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紹云,苑 靜,楊紅蕓,蔣天智
(凱里學院 化學與材料工程學院,貴州凱里 556011)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本科化學專業培養學生實踐技能途徑研究
——以凱里學院為例
王紹云,苑 靜,楊紅蕓,蔣天智
(凱里學院 化學與材料工程學院,貴州凱里 556011)
近年來社會對化學專業應用型畢業生的需求非常廣泛,如何提高學生的實踐技能值得深思。以凱里學院為例,首先分析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實踐技能教育教學中存在的薄弱問題,然后系統論述培養學生實踐技能的主要途徑,以適應市場需求,為地方經濟建設服務。
本科院校;化學專業;實踐技能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作為人才培養和輸送的主要場所,對地方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凱里學院處于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發展相對落后,但是隨著中央對民族地區支持的力度加大和先進發達省份的支援,民族地區在社會和經濟方面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各方面都顯出了前所未有的生機,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各方面人才的需求就會與日俱增。凱里學院作為一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培養目標是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本科應用型人才,使之成為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及可靠接班人。化學專業是高等院校教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一門應用性很強的專業,與社會經濟在各方面的發展息息相關,專業培養方向更加側重于對學生的應用技能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因此對于地方本科院校化學專業的人才培養,要在理論的基礎上,注重學生市場實踐應用能力的提高,讓學生更好地將化學知識應用到實際的工作和生活中去,應該盡量做好與市場接軌,培養市場所需要的人才培養目標。本文從分析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中實踐教學環節存在的問題,力圖根據本專業的特點以及近年來學生就業去向出發,對培養學生實踐技能的途徑進行了探索,旨在強化學生實踐技能的訓練,培養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提高學生未來的就業實踐能力。
近年來我院化學專業畢業生就業去向主要是:中學化學教育、化工企業、環境局、環境監測站、食品藥品檢驗局、生物制藥等多種行業的企事業單位,以及與專業相關的行政部門,社會對化學專業應用型人才的需求非常廣泛。
自1999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提出“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以來,教育部后又出臺文件強調:高等學校必須進一步加強實踐性教學,重視本科教學的實踐環節,注重實驗與科研相結合,使學生較早地參與科研訓練和創新活動,注重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1-2]。但是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化學專業實踐教學中存在很多的薄弱問題。
1)實驗教學內容陳舊,教學方式和方法比較單一
制定的實驗教學大綱沒有及時更新,目前從大一到大三的化學專業實驗課程的教學內容都是按照原來制定的教學大綱下制定教學進度計劃,教學內容大多為經典性和驗證性實驗,綜合性和設計性實驗較少,對于反映學科前沿、市場應用的研究性和創新性實驗就更少了。教學方式和方法比較單一,主要采取的是教師課前告訴學生下次實驗課的題目,并要求學生課前做好預習,上課時教師抽查學生預習本或者簡單的提問,教師上課主要采取講授式教學方式和適當的演示主要操作,講解實驗目的、原理、步驟和演示主要操作,然后學生實驗操作,做完實驗寫個實驗報告遞交就完成本次實驗的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是被動的接受式學習,因此不能充分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探究性,也就很難提高學生實踐操作技能,從而直接影響學生創新能力和綜合能力的培養。
2)實踐教學模式比較單一
化學專業實踐教學時間較長的環節是實習,一般是三到四個月,但是受到傳統師范院校模式的影響,實踐教學模式比較單一,幾乎都是教育實習,到周邊初中、高中學校聽課、試講、上課,以及擔任班主任實踐教學環節,而幾乎沒有聯系去化工企業、環境監測等企事業單位實習,這種較為單一的實踐教學模式下給學生將來的就業空間和崗位需求的能力帶來一定的影響。
3)對實踐教學環節不夠重視
化學專業的實踐教學環節主要包括:實驗課程教學、到中學和企事業單位見習、到中學教育實習,以及畢業論文(設計)四個環節。受傳統師范院校教育模式的影響,重視理論教學環節而實踐教學環節的督查和考核重視不夠,導致有些環節沒有達到真正的預期目標。如:實驗教學中有些課程儀器偏少,2~5個一個小組做實驗,每個學生的基本操作技能沒有得到充分的訓練,導致獨立操作能力降低;聯系的企事業單位較少,一個教師帶著一大群學生到工廠或企事業單位只是走馬觀花,沒有真正進行具體的實踐操作訓練環節,雖然按照教學計劃每個學期安排有兩周的教學實踐時間,但是也沒有真正用足和用好;畢業論文(設計)時間較短,雖然安排時間是5~8周,加上考研和找工作,真正踏踏實實用于完成畢業論文研究的時間較少,大多數是指導教師幫助完成,所以畢業論文(設計)實踐教學環節未能使學生實踐技能得到充分的訓練,從而學生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就比較差,走上工作就很難適應崗位需求。
根據市場需求更新實驗課程教學大綱,對實驗教學內容進行優化重組,大一學生實驗課程以經典性和驗證性實驗為主,少量的綜合性和設計性實驗,強化訓練學生基本操作技能和分析問題的能力。大二、大三學生實驗課程要以綜合性和設計性實驗為主,采取主題實驗的教學模式,主題實驗是指理論教學的基礎上,富于實踐應用的實驗環境為契機,促進學生將所學知識融會貫通,解決實際問題,給予學生充分的實驗觀察、論證、研究的鍛煉機會[6]。主題實驗時,以學生的興趣愛好或職業規劃將學生分為不同的小組,每個小組承擔一項實驗項目。教師要善于從當前熱點問題、市場行業中需要具備的基本操作技能等多元化的多角度為學生設計規劃主題實驗項目,以小組形式開展主題實驗探究,學生通過查閱相關文獻,收集整理資料,設計實驗方案,在教師主持下論證實驗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然后再進行實驗操作。摒棄了以往的傳統教學方式教師“拽著學生走,被動接受式”的單一教學模式,建立以人為本,按照學生的自身需求和興趣,設計“自己走、引著走”的教學模式。采用主題實驗可以積累實踐技能,充分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動性,既培養了學生的團結協作意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訓練,從而夯實了學生基本操作和實踐技能。
在無機化學的基礎理論課程的教學中,以市場為導向,滲透相關知識,強化實踐技能的訓練。①結合無機化學元素化合物知識的教學,在金屬元素的教學中滲透金屬材料方面知識,教師設置一定的問題導向讓學生通過自學,了解金屬材料的化學性質,了解熱處理工件的結構工藝性及熱處理新工藝知識,了解工業鋼的分類與編號表示方法,了解鋼鐵中合金元素的成分、含量與作用,了解鑄鐵的分類、牌號、性能及特點,了解金屬材料智市場上的應用等。②結合無機化學元素化合物知識的教學,在金屬元素的教學中滲透非鐵合金及粉末冶金材料方面知識。要求學生了解鋁合金的性能、鋁合金的分類與選用,了解銅合金的性能、銅合金的分類與選用,了解非鐵合金的性工作條件和必備的性能及常用非鐵合金;了解滑動軸承合金的工作條件和必備的性能及其常用軸承合金組成。③結合無機化學元素化合物知識的教學,在非金屬元素的教學中滲透非金屬材料方面知識,要求學生了解水泥的定義與分類、以及品種代號、材料組成成分、技術要求,了解聚合物、無機與復合材料的分類、性能、特點與應用,了解無機非金屬材料如陶瓷材料的性能特點及化學性能等,了解如今應用最廣泛的樹脂基復合材料、玻璃纖維增強塑料等復合材料的性能和特點。
加大專業實踐教學基地地建設和數量,例如我院可與凱里及周邊縣城的部分中學、化工企業、環保局、環境監測站、食品、藥品檢驗局等企事業單位建立實質性校外實習見習實踐教學基地,并制定和完善實習見習教學管理體制,特別是與校外實習基地的企事業單位之間建立實踐教學的評價、監控與考核制度,促進實踐教學質量的提高,確實達到強化實踐技能目的。
大二開始,以學生畢業論文為契機建立導師制,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職業生涯規劃以及教師的科研方向,選擇指導教師即導師,在教師指導下進入實驗室參與教師的科研項目研究,這樣可以充分發揮“教師”的“引導”和學生的“興趣或職業技能”相結合的優勢,使學生較早地參與科研訓練和創新活動,從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同時也使學生個性化的得到充分發展。
結合化學專業特點和新形勢下學生就業行業的要求,組織教師設計技能大賽項目,內容涵蓋基礎課、專業課及相關行業應掌握的基本實踐技能訓練項目,每學年初布置給學生,學生通過自學、以及平時的實驗課教學中學習和實踐,學年末分院組織競賽,優勝者頒發獎勵證書和一定獎金,獲獎者還將在學年綜合成績中加分。競賽具體辦法可采取:首先筆試,通過了筆試才能進入下一輪的實驗操作技能競賽。通過開展形勢多樣的學生技能大賽,可以鍛煉學生的專業技能、及與專業相關行業的基本技能,這樣可以達到“以賽帶訓”、“以賽強技”,促進學生專業實踐技能的提高,提升學生對相關行業的歸屬感,為學生就業打下良好的基礎。
根據近年來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化學專業學生的就業情況,可以依托“各種考證”,如教師資格證、化學檢驗工、農產品監測工、食品檢驗工、環境監測工等高級職業資格證書的考試,創造條件,強化實踐技能的培訓。創建第二課堂,例如建立大學生科技創新創業活動室,開展大學生科技創新創業活動;“以服務為宗旨,就業為導向”,建立一支雙師型教師隊伍,對學生進行行業技能培訓;開設說課實踐、中學化學實驗研究、化學檢驗、農產品監測、食品檢驗、環境監測等選修課程,對學生進行中學化學教學、化學檢驗工、環境監測工、食品檢驗工等職業技能的培訓。使學生通過這些社會行業的考試,取得技能資格證書,達到強化實踐技能目的,從而提高學生的職業實踐技能水平。
[1] 高新,靳國慶.強化大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J].中國高等教育,1999,(23):23-24.
[2] 李文鑫,陳學敏.立足實踐著力創新[J].中國高等教育,2007,(1):37-39.
[3] 林洪芹,呂立斌,呂景春,等.搭建培養應用型創新人才平臺提升高校紡織類學生專業實踐技能水平[J].成都紡織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6,33(4):259-262.
[4] 陳冬鶴.以職業技能競賽為依托增強學生創新實踐能力培養[J].時代教育,2016,(10):23-24.
[5] 萬茂生,畫莉,謝登禹,等.地方高校轉型中有機化學實驗教學實踐[J].廣東化工,2016,43(6):197,193.
[6] 黃燕,李濤.論高職化學教學對學生實踐技能的培養[J].教學研究,2011,(7):121-122.
A Study on the Methods of Cultivating Students’ Practical Skills in Undergraduate Chemistry in Local Newly-built Undergraduate Colleges——Take Kaili College as an example
Wang Shao-yun,Yuan Jing,Yang Hong-yun,Jiang Tian-zhi
In recent years,the demand for applied graduates of chemistry is very extensive.It is worth pondering how to improve students’ practical skills.Taking Kaili College as an example,this paper analyzes the weak problems in the teaching of practical skills in local newly established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and then systematically discusses the main ways to cultivate students’ practical skills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market and serve the local economic construction.
undergraduate college;chemistry;practical skill
G642
A
1003–6490(2017)11–0179–02
2017–09–10
凱里學院本科教學工程培育項目資助(院通字[2013]136號)
王紹云(1966—),女,貴州黎平人,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無機及分析化學的教學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