的目標時,可以將超出預定額的部分拿出一定比例的資金投入到場館公益中,或是建立一個公益基金,投入到后續或下一年的場館公益運營中去,整個過程由委員會負責監管,從而達到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贏。
3.2 注重品牌效應,大力發展人力資源
在舉辦大型文娛節目以及中超聯賽時,體育場館應把握聚集大量人氣的機會進行對外招商,加大對于體育中心的宣傳力度,讓人們了解到體育中心不單單只是一個健身中心,而是集娛樂、餐飲、服務等多功能一體化的新銳商業圈,從而吸引更多的消費群體。形成獨具特色的場館文化,樹立自己的品牌。人力資源就是在管理活動中為使其發揮最大的工作效率。它能使大型體育場館更科學有效的運營,節省更多的資源,從而達到一種可持續發展的一種狀態,它也是所有行業能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體育場館的人力資源發展方面還要加強其同化作用,盡量使其聘任的員工能帶動有正式編制的員工積極性,要協調好各種的人員存在模式,這樣才能使企業更好地發展。
3.3 降低運營成本,拓展盈利渠道
體育場館要想得到長遠發展,必須解決大型賽事與賽事之后體育場館運營差異的問題。賽后體育場館應采取多元化經營,拓展盈利渠道,改善經營手段,提高場館的“造血”功能。更完善其功能,滿足舉辦大型賽事、運動訓練、各種培訓、商業會展的需要,又要能夠具備能夠滿足文化、休閑、健康、旅游、娛樂等多樣化要求的功能。獲取更多盈利渠道:加大場館營業時間,通過時間的加長吸取更多的客戶來消費;降低門票價格來吸引越來越多的老百姓以及各個不同階層的人參與;對老客戶不定期進行實實在在的回饋;通過招募會員來增加客流量,場館予以會員一定的優惠;通過電視、互聯網、廣播進行各式各樣的宣傳和營銷。
3.4 完善配套設施,注重長遠發展
場館的長遠發展離不開齊全的配套設施與優質的服務。為顧客提供最專業的管理與服務人員,使體育場館能夠更好的發展。在體育場館的運營中要保證輔助項目與配套設施的完善,例如更衣室、存鞋處、淋浴間、衛生間、觀眾區、休息區、食品超市、洗衣房、體育用品販賣、體育用品維修、停車處、服務臺、收款處、豪華包廂、酒吧、餐廳、辦公室會議室、儲物室等。這些配套設施能夠滿足消費者商品購物、休閑娛樂等需求,作為其業務內容的擴展會大大提升體育場館的吸引力。體育中心還應不斷加大對外招商引資完善場館周邊的配套設施,使市民可以享受到更好的健身體驗。體育場館服務是一種綜合性較強、涉及面較廣的服務。體育場館的服務水平關系到體育場館賽后的利用率。
4 結語
通過調查發現,當前省運會后遼寧省大型體育場館規模宏偉,設施完善,大多具備承接國際級比賽的標準。隨著十二屆全國運動會落幕,體育場館管理體制落后;交通問題及配套設施建設不完善;經營理念落后,缺乏專業的經營管理人才。通過轉變政府職能定位,實現商業化運營;注重品牌效應,大力發展人力資源;降低運營成本,拓展盈利渠道;完善配套設施,注重長遠發展等多種途徑及手段兼用。遼寧省體育場館應探尋具有科學性、合理性與先進性的經營管理模式,不斷提升體育場館的管理水平。
參考文獻:
[1] 劉 強.高校體育教學社會化發展目標的回歸與守望[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4(22):70-72.
[2] 陳 明.公共體育場館經營管理的模式[J].體育學刊,2004(3):25-28.
[3] 國家體育總局.關于公共體育場館向群眾開放的通知[EB]. http: / /www. sport.gov.cn /n16 /n1092 /n16879/n17321 /1436243. html.
[4] 張春宇,陳祥巖.我國部分大型體育場館對外開放使用現狀調查與分析[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09(6):48-50.
[5] 張國勝.民辦高校體育場館開放現狀及對策研究[J].普洱學院學報,2015(3) :71-73.
[6] 茍 亮.我國大型體育場館委托經營管理模式的現狀分析[D].西安:西安體育學院,2013.
[7] 孫 娟,王 岳.現代大學制度視角下高校體育教學的誤區與消解[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2014(5) :11-16.
[8] 陳元欣,王 健.我國大型體育場館賽后運營現狀、制約因素與對策[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10(9).
[9] 陳 瑜,王龍飛.我國近三屆全運會場館經營管理運作狀況調查分析及對策研究[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2008(6).
[10] 譚建湘,周良君等.國內公共體育場館運營管理研究綜述[J].體育學刊,2013(9).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of Large Stadium Operations in Liaoning Province
Yang Shuye Liu Liqing Wang Jianzhuang(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Dalian Liaoning 116024, China)
Abstract:in this paper, with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and interview, Provincial Sports in Liaoning Province stadium operation status is analyzed, the study points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clude: the backward management system; traffic problem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supporting facilities is not perfect; management ideas are backward, lack of professional management talents. Then the study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to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large sports venues better 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after the Provincial Games.
Keywords: Stadium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 theoretical ba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