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波
看了2016年10月22日《人民代表報》刊發的《縣級人大設立專委會漸成“標配”》一文,筆者感觸頗多,不免也說上兩句。
其實,早在2015年5月,中央關于加強縣鄉人大工作和建設的若干意見就為縣級人大內部設置問題提供了實證依據。意見指出,縣鄉人大建設中存在“機構和工作力量難以適應需要”等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文件堅持問題導向,提出了關于“加強縣級人大組織建設”要求:根據需要,縣級人大可以設立法制、財經等專門委員會,以便開展和督導工作。
按照意見要求,安徽省潁上縣委高度重視,根據縣人大提請和工作需要,縣組織、編制部門結合人大工作實際,從2015年以來,相繼成立了內務司法、財政經濟、農業與農村、人事代表選舉、教育科學文化衛生、城鄉建設與環境保護、預算工作和人大代表聯絡及辦公室、信訪室等8個正科級工作委員會和2個辦事機構,并在本行政區域內,充分享有地方組織法規定的權利與義務,保證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和上級人大及其常委會決議的遵守和執行,領導或主持本級代表的選舉,召集本級人大會議,討論、決定本行政區域內的政治、經濟、教育、科學、文化、衛生、環境和資源保護、民政、民族等工作的重大事項;同時,根據本級人民政府的建議,決定對本行政區域內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預算的部分變更,監督本級政府、法院和檢察院的工作,聯系本級人大代表,受理人民群眾對上述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的申訴和意見等職能。
從重慶、湖南、湖北、浙江等多地反映的情況來看,縣級人大由于受地方行政編制的影響,均不同程度地存在著專委會只有一個“光桿司令”的“一人委”現象。如遇到五年一次的縣鄉(鎮)人大代表換屆選舉、一年一度的人大會議,“一人委”只好請求與其他工作委員會一起開展工作。甚至有的地方不得不通過借調、臨聘來保證基本的工作力量。
解決縣級人大機關編制緊張難題,消解“一人委”現象,絕非一日之功。按照意見的出臺和這次縣級人大換屆,無疑是歷史性機遇。因此,筆者建議,全國人大常委會在意見的基礎上,對縣級人大內部機構設置和人員編制問題,應進一步明確統一,避免出現不同地區同一級別的專委會名稱多樣,甚至是五花八門的問題,真正做到統一機構名稱、統一行政職能、統一人員編制。各省市可根據全國人大常委會相關文件規定,結合各地實際,應搶抓機遇,極力推動,確??h級人大設立專委會的制度落地生根,盡善盡美。
(作者系安徽省潁上縣人大常委會代表聯絡工委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