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影亮
(賓縣糖坊鎮水產站 黑龍江 賓縣150400)
池塘高密度馴化養鯉創高效
王影亮
(賓縣糖坊鎮水產站 黑龍江 賓縣150400)
賓縣糖坊鎮文平養魚合作社社員王文平是糖坊鎮勝利村農民,他經營的漁場坐落在勝利村,池塘面積120畝,全部實行高密度馴化養殖。2016年總產商品魚11.8萬kg,總銷售額108.66萬元,平均畝產達980kg,創畝產值9055元(鯉魚售價10元/kg、鰱魚6.4元/kg、鳙魚8.6元/kg),扣除養魚各項費用畝純收入1396元,獲得了較高的效益。讓我們說說王文平的養魚經。
一是放好一池種。嚴格選擇魚種是養殖成功的主要因素。由于多年從事養魚事業,積累了豐富的購買魚種經驗,從不購買劣質魚種。2016年初,為了保證春季放養的質量和數量,調查了解了幾個有資質的魚種場,進行質量對比。重點調查了解魚種在上一年飼養情況,如投喂哪家的飼料、放養密度、規格的整齊度、秋季停食時間、冬季越冬池管理情況、有沒有出現缺氧的時候及缺氧時間是多少等,因為這些情況都與春片魚種的質量息息相關。這一關把的好,把的嚴,使所投放的魚種都能達到要求標準,這是養成魚成功的先決條件。他所放養的密度和規格是:鯉魚畝放養600尾,規格是每斤3~4尾;鰱魚畝放養60尾,每斤4~5尾;鳙魚畝放養100尾,每斤3~4尾。根據池塘標準定產量,根據定產決定放養量,做到了有計劃的科學放養。
二是喂好一池魚。王文平養魚采取的是高投入、設施化池塘高密度顆粒飼料馴養。設施化養魚,設備齊全,池塘標準高,每口池塘都能保證水深2.3m以上,面積超過50畝設置4臺投餌機,7~10畝設置一臺增氧機,保證了池塘溶解氧都在5mg/L以上。由人工投喂改用投餌機自動投喂,速度、投喂量、投食面積根據吃食魚的數量人為調試,不會出現投餌不足和浪費現象。管理科學化,制度化,整個生產期間完全按照高密度馴化養魚的操作規程去辦。高密度養魚,在某種意義上來講“飼料就是產量”。選擇好的飼料是關鍵。飼料也應該選擇品牌飼料,質量有保障,都能達到要求標準,這樣養出來的魚,體質健壯,顏色好,魚的肉質也好,在市場上受歡迎。他采用的是通威生產的成魚顆粒飼料,質量好,餌料系數低。另外,在投喂次數上,也是科學地掌握,即6月份每天3次,7~8月份每天4次,9月份每天2次。全年7、8月份占全年投料的70%,每次投喂保證魚類吃到7分飽。每次投喂間隔時間1.5~2小時。
三是調好一池水。他養魚所采用的水源都是地下井水,水源充足,電力配套,機械設備齊全,基本上達到了標準化養魚的程度。首先對水質有著嚴格的要求,堅持每周測定,發現水質偏酸時即刻處理,保持魚類始終生活在微堿性的環境中。在放養前,5月1日他將魚池注水10~15cm,畝施生石灰125kg,其目的是殺死一切有害生物,改良底質。在施用生石灰之后三天,向魚池注水到60~70cm。5月13日至15日春片魚種入池,入池前將魚種在3%的食鹽水中浸浴5分鐘,對魚體進行了徹底的消毒。魚種入池后,每隔7天向魚池注水一次,每次注水不超過10cm,使得魚池的透明度始終保持在20~30cm,確保魚類在生長期池水呈現肥、活、嫩、爽的狀態。利用春季淺注水提高池水溫度,利用晝夜溫差刺激魚類生長。合理使用增氧機。在魚類生長旺季,堅持每天測定溶解氧,如發現溶解氧低于4mg/L時就及時開啟增氧機。
四是防好一池病。在飼養期間,根據季節易發魚病進行定向預防,既每隔15天左右潑灑一次生石灰水,每月潑灑一次氯制劑的消毒藥水,經常進行池塘的底質改良,確保魚類的生長環境的優良。在生產期間堅持避免亂用藥現象,從不使用違禁藥品。嚴格控制休藥期,保證魚類食品安全。
五是賣好一池魚。在商品魚銷售上,避開集中出池的旺季出售,打銷售上的時間差,每年都能把魚賣上個好價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