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國君 劉春蘭 吳凱
(1.佳木斯市水產技術推廣站 黑龍江 佳木斯 154002)
(2.湯原縣水產技術推廣站 黑龍江 湯原 154700)
池塘養殖河蟹高產高效技術模式
馮國君1劉春蘭1吳凱2
(1.佳木斯市水產技術推廣站 黑龍江 佳木斯 154002)
(2.湯原縣水產技術推廣站 黑龍江 湯原 154700)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河蟹因其肉味鮮美,營養價值高,越來越受到廣大消費者的青睞.佳木斯市水產技術推廣站,多年來把池塘養殖河蟹作為"豐收計劃"推廣項目在全市各縣(市、區)進行普及推廣,2017年推廣面積2.3萬畝,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主要技術模式如下:
選擇3~20畝的池塘,池深1.2~1.5m為宜,池塘底質以粘土為好,沙質底次之,淤泥厚度不宜超過20cm.在放養前15~20天左右,畝用生石灰100~150kg兌水后全池沷灑,清塘時水位保持在10~20cm.
待生石灰堿性緩和后,一般清塘7天后種植."養好蟹,看水草",養蟹池塘種草與不種草,其養成的規格、品質、發病率和回捕率差異較大,因此,蟹池一定要種植水草.在水生草中生長的河蟹 ,青背白肚,色澤光亮,品味和價格與天然蟹相似.生產的河蟹最大個體在250g以上.在佳木斯地區有蟹王、蟹后之美稱.種植水草的種類很多,北方一般有水稗草、蘆葦、菖蒲等挺水植物,沉水植物有金魚藻、輪葉黑藻、伊樂藻等.6月份投放細綠萍,每畝放種萍30kg.水草種植數量上確保80%的養殖期內水草的覆蓋率占總水面的一半左右,并以離岸0.5m為宜,池塘四周為主.
在池塘周圍我們采用塑料膜,用小木樁固定,圈起來40cm高的圍欄,圍欄要向里稍微傾斜,防止河蟹逃跑.
4月25日左右在遼寧省盤錦市火車運送扣蟹進行放養,規格是在100~200只/kg為宜,選擇規格整齊,體質健壯,體色黃中帶青有光澤的扣蟹進行放養.放養前,將扣蟹 連同包裝網一起放入池水中浸泡2~3分鐘,取出在陸地放置3~4分鐘.如此反復2次,再用濃度30g/L的食鹽水浸洗消毒5分鐘,之后,把扣蟹放在岸邊,讓其自己進入池水中.現在也有的地方在放養前先在池中設置一塊"暫養區".其暫養時間長短,應根據水溫和池水中水草生長情況而定.暫養區域一般占放養面積的1/5左右.放養密度為畝放規格150只/kg的扣蟹1000只.另外,在池塘中還放規格100g魚種,每畝放養鰱魚120尾、鳙魚80尾、草魚100尾.
河蟹喜好攝食水體中的水草、雜魚、蝦及螺蜆等食物,在人工養殖的條件下,通常是貫徹"青精結合、葷素搭配"的原則和"前期精、中間青、后期葷"的方式來進行,前期和后期 以動物性飼料為主,占60%~70%,植物性飼料占30%~40%,每天傍晚投喂一次即可;飼養中期,以植物性飼料為主,占60%~70%,動物性飼料占30%~40%,每天投喂2次,上午和傍晚各投喂一次,上午投喂占全天投喂量的30%,傍晚70%.飼養初期,采用投喂一些禽畜內臟、野雜魚經過粗加工外加顆粒料進行投喂,中期采用細綠萍和顆粒料進行投喂,投喂量占蟹和魚重量的0.5%~3%.隨著水溫的逐步提高,主投顆粒料;夏季高溫季節,以顆粒料為主,輔助麥類、玉米、新鮮水草和細綠萍等.在后期加強了動物性飼料的投喂.投喂量占蟹和魚存塘量的3%~10%,具體投喂量可根據池中的水草量及第二天池塘中剩余的殘留餌料情況來靈活掌握,晴天多投,雨天少投,高溫低溫少投.投喂量不能超標,因為飼料是高蛋白,河蟹沒有吃完的殘餌在高溫下分解很快,很容易污染水質,導致7~8月份的時候水質惡化,要堅持四定(定時、定點、定質、定量)、四看(看季節、看天氣、看水質、看河蟹吃食情況)原則.
放養早期,只注水0.5m左右,以利提高水溫及底層光照,促進水草生長.之后定期沷灑生石灰.一般15天用一次,每次使用濃度為10~15g/m3.放養前期,7~10天加注一次新水,每次加水10~20cm;6~8月份,水溫較高,每隔3~4天加注一次新水或換水.換水即可改善水質,增加溶氧及微量元素,又能防止環境變化太大導致河蟹出現應激反應.一般調控水位掌握三個階段,前期0.5~0.6m,中期為1~1.2m,后期為0.8m左右.
每月定期用一次纖蟲凈和外用消毒劑(如菌毒清、菌藻清、強氯精、菌毒凈等任選一種),可以有效防止病蟲害的發生,確保河蟹健康養殖.用藥時嚴格按說明書來操作.
河蟹一般在10月份之前就已全部出池上市,為了增加河蟹的肥滿度,8月下旬增加一些動物性的飼料投喂,在10份上市時,河蟹肥滿高,個體可達到100~200g,個別大的個體達到250g,稱得上名副其實的"蟹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