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洪嵩
山東濟寧是孔孟之鄉、孝賢故里,儒家文化的發源地,素有孝老愛親、扶貧濟困、樂善好施的光榮傳統。針對貧困老年人占比高、自我發展能力弱、脫貧難度較大的實際,該市充分發揮地域人文優勢,將儒家文化與精準扶貧有機結合,完善政策、加大投入,創新路徑、完善機制,動員各方力量,整合各類資源,趟出了一條孝善扶貧的路子,取得了明顯成效。
曲阜:倡百姓儒學 鄰里關愛互助
“東方圣城”曲阜是濟寧的一個縣級市,近年來,該市圍繞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確立了建設弘揚優秀傳統文化首善之區目標,全力打造道德建設的模范區、文明和諧示范區、儒家文化傳承區。2016年3月,“曲阜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示范區”被正式列入國家“十三五”規劃,上升為國家戰略。
2014年以來,曲阜市推出了“百姓儒學”工程,全市405個村居都配備了一名儒學講師,圍繞傳統文化中“仁者愛人”“遠親不如近鄰”“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則百姓親睦”的傳統理念,突出孝敬老人、關愛子女、和睦鄰里的現實主題,以文化人,開啟心智。為將這一理念更好地轉化為精準扶貧的實際舉措,曲阜創新實施了脫貧攻堅“送助養”行動,采取上級政策扶持、鄉鎮財政支持、村集體自籌三種方式相結合的方法,利用閑置的村集體院落新改建村級互助養老院,將精準識別的貧困老年人安置到村互助養老院,實現互助養老。2015年4月,陵城鎮鄭莊村投資21萬元,利用村委大院閑置房屋改建互助養老院,總占地面積578平方米,建筑面積380平方米,設有宿舍、廚房、餐廳、活動室、洗澡間等功能房15間,可同時集中供養老年人25人,該村建檔立卡識別出的4名貧困老年人全部入住供養。在互助養老院設置部分公益崗位,由相對年輕的貧困戶承擔做飯、洗衣、簡單護理等日間照料工作,每月給予500元的補助;第一書記、村“兩委”成員、黨員志愿者定期慰問談心,讓貧困老年人供養有保障、心靈得慰藉。
目前,曲阜市已先后投資1100余萬元,建設86個村級互助養老院,每個互助養老院20-30個床位,全市1130人實現入住,基本滿足孤寡老人互助養老的需求。
汶上:上門服務不嫌累 近鄰親如一家人
汶上縣素有“中國佛都”之稱,公元前501年,孔子曾在汶上任中都宰,勸農耕、行教化、舉孝善,留下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佳話。全縣共有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1069戶22761人,60歲以上貧困人口9240人,占貧困人口總數的40.6%。他們中的部分人身體孱弱,自理能力較弱,且身邊沒有子女照顧或子女因病因殘無能力照顧,物質匱乏與精神貧乏并存。針對這種情況,汶上縣探索實施了居家養老服務模式,通過政府出資聘請農村留守婦女作為護理員、實行持證上崗,以10元/時的標準支付工資性報酬,每月提供30小時的服務,照顧起居、清理衛生、洗衣做飯、心理疏導,讓貧困老年人足不出戶即可接受照料,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樂。
在“上善郭樓”,就活躍著一位專門為貧困老年人服務的居家養老服務護理員。張秀玲是郭樓鎮郝營村人,今年47歲。當村里號召留守婦女為貧困老年人提供養老服務的時,張秀玲第一個報了名,成了郝營村4位貧困老年人孫傳林、何樹辛、李玉英、李桂蘭的“貼身服務員”,一干就是5年。每天張秀玲5點多就要起床,收拾好家里后,就輪流在4位貧困老年人家里來回奔波,照顧起居、打掃衛生、洗衣做飯、縫縫補補……在張秀玲的眼里,似乎總是有干不完的活兒。雖然鎮里的干部告訴她,每位老年人每天服務1小時即可,但張秀玲往往要反復在幾個服務對象家中轉上好幾圈,這家看看,那家望望,遇到什么生活難題都及時幫助他們解決。在幾位貧困老年人眼中,張秀玲儼然也成了他們共同的“親閨女”,感覺她比親閨女還親近、還知心。
目前,汶上縣采取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聘請了張秀玲這樣的村級養老護理員285人,照顧貧困老年人1202人。
梁山:孝善基金助養老 愛心保險防返貧
孝是儒家文化的核心,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水滸故里”梁山縣在精準扶貧工作中,大力倡樹“孝、善、義”傳統美德,通過建立健全正面激勵、道德約束、示范帶動、輿論監督機制,引導子女履行贍養義務,鼓勵各類主體積極參與養老扶貧事業。
按照“村民自治、家庭為主,子女首孝、社會互助”的原則,以村為單位,在全縣大力推行孝心基金養老扶貧。基金來源主要包括子女贍養費、社會捐款、村集體補助和財政資金補貼;子女個人每出資100元,由基金對其老人給予10%—20%的補助;子女為建檔立卡貧困戶的,免交贍養費,由基金對其老人每月給予50—100元的補貼。建立“孝心基金排行榜”,對子女出資情況張榜公布、排名公示,形成道德輿論壓力。目前,全縣已有79個行政村設立了孝心養老基金,繳納孝心養老基金128.08萬元,其中社會捐贈32640元、政府補貼42070元。
盡管有了多個方面的增收養老措施,但一場病、一次意外都可能導致貧困老年人再次陷入生活困境。針對這種情況,在完善一系列社會保障政策的基礎上,梁山縣還積極籌措資金,加大老年特困救助和意外傷害救助力度??h財政列支200萬元用于老年人意外傷害醫療保險再補貼,對老年人意外傷害產生的醫藥費去除醫療保險報銷后,個人負擔部分再補貼70%,最高補貼3000元,切實減輕貧困老年人經濟負擔。
目前,“村級互助”、“孝心養老”、“扶貧濟困”、“慈善捐贈”已成為了濟寧市精準扶貧的重要途徑,各方傾心傾情傾力,伸出援助之手,形成了攻堅脫貧的“大合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