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潔莉
(黑龍江省水產技術推廣總站 黑龍江 哈爾濱 150018)
論池塘養魚如何進行養水
田潔莉
(黑龍江省水產技術推廣總站 黑龍江 哈爾濱 150018)
常言道:養魚先養水,好水養好魚.這句話里所說的養水,主要是指培養池塘里的浮游生物.浮游生物是水體中魚、蝦類等最基本的食物源泉,又和水中溶氧狀況緊密聯系,因此用浮游生物量作為劃分養魚水質的標準是合理的.但是不同類型的水體應有所側重,如魚苗池水質以浮游動物生物量為基礎進行判斷,而養成魚池塘水則以浮游植物生物量為依據進行判斷.
好水的標準可概括成"肥、活、嫩、爽"4個字,這樣的概括要比僅憑看水色養魚要全面得多,這4個字有深刻的生物學含義.
1.肥
肥水或以營養鹽類和溶解有機質的量為根據,或以浮游生物生物量為依據,或以所謂"可消化"浮游植物數量為標準.漁民對"肥"看法是水色濃,也就是說浮游植物生物量很大,形成強烈的水華.一般20 mg/L大致是肥水的浮游植物生物量起點.肥水魚池的浮游植物生物量的范圍為20~100mg/L.
2.活
活是指水色和透明度有變化.甲藻等鞭毛藻類較多,有明顯的晝夜垂直移動現象.
3.嫩
嫩指水肥而不老,指形成水華的藻類細胞未老化,即藻類種群處于增長期,并且藍藻含量不多.
4.爽
爽是水質清爽,水色不太濃,透明度20~25cm,浮游生物以外的其他懸浮物不過多.
總之,根據"肥、活、嫩、爽"的生物學分析,可以看出漁民在長期生產實踐中認識到的養魚最適水質的生物指標應有以下幾個:①浮游植物生物量為20~100mg/L.;②甲藻等鞭毛藻類較多,藍藻較少;③藻類種群處于增長期,細胞未老化;④浮游生物以外的其他懸浮物不過多.
"肥、活、嫩、爽"是漁民養魚經驗的概括,合乎四項條件的是好水,不具備這四項條件的也有好水.比如實踐證明螺旋魚腥藻和擬魚腥藻的水華都是極好的水,但是這類水只具"肥"的一項條件,北方有些魚池水源來自江河,硅藻較多,水色肥、爽,但不活,也是好水.
成魚養殖池塘養水主要是調控水體中浮游植物群落結構,使其達到好水的標準.游浮植物是一個生態學概念,是指具有色素或色素體能吸收光能和二氧化碳進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營浮游生活的微小藻類的總稱.游浮植物不僅是魚類和其他動物直接或間接的餌料,而且還是水體初級生產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水體中重要的生物環境,它對水體的理化性狀、生物生產量和經濟動物的產量都有極為重要的影響.
以成魚養殖池塘為例,由各種藻類和少量小型浮游動物組成的群落,在營養上更加優質全面,所以要通過定向培養的方法來有效進行調控.由于池塘底泥、水源和大氣中到處蘊藏著大量的藻類孢子,所以不必引種,只要選擇好培育池,并采取若干人為措施,即可增殖成功.具體操作步驟如下:
1.選塘
培育池應盡可能選擇大小適中、深淺合適,不滲漏的底質肥沃而又具較少敵害生物的池塘,因為其中蘊藏著更為豐富的"藻種"--孢子,并能為其繁殖提供大量的營養元素.
2.清塘
按常規方法用生石灰清塘即可.一般來說,排水清塘比帶水清塘效果要好.因為排水清塘既節省生石灰用量,又能使藻類種群密度迅速增長,同時還能更好地"調動"水體肥力.
3.注水
優先選用敵害少、雜物也少的深井地下水,也可考慮其他水源.當使用江河水做水源時,必須經過處理(殺滅敵害)或用150目篩絹網嚴格過濾方可注入培育池中.注水量深度視培育對象而定.應按照由淺入深的原則灌注,才有利于藻類繁殖和水質調控.
4.施肥
據測定淡水養魚池清塘后在不施肥的情況下,氨氮含量可達3.88mg/L、活性磷可過0.18~0.22 mg/L,所以清塘后1周內不施肥亦可滿足藻類繁殖的需要,但隨著藻類的光合作用,這些營養鹽很快消耗殆盡.所以通常在清塘注水7~8d后,便要考慮施肥.施肥的具體用量和比例應視培養對象而定,其基本原則是多次、少量,無機肥和有機肥并用,當透明度達到80~90cm時可停止施肥.
5.除害
原生動物、輪蟲、甲殼動物等濾食性動物都是藻類的敵害.如果選塘得當,清塘后這類敵害生物就會發生晚且數量較少.但它們的孢子或休眠卵可通過水流、空氣、工具等傳播進入藻類培育池.若大量發生,可根據進入藻類培育池的不同種類按以下方法進行處理:
(1)甲殼動物
若甲殼動物大量發生,可用濃度為1mg/L的敵百蟲全池均勻潑灑,來殺滅枝角類、橈足類、蝦類、豐年蟲等甲殼動物.
(2)輪蟲
多數輪蟲體長>100μm.當輪蟲大時發生,可用150目篩絹網連續抽濾可控制其種群增長.輪蟲對氯比較敏感,每立方米水體用1mL有效氯可殺死多數輪蟲個體.雖同時影響藻類的增殖,但在施藥3~5d后,藻類種群有望恢復.據有關試驗,用10~15mg/L濃度的甲醛可有效控制輪蟲.
(3)原生動物
上述藥物對原生動物作用不大.抽濾法可適用于草履蟲、喇叭蟲等大型原生動物,對于種類繁多的小型纖毛蟲,雖然也濾食藻類,但通常在光照充足、溶氧豐富而溶解有機質量并不很高的藻類培育池中,它們的生物量有限,對藻類的危害較少.
(4)大型水生植物
水生維管束植物、大型絲狀藻類有明顯的克藻效應,但它們很難成為全水體的優勢種群,而多半只會出現在池邊淺水處,通常用齒耙等簡單工具即可將其除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