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邱曉偉
充分認識巡視監督在全面從嚴治黨中的重要作用
◎文/邱曉偉
巡視監督是黨章賦予的重要職責,是加強黨內監督的重要方式,是全面從嚴治黨戰略部署的重要內容。
深入認識黨中央對巡視工作的新定位、新部署和新要求,深刻領會黨中央持續加強巡視工作的鮮明態度,對貫徹落實全面從嚴治黨新要求具有重要意義。
聚焦政治巡視,突出黨的核心領導作用。巡視是政治巡視不是業務巡視。過去中央巡視一個省,要走遍所有地級市,進工廠,進社區,看全省G D P、看區域經濟發展,樣樣都管,結果點多面廣、重點不突出。2013年4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聽取中央巡視工作領導小組工作匯報時指出,“巡視內容不要太寬泛,要圍繞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斗爭這個中心進行”,強調要從作風、腐敗、紀律、選人用人四個方面著力發現和反映問題。巡視作為黨內監督重要方式的職能實現回歸,一出手就取得明顯成效。僅2015年,中央巡視就發現反映領導干部問題線索3000余件、“四風”突出問題400余件,督促查處450余名非中管干部違紀違法問題。隨著管黨治黨實踐的發展,巡視工作也不斷與時俱進。從中央首輪巡視聚焦“一個中心”,到緊扣“六項紀律”,再到聚焦全面從嚴治黨,深化政治巡視,定位越來越精準,指向越來越聚焦,作用越來越彰顯。縱觀黨的十八大以來前10輪中央巡視組向中央的匯報,都集中反映被巡視黨組織在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方面的情況,沒有涉及巡視單位的業務問題。
巡視是政治體檢不是案件查辦。巡視是對黨的肌體進行健康體檢,主要涵蓋三個方面指標:一是檢驗黨委(黨組)領導作用發揮情況。重點關注黨委(黨組)政治意識強不強、政治定位準不準、政治警覺性高不高,了解黨委(黨組)和黨員領導干部在大是大非問題上是否旗幟鮮明、敢于亮劍,是否對照黨內政治生活準則關于嚴明政治紀律的“十二個不準”和總書記提出的“七個有之”“五個必須”,查找執行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方面存在的問題等。二是檢驗黨的建設情況。主要督促黨委(黨組)認真履行領班子、帶隊伍職責,防止出現黨建工作“燈下黑”現象和干部選拔不正之風問題,具體了解黨內政治生活開展情況、黨的建設工作情況和選人用人情況等。三是檢驗全面從嚴治黨情況。重點查看黨委(黨組)主體責任、紀委監督責任履行是否到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貫徹落實是否有力,執紀監督問責是否存在“寬松軟”現象,廉潔風險防控是否流于形式,等等。
提高政治站位,突出“千里眼”“偵察兵”作用。巡視監督全覆蓋無禁區。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指出,改進中央和省、自治區、市巡視制度,做到對地方、部門、企事業單位全覆蓋,派出巡視組的黨組織在一屆任期內,要對其直接管理的地區、部門和企事業單位黨組織巡視一遍。全覆蓋是全面從嚴治黨的必然要求,表明黨內監督沒有例外、不留空白。據不久前的統計,列入中央巡視組巡視范圍的地方、部門和企事業單位有280多個,列入省一級巡視范圍的對象也不少。完成這個任務,必須改革創新、整合資源,盤活存量、充實隊伍。中央首先做出示范,2013年第一輪巡視探索實行“三個不固定”;2014年探索開展專項巡視,同時將中央巡視組增加至13個;2015年采取常規巡視和專項巡視相結合,探索“一托二”“一托三”模式,通過“板塊輪動”,同頻共振、同向發力、扎實推進。目前中央已經順利完成了對地方、央企和金融板塊的全覆蓋,正在按照中紀委六次全會的部署,全力推進對中央和國家機關的巡視全覆蓋。各省區市也密切聯系實際,堅持改革創新,向著全覆蓋的目標一步步邁進。目前貴州、云南、山西、廣西、江西、遼寧等省區率先完成。

巡視監督緊盯重點人、重點事和重點問題。中央強調,要堅定政治方向、堅持問題導向、堅守價值取向,堅定不移深化政治巡視。巡視中必須盯住黨委(黨組)不放,重點監督黨的領導機關和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必須從厚植黨執政的政治基礎高度,對照“四個全面”“四個意識”,找出差距、發現問題。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審議通過的黨內政治生活準則和黨內監督條例,很重要的一個方面,也是突出“關鍵少數”,旗幟鮮明地對領導干部特別是高級干部提出要求,使得巡視與全面從嚴治黨新要求同向而行。
堅持政治導向,突出反腐“利劍”作用。巡視工作重在發現問題形成震懾。中央巡視工作的方針是,聚焦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這個中心,圍繞“四個著力”,發現問題,形成震懾,做到巡視全覆蓋、全國“一盤棋”。巡視的重要任務是,保證全黨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覺向黨中央看齊,向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看齊,向黨中央決策部署看齊,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為實現黨的歷史使命提供堅強保障。各地區、各部門、各單位的具體情況不盡相同,但堅持黨的領導、貫徹中央精神不能有任何例外。巡視就是把焦點對準黨組織的政治責任,對準黨員領導干部應當肩負的政治職責,發揮利劍作用,確保從嚴治黨真正落到實處。黨的十八大以來,巡視工作始終沖鋒在管黨治黨前沿和正風反腐一線。中央巡視組已經開展了10輪巡視,發現了大批有價值的問題線索。如山東塌方式腐敗、遼寧拉票賄選案等,都是巡視發現的。中紀委查處的中管干部中,蘇榮、朱明國、萬慶良、金道銘、武長順、秦玉海等40多人的問題線索,也是巡視發現的。
巡視成果重在整改落實、跟蹤問效。成果運用是影響巡視生命力的關鍵因素,如果巡視過后便萬事大吉、一走了之,有病不治、問題得不到解決,有問題的人就會長出一口氣,群眾更會失望,甚至會失去信心。因此,更好地發揮巡視在黨內監督中的重要作用,就要把減少腐敗存量、遏制腐敗增量的要求落實到巡視成果運用中,對巡視發現的問題分類處置,做到件件有著落。對發現的干部違紀違法問題線索,移交紀委核查處置;對發現的選人用人問題,移交組織部門處理;對發現的領導干部的一般性問題,要向被巡視地區、部門和單位的黨組織反饋;對發現的班子成員的問題,只要不涉及一把手本人,要向黨委(黨組)主要負責人反饋。各相關部門對巡視組移交的每一件事項,都要依規依紀嚴肅認真處置。被巡視地區和單位黨委(黨組)都要制訂切實可行的整改方案,對發現的作風、選人用人方面的問題要限期整改,違紀違法問題線索要及時查實,對有問題的干部發現一批、懲治一批、挽救一批。對巡視過后整改不到位的,要殺個回馬槍,“回頭看”不達效果,決不放過。
(作者單位:遼寧省委講師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