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明君
(蓋州市水土保持局,遼寧 蓋州 115200)
?
蓋州市水利綜合規劃發展目標與保障措施探析
姜明君
(蓋州市水土保持局,遼寧 蓋州 115200)
文章以營口市蓋州市為例,分析了蓋州市目前的水利工程現狀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水利綜合規劃建設目標,同時為了保障水利綜合規劃的順利實施研制了相應的一系列保障措施。通過對蓋州市的水利工程現狀情況進行分析研究,從中分析出目前存在的突出問題,并對全市的自然、人文條件提出有針對性的水利綜合規劃保障措施,加快水利建設步伐,促進全市地方經濟和生態環境和諧統一發展。
綜合規劃;水利建設;建設目標;保障措施
蓋州市位于遼寧省南部,遼東半島西北部。地處E39°55’-40°33’,N121°57’-122°53’,東西最大橫距80km,南北最大縱距70km,總面積2946km2。東與岫巖、莊河市相鄰,南與瓦房店、普蘭店市接壤,西瀕遼東灣和營口市鲅魚圈開發區,北臨營口市、大石橋市。距省會沈陽203km,距營口市30km。蓋州市行政隸屬營口市,下轄21個鄉鎮和6個辦事處,283個村委會,2234個村民小組,總人口72.3萬人,農村人口53.5萬人,城鎮人口18.8萬人。 2011年地區生產總值完成160.01億元,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完成25.49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完成76.89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完成57.63億元。三次產業增加值占全市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分別為15.9%,48.1%和36.0%,三次產業結構趨于協調發展。全年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實現459896萬元,其中農業(種植業)產值189689萬元,林業產值9383萬元,牧業產值127626萬元,漁業產值125098萬元;農林牧漁業增加值實現259577萬元。地區財政收入完成32.23億元,農村人均純收入7601元。蓋州市土地總面積29.46萬hm2,農用地23.96萬hm2,其中:耕地面積3.34萬hm2,占土地面積11.34%,園地面積3.51萬hm2,占土地面積12%,林地面積16.54萬hm2,占土地面積56%,其它農用地5660hm2,占土地面積1.9%,;建設用地2.54萬hm2;未利用土地2.13萬hm2;其它土地8233萬hm2。
2.1 不完善的防洪抗旱體系
河流防洪標準偏低、抗旱基礎設施薄弱,河流險工險段多,抗旱水源及工程長期緊缺,管理體系和非工程措施建設不夠完善,水旱災害防御水平仍不能滿足經濟社會又好有快發展的需求。同時,由于區財政緊張不能按照防汛抗旱定額儲備物資,防汛物資的儲備與防汛的要求還有一定的差距[1]。
2.2 水資源的嚴重短缺,不能提供安全保障
蓋州市地表水資源開發利用率較高,地下水資源較為貧乏,開發利用低下,用水供需矛盾十分尖銳。人口逐年增加,經濟不斷發展企業不斷增多,污水排放量增長迅速,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大,同時可利用的水資源量不足,生態環境用水匱乏,全市大部分河流水質超標。
2.3 水利工程基礎設施薄弱,急需加大建設力度
全市農田水利工程建設投資主要以國家和省級補助資金為主,普遍屬于工程建設標準較低、規模很小、工程投入資金相對較少,存在工程點多、面廣、線長、監管難等的問題。而且工程建后管理不規范;由于早期建設投資低,工程設施配置低,設施老化失修、帶安全隱患運行;在縣級自籌資金投入困難,省以上資金投入有限的前提下,大大降低了工程的預期效益和使用效益,急需進一步改造[2]。
2.4 水土流失防治任務依然艱巨
蓋州市開發建設項目逐年增多,極端天氣不斷出現致使生態環境的日益惡化。區財力有限,對水土保持工作雖然投入了一定的資金,但水土保持的治理速度還是不能滿足當前形勢的發展需要。全市水土保持生態建設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治理任務仍然十分艱巨,水土保持綜合治理工程生態建設還沒有著力解決影響群眾生產生活、制約農村經濟發展的瓶頸因素和突出問題,還沒有真正促進農村兩個文明建設,實現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的結合;還沒有真正充分調動群眾投身水土保持生態治理積極性。
3.1 防洪抗旱減災
全面加強決策指揮體系、會商協調機制和信息網絡系統建設,建立了統一指揮、上下聯動、科學調度、高效運轉的指揮系統,健全了橫到邊縱到底、上下同步、左右合力的防汛抗旱工作體系。完善預案,科學防控,組織人力在充分調查研究基礎上,認真修訂和細化各類防汛抗旱預案、方案,切實加強技術培訓和應急演練。加強監測,防范未然,高度重視氣象監測工作,相關部門及時加強對災害性天氣和洪峰流量的預測預報。加大投入,備好設施,采取政府引導型、社會投入型、盤活資產型、群眾自主型等多種資金投入新機制,多方籌措水利工程建設資金,鼓勵群眾采取“一事一議”籌資投勞整治修復水利設施,大興水利工程。重點加強病險水庫整治、防洪河堤新建與修復,著力推進小流域綜合治理,合理推進地下水開發利用,大力實施農村安全飲水工程和節水技術,加強旱山村集雨節灌工程建設,切實減少洪旱災害風險。強化山洪防治管理,建立并完善重點山洪災害易發區預警預報網絡系統,提高山洪災害預警預報能力。要進一步加強防汛抗旱指揮系統建設和防汛辦公設施建設,建立防汛抗旱調度指揮中心,為一體的現代化調度指揮系統,全面提高整體防災減災能力。
3.2 水資源開發利用保護與優化配置
蓋州市地表水資源充沛,全市水資源總量為54195萬m3,地表水資源量為18196萬m3,主要來源于大清河、碧流河、熊岳河、浮渡河和沙河,目前利用程度極低,有些蓄水工程尚未得到充分利用,地下水資源的開發利用程度在總體上尚有潛力,但是在區域分布上不平衡。地下水極度貧乏主要受兩方面影響,①蓋州市屬于丘陵山區,地表水滲透系數小,向地下補給水量偏少。②受超采區開采的影響,造成地下水位下降,地下水資源利用率較低。在水資源開發利用過程中,要實施建設項目節水 “三同時”管理制度,從源頭加強建設項目節水管理,提高水資源利用率,大力實施再生水利用工程,推廣再生水綜合利用,解決海水入侵等生態環境問題,優化配置水資源,有效保護水資源可持續利用。
3.3 農村水利工程建設
建立起行之有效的農村供水運行養護管理體制。用5a時間,到2020年,全面提高全市農村供水工程標準,完成超年限工程更新改造任務和解決新增飲水不安全人口的建設任務,全面提高供水保障程度和自來水普及率,力爭達到95%,農村基本實現“村村通自來水”。同時加大水土保持生態建設,積極對荒山荒丘林草覆蓋治理,修建谷坊、整治小河道,攔蓄洪水,新建天池、蓄水池,有效控制當地水土流失;修建作業路,改善田間作業條件,提高農業生產條件和改變農業結構,促進當地經濟快速發展。
3.4 移民后期扶持
為解決庫區和移民安置區長遠發展問題,加快移民后期扶持工作,重點從加強水利設施建設、農村道路、農村沼氣、醫療衛生、社會事業、移民村群眾勞動力實用技術培訓等方面,解決庫區和移民安置區生產生活突出的困難問題。通過配套水利設施建設,基本滿足移民糧食自給的旱澇保收田。通過基礎設施建設,使庫區和移民安置區的生態環境有所改善。
4.1 做好科學規劃及前期工作,指導水利建設
為確保全市水利發展規劃的順利實施,從科學制定規劃、加強分類指導,加大政府投入、確保投資需求,履行政府職能、認真組織實施,推進科技創新、注重人才培養,強化法制建設、完善法規體系,加強建設管理、提升管理能力,加強監督檢查、提高運行效率等方面,綜合分析研究提出規劃實施的保障措施。用科學的規劃指導水利建設,為長遠發展打好基礎。
4.2 切實加強領導,落實各級部門責任
為確保規劃的實施,保證水利綜合規劃方案的順利開展,建立行政領導負責制。與鄉鎮、政府及相關業務部門簽訂工作責任狀,制定相應的財政政策,確保水利綜合規劃建設有穩定的資金來源。制定開展相關專題的技術研究計劃、技術人員培訓計劃安排等方面,確保規劃方案的實施。
4.3 建立穩定可靠的投入機制
加大投入,拓寬融資渠道。充分利用遼寧沿海經濟帶發展大好機遇,積極爭取國家投資,同時加大各級政府對水利建設的投入力度。調動多方興修水利工程積極性,依靠市場機制籌措金融資金和社會資金,放手發動廣大群眾和社會各界投資建水利。
4.4 加快體制創新和機制創新,建立健全服務體系
積極探索建立專業化的水利運行、管理服務體系,實行對口服務指導。加強水利科學技術研究應用,結合遼寧省實際,開展工程設計、工程施工、農藝技術、農機配套等方面研究,制定出適合本土的水利技術標準和規范,做好一地一議、一事一議,確保水利、農技、農機技術的有機結合。新形勢下節能增效以及實現技術創新、加強節水灌溉,已經成為“十三五”時期蓋州市水利工程事業不斷健康、發展的重要出路。地方各級領導部門要深入學習黨的十八大中提出的“五位一體”發展思想和“四個全面”總體戰略部署精神,樹立全局發展觀念。通過提升水利管理技術,提高水資源綜合灌溉效益。在此過程中,可以借鑒我國廣西省以及興安地區“公司+農戶”的產業化經營運作模式,將小型農田水利工程承包給農業用水以及生產經營大戶,通過發展特色農業,帶動節水灌溉技術不斷推廣,積極引導以及帶動社會群眾以租賃及承包和股份制合作等多種形式,參與高效節水項目建設與管理,實現科學運作與產業化經營。在轉變管理和建設經營思路的同時,還應該從管理制度和職責方面入手,通過進一步明確產權管理職責,分配不同的利益,形成相關監督的職責追究和責任倒查機制。當明晰相關產權之后,要對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的相關主體進行確定,并進一步明確其所應承擔的風險責任。在此過程中,可適當借鑒我國河南省實施和運行的小型農田水利工程,按照合同或者股本結構科學確定產權,保證每個不同利益主體都能夠按照一定的比例持股。在分紅中結合勞動力投入情況和股本結構比例進行利益分配。這種產權明晰以及責任清晰的管理運行機制,能夠激發和帶動勞動者積極投入到遼寧省“小農水”工程建設與管理實踐中。
4.5 加強工程的建設與管理
建立是基礎,管理出效益。在水規劃、工程設計、工程建設管理上充分發揮現代科學技術作用,提高科技含量。要明確水利工程產權確定及相關保護制度,提高其透明度。水利工程管理人員進行相關專業培訓,并應不斷總結經驗,要注重工作創新和效能。
4.6 推進水利科技體系建設,注重人才培養和引進
進一步深化水利改革,加快水利管理體制改革,按照合理收益、公平負擔的原則,逐步調整供水價格。嚴格執行項目法人責任制、招標、投標制、建設監理制和施工合同制,全面提高水利工程質量。大力培養水利科技人才,為蓋州市水利提供有力的智力技術的人才保障。
4.7 加強宣傳和社會參與,共同實施
為了使蓋州市水利綜合規劃穩步實施,加大宣傳力度,可以通過電視、新聞媒體、網絡等信息渠道加大水利工程建設對農業生產發揮增產增效作用等方面的宣傳力度,通過印發相關文明用水宣傳手冊,廣泛宣傳水利建設的重要意義。通過廣泛的宣傳,促進企業、農民積極參與水利建設,吸引社會閑散資金,促進民營水利的發展,有力地推動我區全民參與水利建設中來,共同實施。
通過對蓋州市的水利工程現狀情況進行分析研究,從中分析出目前存在的突出問題,并對全市的自然、人文條件提出有針對性的水利綜合規劃保障措施,加快水利建設步伐,促進全市地方經濟和生態環境和諧統一發展。因此,全市各級職能管理部門應該通過完善運行管理機制及制定科學的管理建設制度,帶動和引導社會全員參與到水利建設與管理中,以點帶面、以面帶片,輻射全去,造福全市人民。
[1]趙洪洋.鐵嶺市水利綜合規劃問題的探討[J].水利規劃與設計,2014(09):14-17.
[2]姜昀,陳帆,連煜,詹存衛.保護流域生態環境加強水利規劃環評[J].環境保護,2014(09):26-28.
1007-7596(2017)04-0176-03
2017-03-12
姜明君(1971-),男,遼寧營口人,高級工程師,研究方向為農田水利工程,水土保持工程。
TV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