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玉東
【摘 要】本文通過我國招投標現狀,分析了招投標之間的聯系,并針對管理體制問題進行分析,并且提出應促進《招標投標法》的貫執行。
【關鍵詞】招投標;監督管理;體制創新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ndering and bidding through the status quo of bidding in our country, and analyzes the problems of management system, and puts forward that the implementation of Bidding and Bidding Law should be promoted.
【Key words】Bidding;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招投標是我國目前最基本的貿易形式,以買方吸引多個賣方進行性價比的竟爭,最終得出最優者進行合作的貿易過程。招投標在我國保有相對公平的竟爭原則,自2001年元月1日《招標投標法》實施以來,獲得一定的收效。投標法既是國家及人民利益的保障者,同時也是促進各項工程品質的保障者,也是節省國家資源的衛護者。雖然如此,招投依然存在瑕疵,監督管理部門從“行政管理”到“依法監督”的改變,成為目前招投領域十分受重視的關鍵性問題。
1. 正視招投標市場監管存在的問題
《招標投標法》存在的幾大問題體現如下:
1.1 認識缺位,逃避監督與監督不力并存。
某些招標人員通過虛假、規避招標的方式,讓潛在客戶錯失機會,并且進行非法定標,與投標者勾結,圍標、賄標等成為常態,造成了騙標的走過場的竟爭過程,以一流企業走過場,二流企業中標,三流企業進場,最終不入流的企業成為施工方。招投標法第七長二款規定中,既招投標方有嚴格的規定,對于監督管理部門也有嚴格的法規,對于違法行為都會采取嚴格的制裁。
1.2 機制缺位,監督主體不明與制度不全并存。
(1)第一,監督形成虛設,各監督管理部門管理體制執行不到位,政府部門與企業之間,出現壟斷式經濟。上下屬企業表面脫鉤,經濟一直保持聯系的狀態,從而上級部門時常出現維護下屬的情況,這種既是施與受的關系亂象。
(2)第二,監督主體模糊。以某采購合同為例,其中就擁有行政、招投行政、專業性監督。行政監督主要是指政府部門是針對合同方進行行為及結果的監管。工程質量的是指專業監理公司與質檢單位共同對工程質量進行監督。主要指專業監理公司和專門的質量檢驗機構行使的監督職能。三大監督方式是不一樣的,目前我國很多部門直接忽視不同的問題,直接進行三者混合監督的現象。
(3)第三,監督體制不完善。例如工程轉包、逃避招標等這些現象,監督管理部門管理制度不完善,監督不到位,從而讓被監督方發現漏洞。
1.3 手段缺位,標前控制不嚴與標后把關不力并存。
前期審批嚴格,后期監督不到位,成為了投資體制的一大漏洞,對于標前、標中、標后三大環節監督不利。而監督管理部門對于招投法律視若無睹,不理解,看不清招投標規定,為此,各類腐敗現象頻頻發生在招標會上?!墩型稑朔ā访鞔_指出20多處禁止,這些禁止都是監督的關鍵性環節,但是監督方很難做到。
2. 招投標監督管理應處理的幾個關系
政府監督與業主負責的關系:
(1)只有政府監督才能規避各類不法行為,監督工程質量,保障工程總體效益,保障公有制得到最高利益,遏止不法形為,規避腐敗現象的主體者。
(2)政府管理機構是中國必須監督管理方,它與業主之間是一個相互促進的關系。政府監督通過各級管理進行招投標監督管理。對于招標相關環節,例如信息發布、投標隊伍、文件、辦法、標底等要以業主負責為主。政府監督與業主、招標者與保護者、都必須嚴格按照相關的法律法規進行嚴格的竟爭。
3. 對招投標管理體制進行創新
(1)目前,招投標管理體制是以計劃經濟下形成的,“計劃分配、條塊管理”成為主體,決策與實施并行,行業與地方各執一方為常態。
(2)實踐證明,這對于工程招投標過程中,出現招標代理因為地方保護政策而出現的例如各種“門檻”,這些“門檻”規定不一,要求不一,且又相互不承認,導致了某工程法人招標,結果卻需要經過好幾個部門進行各種繁雜的審批,導致一個規范的代理隊伍必須要有多個“招標代理資格”證書才能進招標。就中國招標市場而言,部門獨立而戰,各執一方,各自為政的局面是十分雜亂的。雜亂的現象,不僅助長了地方保護亂象。多年的招投標經驗中,對于“權力部門化、部門利益化、利益法制化”存在的不足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各種區域性的地方保護政策得到了放大,而這樣的不足,不僅影響了整體的發展步伐,同時也會我打亂公平的竟爭機制。
(3)行業部門自行監督是一個自律的行為,這樣既可以起規范及監督的作用,同時對于工程的順利展開也有極大的益處。根據《招標投標法》第七條規定指出,他律監督是十分重的,同時也要受《招標投標法》的監督管理。本文筆者認為,“招標投標監督管理委員會”是目前我國及各地方急需建立的部門,這樣的機構既可以協調分級招標事項,進行全程監督管理,又可以進行極好的標桿作用。同時對于行政主管部門的監督,及招投標規范的執行十分有利,從而把招投標做為陽光產業進行,對于每一步操作都能做到公平、公正、公開的新局面。而招投標機制的健全,從而讓竟爭機制得到更好的發展,從而促進了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既能整合力量,規范市場亂象,形成招監統一化,監督管理部門職責規范化,從而讓招投標監督走向創新之路。
(4)與此同時既要把工商行政管理做為主體,又要讓資格認定等一系列規定進行統一化,從而讓招投標過程可以進行公開化發展。建立健全各地招投標交易中心,讓招投標各項工作更加明朗化,對于管理也更加細分化,對于承包、發布、中介三方機構都有極大的優勢,從而也起到了監督管理的作用。
(5)與時同時,對于清除地區行業保護應加以重視,區域化保護是招標管理創新的首要工作,應嚴格執行《招標投標法》規避地方保護政策。對于不法行為應嚴歷禁止,對于故意阻擋潛力方及各種內幕勾結的招投方式進行規范監督。特別是對于區域保護之下,各種不流的投標方及關聯投標方得到很好的遏制,這樣可以讓真正的一流隊伍進入到招標之中,并且始終如一的完成工程,從而保障了工程的整體質量,也保障政府及業主、企業的三方利益。
4. 對招投標監督管理作深入的配套改革
4.1 加強人才培訓。
招投標工作需要大量的優秀人才,及監督管理人才。再加上我國招投行業發展快速,對于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理論及經驗都需要并駕齊驅。目前這樣的人才十分少,為此,人才培訓成為重點問題。
4.2 培育和規范招標代理機構。
招投標市場成熟的標志就是發達的招標代理。招標代理以獨立核算,利益自負為主體的中介法人單位,對其既要做到公平、公正、公開,又要進行嚴格的監督管理。當然對于招標代理也要通過制定合理竟爭標準,并且對于優秀方進行培養,協助其成為模范榜樣。
4.3 積極發展網上招投標的監督管理。
網上招投標既要以快速發布信息,對各個參與者進行資料審核,及各項工作展開等,最快速便捷的方式之一。網上運行可以有效規避地方保護政策,及信息發布不及時,招投標不合理現象的極佳辦法。同時網上招投標可以更透明化的進行監督管理。
參考文獻
[1] 劉曉梅.招投標概論[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4.
[2] 楊宏斌,譚瑞紅.招投標實務[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4.
[3] 鐘復臺.企業招投標操作規范[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3.
[4] 翟鴻祥.行業協會發展理論與實踐[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