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銀瞻
(荔波縣交通運輸局,貴州 黔南州 558400)
測繪技術在普通國省道工程施工中的應用
韋銀瞻
(荔波縣交通運輸局,貴州 黔南州 558400)
針對普通國省道工程施工中,測繪技術的應用,做了簡單的論述分析。測繪技術應用在道路工程測量作業中,不僅能夠極大程度上提高工程測繪的效率與質量,還能夠確保工程施工的質量,具有較強的應用價值。在道路工程施工若想充分的發揮測繪技術的作用,則需要加強測繪技術應用要點以及質控要點的管控,以確保施工的質量。
測繪技術;工程施工;道路工程;精準度
1.1 應用于平面控制測量
普通國省道工程施工建設的過程中,要合理設置施工控制網,為工程施工放樣工作提供依據。導線與水準復測工作是道路工程施工前的重點準備工作。復測工作是對首級控制網的加密,主要是用來放樣構筑物細節部分。在工程施工控制方面,測繪技術的運用,主要是利用全站儀設備進行觀測,實現導線測量,進而完成平面控制測量。在實際測量的過程中,為了避免導線延長造成測量誤差,因此需要在特定距離處,設置控制點,進行聯測作業。平面控制測量主要是進行邊長測量和選點埋石等。若道路>1 000 km,運用GPS-RTK技術,可以采取靜態測量的方式,通過建立GPS網絡,再使用RTK技術,進行線路測量,能夠精準的定位,快速完成控制點數據測繪,作業效率較高。
1.2 應用于高程控制測量
普通國省道工程施工屬于線型工程,在施工區域內,要豎立高程控制點,進而為豎向施工提供依據。在進行測繪前,則需要進行選點埋石,選擇水準點,通常選在地質較硬區域,能夠長期保存,便于使用的地點。采取一、二等水準測量方法,使用水準儀和準標尺進行測量,以光學測微法讀數,進行基本水準點測量。而施工水準路線,則采取三、四水準法測量,使用水準儀和水準標尺,以中絲讀數的方式,進行觀測。使用水準儀測量時,要合理選擇控制網的等級,以及儀器類型等,基于測量標準,開展測量作業。
1.3 應用于中線測設
開展普通國省道工程施工測繪時,開展道路初次勘測時,要給予勘測設計規范,進行道路線路選擇,以實現測量目標。使用RTK接收機,基于特定間隔,進行數據采集,定位線路兩側的標志物,運用無線通信技術,將數據傳輸到計算機內,使用AutoCAD軟件,進行計算機選線工作。在進行道路中線側設時,要先在大比例尺帶狀地圖上定線,將公路標志出來。運用RTK進行放樣,將中線主點坐標信息輸入到計算機內,系統能夠自動計算具體點位。各測量點均是單獨完成,因此不會出現累積性誤差,能夠確保放樣的精準度。道路中線是用中樁來表示中線的實際位置,通常使用道路控制樁和加樁等,基于地形的實際情況以及施工需求,來確定中樁密度。
1.4 應用于公路邊線測量
普通國省道工程開展路基施工前,需要通過邊樁放樣,來展現路基輪廓,即找出邊坡和原地面的坡頂點或者坡腳點,釘上邊樁,將邊樁連線,進而確保路基施工的范圍。邊樁位置的選擇,需要考慮路基填挖高度以及實際地形等。運用全站儀坐標法,開展工程放樣,進行路基施工。在進行測量前,需要按照路基橫斷面圖,來選擇邊樁和中樁位置,利用計算機程序,進行放樣點坐標數據測量,再使用全站儀,開展放樣作業,核實點位高程數據,看其與設計圖紙是否相同,若不相符,則需要按照測量的高程數值,重新計算邊線寬度,同時再次進行放樣。需要注意的是在進行測量時,當需要進行豎曲線測設時,則需要按照設計圖紙數據,計算豎曲線要素和主點里程等,在使用全站儀,來測量豎曲線各點位的豎向位置。
1.5 測量工程線路的縱橫斷面
線路縱橫斷面測量流程為:定向測量-實施測量-繪制橫斷面圖。確定道路中線后,則可以利用中線的樁點坐標,來測量線路上各個里程樁的高程,再沿著公路縱向,進行線路周圍地形起伏情況測量,并且繪制斷面圖,最后沿著公路橫向,也就是垂直于公路中線方向,根據線路周圍地形起伏情況,進行橫斷面圖測量作業。通常情況下開展普通國省道工程線路縱橫斷面測量,需要測量基平和中平。開展基平測量,需要沿著線路,按照設計距離,來設置水準點,采取四等水準測量法,進行高程測定,為中平測量,提供基準高程點。在進行中平廁量時,則需要根據基平測量所設置的水準點,進行全部控制樁以及中樁的高程測量作業,采取水準測量法或者GPS-RTK技術等。
1.6 案例分析
某省道改建工程項目,原路網現有省道在國省道改造時被建成三四級油路,經過多年的運營,現路面已開始損壞,交通設施不完善,路基局部損壞,行車安全隱患大,運力十分有限,已成為區域經濟發展運輸“瓶頸”,因此要進行改擴建,為了能夠明確道路破損及沿線地形的情況,需要進行工程資料收集工作,進行道路勘查測繪,為道路工程改建工作,提供全面的數據資料支持。測繪部門每間隔20 m,提供1組橫縱斷面圖。因為部分道路處于正常運行狀態,對此采取三維激光掃面技術與RS技術、GPS技術,來進行路面測繪。在護欄外側布設測繪點,使用激光掃描,借助三維軟件,進行數據拼接,將點位誤差控制在<8 mm,點云拼接誤差控制在<10 mm,完成數據處理后,則可以生成三維平面圖,進行道路地形圖繪制,采取傳統的測繪方法與三維激光測繪技術相比,發現測量誤差<0.1 mm,進而證明此數據可以使用,并且利用軟件繪制,能夠清晰的繪制出橫縱斷面,為后期施工提供了大量的數據信息。測繪技術在實際工程建設中的應用較多,而且發揮著積極的作用,具有較強的推廣應用價值。
在普通省道工程施工中,運用測繪技術,包括GPS技術、RS技術、GPS-RTK技術等,借助測量設備,實現平面控制測量、中線測量、高程測量等。測繪技術的結合運用,能夠極大程度上提高道路工程測量的效率,確保測量的精準度,具有較強的經濟性。
[1] 龔振文,王慶.論現代測繪技術在云南山區公路建設中應用[J].現代商貿工業,2014,(5):185-187.
[2] 劉勇.工程施工中電力工程測繪技術的應用[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4,(28):65-66.
[3] 劉兵.工程施工中測繪技術的應用探析[J].企業科技與發展,2015,(17):63-64.
U412.2
C
1008-3383(2017)09-0031-01
2017-04-28
韋銀瞻(1988-),男,貴州三都人,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公路建設中測繪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