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強
(彰武縣水庫移民工作辦公室,遼寧 彰武 123200)
?
水庫除險加固工程的施工技術方法探討
馬 強
(彰武縣水庫移民工作辦公室,遼寧 彰武 123200)
水庫除險加固有兩大目的,一是發掘地方水庫的巨大潛力,二是提高水庫的運行安全性。文章主要以彰武縣大板一水庫為例,在全面了解該區域氣候、地質、水文等相關資料基礎上,闡述了水庫除險加固的必要性,并分別對該水庫土壩加固施工、溢洪道施工等主要施工技術內容和實踐經驗進行總結,以期維護水庫工程結構,促進彰武縣生態、經濟效益協同提升。
彰武縣;大板一水庫;除險加固;施工技術
位于彰武縣境內的大板一水庫主體初建于1967年,至今已有40多年的運行歷史。經技術人員勘查復合,結合現有工程資料進行分析后,發現該水庫當初在施工筑壩時主要從壩址周圍高地和上、下游取土,施工中的土料運輸及土層結構夯實全部由畜力協助人工完工。因此,經過幾十年的運行,該水庫結構嚴重老化,加之水庫多年失修。盡管該水庫庫區壩基穩定,未發生嚴重的涌水、冒水和滑坡險情事故,但長年壩體受當地降雨、風蝕和人力破壞,壩體土方大量流失,且輸水洞嚴重破損。因此,經技術論證,亟需對其采取合理的工程措施進行加固除險。
大板一水庫始建于20世紀70年代,其位于彰武縣西北部的滿堂紅鄉大板村柳河右岸支流上,實際地理坐標為E42°38′—N122°11′。40多年來,該水庫一直由彰武縣滿堂紅鄉水利站和鄉政府一同管理。該水庫屬于小型水庫,主要功能為水利灌溉,集防洪、養魚為一體。防洪設計和校核標準分別為10a與50a一遇。由于該地區氣候類型屬于溫和半濕潤季風大陸性氣候。因此,全年光照時間長,雨熱同期,四季分明,年均氣溫和多年平均降水量分別為7.4℃與506.6mm,故該地區降水量較多。另外,大板一水庫壩址地層結構總體構造簡單,無不良地質存在,水庫地質結構穩定。如表1數據所示為該水庫工程在除險加固前提供的相關力學指標:

表1 巖土物理力學設計指標
彰武縣大板一水庫興建至今,在40多年的運行歷史中,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與區域生態效益提升做出了巨大貢獻。但由于興建之初技術、資金、監察等投入力度不夠。因此,該水庫工程施工質量難以得到保障,經過多年的運行,水庫中潛存的問題日益凸顯,如壩頂結構高低不平、壩頂上游防護不到位;水庫在風蝕及雨蝕等作用下,壩體土大量流失;該大壩下游浸潤線出逸點較高,壩腳部位排水設施不全;水庫木閘門破損失修,輸水洞閘門啟、閉不靈活;輸水洞受水流侵蝕和氣候影響,鋼筋生銹、混凝土脫落、洞體水流滲漏問題嚴重。除此之外,該水庫一直以來缺少安全的溢洪設施。因此,上述多種安全隱患威脅著彰武縣大板一水庫安全運行。故出于防洪和灌溉等生態與經濟效益的角度考慮,對水庫進行除險加固具有重要意義[1]。
3.1 施工前期準備
施工前期結合工程實測結果,嚴格按照工程結構原始地形圖和斷面圖進行測量定線作業。分別完成除險加固施工場內和場外的道路建設,并做好除險加固施工中的水電供應及相關臨時基礎設施、設備的供應工作,確保施工前達到“三通一平”的工作目標。
3.2 施工結構布置
本工程在結構總體布置時,主要結合彰武縣自然氣候條件,在準確了解當地工程地質結構及水文情況等資料基礎上,本著“交通便利,便于施工生產、生活、管理,少占農田,減少干擾”等原則進行除險加固工程結構布設[2]。為了提升工程生態效益,降低成本,充分結合該區域地理區位優勢減少物料運轉,提高施工效益。經過研究,確定在該水庫大壩左岸平地布設臨時工程,擬計劃占用2000m2荒地,同時不影響當地交通,易于對整個水利工程進行管護。
3.3 施工進度控制
本文考慮到彰武縣大板一水庫隱患大、問題多、除險加固任務緊。因此,嚴格控制工程進度,在保證工程質量和效益不斷提升的前提下,縮短施工周期[3]。本除險加固工程經建設與施工單位協同研究、合理安排、精心籌化,擬定總施工期為90天。
3.4 土壩加固施工
土壩加固施工按以下作業流程進行:①全面清理和平整大板一水庫上游邊坡;②下游邊坡填土;③在大板一水庫上游砌筑鋼筋混凝土護坡,在其下游開挖砌筑與回填濾水壩;④在大板一水庫下游鋪筑人工草皮護坡;⑤大板一水庫壩頂路面施工。
具體施工技術如下:
1)平整大板一水庫上游壩坡:本次施工主要利用功率為74kW的大型推土機施工設備 ,對水庫上游壩坡進行碾壓及整平處理。碾壓過程中,若局部區域碾壓不到位,可利用功率為2.8kW的小型蛙式夯實機,在人工輔助作業下進行碾壓及整平處理。
2)大板一水庫上游護坡施工:在澆筑護坡混凝土前,首先需通過人工作業的方式平整、夯實壩坡,然后澆筑混凝土護坡作業,同時按2m×2m的標準,支模和鋼筋綁扎。其次,現場澆筑混凝土護坡作業。拌制混凝土時要采用攪拌機,在膠輪車、機動翻斗車或溜槽配合作業下,將其運輸入倉,再采用插入式振搗器或平板振搗器進行振搗施工。最后,要進行人工抹平壓光處理。但需注意,嚴禁在高溫時段進行混凝土澆筑施工。在此過程中,需加強工程結構養護管理,防止出現混凝土裂縫;若養護不到位出現結構性裂縫,需采用瀝青木板回填作業進行分縫處理[4]。
3)大板一水庫下游壩坡填土施工:本階段首先利用1.0m3挖掘機挖土作業,然后采用功率均為74kw的推土機和拖拉機進行推土壓實作業,相關作業內容如下:①砌筑排水體施工:同時進行下游壩坡培厚與排水體砌筑施工。砌筑排水體施工前,先采用挖掘機(1m3)在人工輔助作業下開挖大板一水庫排水體基礎土方,并對其進行平整作業。在此基礎上,結合工程設計標準,由人工自下而上砌筑排水體;使用膠輪車運輸場內塊石;為保證塊石表面美觀、平整且砌體錯縫無通縫,塊石間應緊密咬扣,避免相互浮塞和疊砌。土方開挖后,部分用于回填排水體上游,部分將其堆存于排水體上游壩坡,其余開挖土方用于壩坡培厚作業[5];②大板一水庫下游人工草皮護坡施工:砌筑排水體施工完成后,首先由人工對壩坡灑水濕潤和夯實平整處理,然后鋪設厚度為0.05m的草皮,進行人工護坡作業。草皮鋪筑過程中,要結合實際設計要求和厚度,按照自下而上的順序,由人工帶線進行鋪筑施工,確保筏塊間無縫隙,且緊密結合。另外,還要保證鋪設表面結構平整,草皮護坡結束后,立即對其進行灑水養護,提高草皮的存活率;③大板一水庫壩頂路面施工:人工作業配合功率為74kW的大型推土機碾壓和修整水庫壩頂,在此基礎上,科學布置軸線樁和路面邊樁,并將路緣石設置于水庫壩頂上、下游兩側,然后進行路面砂石料墊層鋪設作業。鋪筑時,利用人工作業的方式,結合功率為74kW的推土機進行攤平、找平處理施工,最后對其進行壓實處理。
3.5 大板一水庫溢洪道施工
溢洪道主要位于大板一水庫土壩右壩一側,因此按照本次除險加固方案的技術實施要求,分別需要新建溢洪道進口、控制、漸變、陡槽和海漫段。
1)拆除砌體施工:拆除砌體時,主要由人工和1m3挖掘機配合拆除作業。拆除的石料完整塊石保留并就近堆放,主要用于砌筑濾水壩;拆除的破碎部分,運至水庫壩頂,主要用于水庫壩頂砂石路面的鋪筑[6]。
2)漿砌石施工:漿砌石施工同樣由人工和1m3挖掘機配合開挖作業。開挖基體后,側墻基礎需由人工修整,同時需采用人工作業的方式,結合功率為2.8kW的蛙式夯實機夯實土基施工。完成基礎部位的施工任務后,通過人工作業的方式砌筑砌體施工。施工時,采用機械拌合砌筑砂漿,在砌筑側墻時,按照先砌角石、后砌鑲面石的順序進行作業,最后填腹砌筑[7]。砌筑完工后,要確保塊石上下錯縫、內外搭接,而且均勻布置丁砌石,面積≥墻砌體面積的1/5。砌筑后,采用M20砂漿對護坡和側墻臨空面進行抹面作業;墻后回填土采用人工作業,并利用功率為2.8kW的蛙式夯實機進行人工夯實處理。
3)底板施工:底板施工采用鋼筋混凝土結構布置,混凝土采用C25混凝土,全部由人工施工完成。加工廠制作好鋼筋后,運至工程場地;底板鋼筋由人工布設,采用機械現場拌制和澆筑混凝土,人工與機械配合輔助作業,混凝土采用膠輪小車入倉,混凝土澆筑后要密實振搗施工[8]。
4)石籠海曼施工
采用1m3挖掘機對工程結構基礎進行開挖,并通過人工作業的方式,對基礎面進行修整,然后由人工作業鋪設土工布。最后,現場編制石籠鐵絲網并進行鋪設作業,與此同時,人工砌筑干砌石[9]。
綜上所述,水庫作為水利工程中的重要工程設施,其不僅能夠產生經濟效益,而且能夠創造巨大社會生態效益。因此,水庫除險加固對于穩定水利工程總體結構而言,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本文通過對彰武縣大板一水庫的主要除險加固措施進行分析,實踐證明,上述技術方法行之有效,取得了明顯的治理成效,滿足了彰武縣居民正常的生產與生活需求。
[1]韋利珠.南流江水環境質量狀況研究及生態保護修復探討[J].水利規劃與設計,2014(11):17-20.
[2]劉愛春.祁家店水庫除險加固工程水利建設監理投資控制措施探究[J].水利水電建設,2014(20):64-66.
[3]袁劍軍.土石壩防滲墻黏土混凝土材料的工程應用初探[J].水利建設與管理,2013(02):33-35.
[4]蘇艷宇.瓦房店市小嶺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建設探究[J].黑龍江水利科技,2015(01):127-129.
[5]任妍儒.瓦房店市東溝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分析[J].水利規劃與設計,2016(04):35-37.
[6]章皖東.淺談監理工程師對水利工程項目投資的控制[J].水利科技,2012(04):117-118.
[7]夏建軍.膠結材料筑壩技術在白土嶺水電站的應用[J].中國水能及電氣化,2014(11):14-16.
[8]劉仲池.水利工程監理中的“三控制”研究[J].河南水利與南水北調,2015(06):43-44.
[9]徐飛.沈陽地區水資源短缺原因分析及對策研究[J].水資源開發與管理,2015(01):24-26.
1007-7596(2017)04-0147-03
2017-03-12
馬強(1981-),男,遼寧阜新人,工程師,從事水利工程建設管理、移民工程管理等工作。
TV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