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廷龍
(貴州路橋集團有限公司,貴州 貴陽 550001)
探討高速公路隧道洞口淺埋段施工技術
陳廷龍
(貴州路橋集團有限公司,貴州 貴陽 550001)
穩定性較差是隧道洞口淺埋段施工的主要特點,要提高洞口圍巖的穩定性,則必須通過相應的處理措施來實現。通常情況下,穩固隧道洞口淺埋段采用的施工技術的主要有土方刷坡和預注漿等。對隧道洞口預埋段常見的預注漿、洞口土方刷坡和錨網噴施工技術、預支護施工進行分析,并對隧道洞口段開挖的技術應用進行探討。
高速公路;隧道洞口;淺埋段;施工技術
我國某高速公路的隧道洞口為淺埋段施工,其工程總長大約為3 448 km,隧道結構主要為斷面,且洞口淺埋段的地質條件比較差,導致整個隧道施工面臨巨大的難度。
2.1 預注漿技術
在隧道洞口的圍巖中,需要通過加固施工技術,合理處理洞口地表穩定性較差的部分。在實踐過程中,需要采取的步驟是:先對隧道洞口頂部進行開挖,使其成為拱殼,確保完整的施工結構;然后對洞口地表進行全孔注漿的一次性工藝。這種注漿技術能夠對地表出現塌方進行有效解決,為了確保注漿的質量,應當采取分段式來進行,而水和灰的比例應當是一樣的。基于地表注漿區域施工難度大、操作技術困難,可以在地表修整技術以前進行帷幕注漿法,在地面挖出2.5 m左右,并使用漿墻澆筑洞口;最后,對注漿孔進行全面封閉,并采用混凝土來加固,以真正實現加固處理,使其形成環形向外的狀態。
在完成地表注漿技術施工以后,先將孔設置到工作面上,然后通過注漿固定,以確保工作面的可靠性。需要注意的是,需要按照梅花形來布置孔的排雷,長度分別為2.5 m。同時,在鉆孔中要確保挖面的穩定性,可以保持注漿面高度和巖土深度的一致性。另外,最好使用玻璃纖維材質的錨桿,其抗拉性能相對更高。在這一系列施工結束以后需要修建洞門,而基于隧道邊坡和仰坡的泛壓情況,可以通過支護施工來提高穩定性。
2.2 洞口土方刷坡和錨網噴施工技術
在實際施工過程中,需要進行處理的地方有:首先對洞口土方刷坡,放線在仰坡處,并對坡頂進行水溝處理,避免因為水的沖刷導致洞口坡面產生松動。通常情況下,分坡的坡度開挖,必須要根據施工設計要求來進行。其次,在利用挖掘機進行施工時,施工人員必須要確保洞口土石的穩定性,并采取分級臺階的設置,有效提高沉降量和邊坡穩定性,以在科學觀測的基礎上,保證其施工安全性。
如果在開挖仰坡和邊坡時,發現有圍巖暴露的情況,需要通過錨網噴體來進行密閉,并采用風鉆機設備進行標準施工。在完成鉆孔施工以后,需要在孔中插入PVC花管,其直徑一般為6 cm,外露部分大約為9 cm。然后,繼續進行錨管施工,并在直徑為5 cm、長為4 m的無縫鋼管上鉆溢漿孔,以及將墊板設置到尾端,使用梅花形的錨管方式來進行設置,從而保持其間距為2.5 m×2.5 m。在注漿的時候,施工人員需要注意的重點是:通過加工直徑為9 mm的鋼筋來制作鋼筋網,確保其網格大小為30 cm×30 cm,對于提高整體施工質量有著極大作用。
2.3 預支護施工
大多情況下,需要相互配合鋼拱架和超前小導管,其才能將使用性能有效發揮出來。在完成隧道洞口的仰坡和邊坡封閉以后,需要將鋼拱架正確的安裝到洞面。在安裝鋼拱架時需要注意,盡量和洞面貼近,小導管則直接穿過鋼拱架的腹部,一直到圍巖之上。此時,通過焊接鋼拱架和小導管尾部來進行固定,保證預支護體系的穩定性。接著,在小導管內慢慢注入漿液,其不需要格外注漿到地表空隙,因為地表空隙注漿可以完全通過管壁溢出的漿液來實現。
大管鵬與超前小導管相比,其對土體開挖的支撐是通過管鵬注漿來實現的,并結合混凝土鋼筋將相應的護拱進行設置。同時,施工人員需要在隧道洞口施工以前,通過橫向和縱向的方式來測量斷面,并將護拱開挖輪廓線進行有效設置,在其過程中需要不斷的進行人工修編。在注漿加固大管鵬時,其洞口穩定性往往較差,而此時的預支護手段主要就是洞口大管鵬,讓其能夠有效和地面緊貼,使修正快速完成,形成三榀型鋼拱架,其間距應當為60 cm左右。
在進行隧道洞口淺埋段施工時,施工安全性能要有效保證,其開挖方法需要針對實際節段的不同,進行科學合理的選擇。需要注意的是,在進行洞口段的施工過程中,全斷面爆破法是嚴厲禁止的一種施工行為,因為將爆破在全斷面情況下進行,其會對圍巖造成嚴重的擾動,使洞口面臨巨大的風險,甚至可能出現坍塌的情況。目前,隧道洞口淺埋段施工主要為兩種方法,第一是核心預留臺階法;第二是雙側壁導坑法。其中,核心土預留臺階法主要適用于兩種情況的施工,第一是四級軟弱圍巖;第二是五級軟弱圍巖。在進行實際施工中,首先要預留核心土,將臺階設置為4~6 m的長度。而開挖上臺階時,通常使用風鉆機鉆孔來進行弱爆破開挖方法。下臺階在進行實際施工過程中,則需要通過核心土預留的方式,在下臺階工作面進行循環的弱爆破開挖,其尺寸為0.9~1.5 m之間。
雙側壁導坑法能在洞口段圍巖穩定性較差的施工中發揮很大作用,在實際過程中,需要先挖出隧道兩側的導坑,其通常使用松動爆破開挖的形式來進行。同時,根據實際施工情況和地質情況來確定導坑長度,其一般為6 m或者6 m以上。在此過程中,挖掘機和人工也要進行有效配合和協調,以確定施工的順利開展。另外,導坑的施工必須在正洞正上面6 m處進行,并在結束開挖以后馬上做好支護措施,以有效提高結構的穩定性。需要主要的是,在開挖之前,一定要仔細做好相應的測量工作和監控工作,并對支護的變形情況進行實時掌控。另外,地質的超前預報也要特別注意。而在排水系統的施工過程中,需要通過壓迫方式來處理兩側的臨時排水溝,并在其過程中反復進行抹面,以有效避免鋼支護基底產生軟化的情況。
總而言之,在隧道洞口淺埋段施工過程中,需要有效的掌握加固技術和開挖技術,并對相關注意事項,以及實際步驟進行充分了解,以確保隧道洞口施工的順利進行。同時,需要對隧道施工的地理環境和水文情況等進行仔細的勘察,并根據實際勘察結果來靈活的應用加固措施和開挖方法等,以滿足實際施工需求。
[1] 黃瑞芳.基于高速公路隧道洞口淺埋段施工技術研究[J].黑龍江交通科技,2014,(11):122-122,124.
[2] 黎建新.河源洞隧道洞口淺埋偏壓段塌方綜合處治及預防[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4,(4):35-37.
[3] 王敏.山區高速公路隧道偏壓淺埋洞口段施工技術探討[J].工程建設與設計,2014,(8):149-150.
U455.4
C
1008-3383(2017)09-0162-02
2017-03-12
陳廷龍(1982-),男,貴州思南人,工程師,研究方向:公路橋梁、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