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祖佳
(貴州省公路工程集團有限公司,貴州 貴陽 550000)
先簡支后結構連續T梁施工技術
余祖佳
(貴州省公路工程集團有限公司,貴州 貴陽 550000)
我國社會經濟呈現迅猛發展的同時,相應帶動了我國橋梁設計領域的快速發展,其中取得成就最為顯著的就是大型連續橋梁的施工工藝。近年來,先簡支后結構連續T梁施工技術被廣泛應用于橋梁建設施工中,有利于提高橋梁建設施工的整體質量和縮短施工周期,從而促進施工企業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共同發展。主要對先簡支后結構連續橋梁施工技術進行分析,僅供參考。
先簡支后結構;施工技術;橋梁建設
1.1 主梁的預制
保證混凝土強度符合橋梁設計強度的相關要求時主梁預制工作開展的前提,該工作可在施工場地外進行,目前,實際施工過程中,橋梁預應力的張拉主要通過預應力鋼束來完成,特別是在主梁正彎矩區域的張拉完成后,可有效爭搶主梁的抗拉性能,再加上壓漿的施工方法,可有效提高鋼束的穩定性,避免其發生傾斜。
1.2 設置并安裝臨時支座與永久支座
根據橋梁設計的相關要求,主梁施工可通過逐孔安裝的方式進行,而橋梁的簡支結構可通過設置臨時性支座來完成,另外,再對橋面鋼筋和橫梁鋼筋進行合理設置,從而有效保障簡支梁整體結構的穩定性。
1.3 連接接頭段鋼紋線
通過接頭段鋼絞線的連接方式,可將鋼絞線徹底貫穿于接頭鋼束波紋管中,再進行澆筑連接結構,使橋梁中的橫梁和頂板的鋼束可以構成橋梁的整體結構,以此來保障混凝土澆筑的密實性。若混凝土滿足一般的設計強度,就可對鋼束進行張拉工作和壓漿施工。
1.4 拆除臨時支座
在接頭段鋼筋連接施工完成后,為了保障橋梁整體結構的穩定性,應對橋梁剩余面積的混凝土進行澆筑處理,先從跨中部位入手,逐漸延伸到橋梁的兩端。在保證橋梁整體混凝土澆筑完成后,由于高溫會對橡膠支座產生負面影響,因此,在拆除臨時支座的過程中,應確保該過程不會對橋梁整體結構的穩定性產生影響,在拆除結束后,即完成了橋梁轉換。
1.5 橋梁路面防水層的設置
在進行橋梁路面防水層設置時,應先安裝相關的橋梁檢測設備,并全面了解和熟悉橋梁的撓度變形情況。
2.1 設置臨時支座的質量控制
在滿足應有結構強度和剛度的基礎上,均勻布置臨時支座,并保證其施工和拆除便捷性。通常為了保證簡支梁強度大于相關標準規定的強度,可在簡支梁預應力張拉結束后,通過灌漿的方式,以便有效拆除臨時支座,且在拆除過程中,應嚴格保證每個孔是均勻和對稱的,最后再使用永久支座進行密合。
2.2 連續現澆梁的施工質量控制
在連續現澆梁施工過程中,最突出的問題就是現澆混凝土和之前混凝土連接處的縫合,為了避免現澆混凝土在凝固過程中出現混凝土塑性變形的情況,導致鋼束在張拉過程中產生裂縫,從而對橋梁的整體性能產生負面影響,因此,需要對預制板的端頭部位進行鑿毛處理。一般情況下,可在現澆混凝土和之前混凝土結合的部位加入適量的微膨脹劑,且對施工時間和溫度條件進行有效控制。
2.3 現澆的主梁接頭與濕接縫的質量控制
接頭混凝土的質量好壞直接決定了工程后期是否會存在裂縫,而裂縫對結構的整體強度具有較大影響。一般情況下,主梁的預制完成至澆筑橫向濕接縫的時間不得超過90d,嚴格按照相關設計文件要求進行施工,是保障工程施工質量的根本,因此,在工程設計過程中,應對外界條件因素、自身設計要求等多方面因素進行綜合考慮,從而保障工程設計的合理性。
在某市沿港路段中,需要架設一座全線為高架橋且跨度立交的橋梁,整個高架橋的終點樁號為ZK10+035.642,左線的起點樁號為ZK8+836.642,該橋梁的全長為1 200m,且在橋梁工程的上部結構中,主要為0.3m后漲法預應力混凝土箱型連續梁,該橋梁共37跨,每一聯1~5個跨不等。橋跨的布置為35m+(4×35m)+(4×35m)+(4×35m)+(4×35m)+(4×30m)+(3×30m)+(5×30m),預制箱梁共378片。
在本工程臺座結構設計的過程中,需要做好端部基礎的擴大工作,在下挖基坑的過程中,可通過漿砌片石來進行制作,且上部結構的厚度需控制在0.2~0.4m范圍內。為了減少梁端的集中應力,需要對其進行柔性化處理,可在臺座中部實施磚砌或現澆混凝土的施工方式。
在該工程預應力鋼筋混凝土技術的施工過程中,需要對工程的諸多方面進行抽樣檢查,主要包括原材料的質量、施工技術的可操作性、機械質量等,并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定時對溫度和質量進行嚴格檢查,并保持塌落度在0.06~0.12m之間,并做好相應的養護工作。
在該工程中,處理濕接縫時,應將預制梁板合理安裝在臨時支座上,并根據施工的實際情況,對軸線和標高進行調整。在施工過程中,對梁板表面的混凝土進行去皮處理時,應將其控制在梁頂板所澆筑的混凝土1~2mm范圍內,若需要對水平縫進行處理的話,需要將其中鋪設的薄膜浮漿除去約1mm的厚度再進行施工。另外,在接頭施工完成后,就可拆除臨時支護,有效完成體系方面的轉換工作。
綜上所述,在現代化大規模橋梁建設工程中,先簡支后結構連續T梁施工技術是一項關鍵的施工技術,不僅能有效克服預應力和非預應力之間由于不協調導致結構發生變形的現象,還有利于改善普通鋼筋連接處出現裂縫或連接性不強的問題,從而為橋梁整體的穩定性提供有力保障。
[1] 何長春,陳麗麗,羅雨軒,等.先簡支后結構連續T梁施工技術淺析[J].西南公路,2013,(4):75-78.
[2] 魯明.先簡支后連續T梁施工工藝與技術要點淺析[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3,(8).98-98.
[3] 鄭坤.先簡支后連續T梁施工工藝淺析[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2,(29).65-65.
2016-10-26
余祖佳(1973-),男,貴州遵義人,高級工程師,從事公路建設與管理工作。
U
C
1008-3383(2017)02-01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