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樹平
(廣東省北江航道開發投資有限公司,廣東 清遠 511500)
?
淺談巖溶地區混凝土防滲墻施工及質量控制
黃樹平
(廣東省北江航道開發投資有限公司,廣東 清遠 511500)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集發電與通航功能的綜合型航運樞紐工程也在不斷發展。文章以某山區河道建設中的船閘工程為例,充分結合工程特點,提出巖溶地區防滲墻施工工藝及其質量控制方法,有效地預防本工程基坑滲水問題,確保了基坑安全。該工藝及其質量控制方法對類似工程有一定的參考和幫助,能更好的推動大型航運樞紐的發展。
巖溶地區;混凝土防滲墻;施工;質量控制
1.1 工程簡介
某船閘工程位于廣東省北江流域,工程內容包括新建二線船閘及重建一線船閘,二線船閘有效尺度220m×23m×4.5m,重建一線船閘有效尺度140m×23m×4.5m,一、二線船閘上下游均共用引航道,船閘設計通航能力為1000t級。為保證船閘基坑開挖穩定,防止基坑涌水,在基坑左岸設置60cm厚831m長的C30混凝土防滲墻作臨時防滲措施,防滲墻頂高程▽35.77,底高程▽10.0,入巖深度≥1m。
1.2 防滲墻施工特點
根據工程現場情況以及地層特點分析,防滲墻施工主要有以下3個特點:
1)該地區地質條件復雜,上層為粉砂層和卵石土層,下層為灰巖,溶溝、溶槽、溶隙發育強烈,漏漿塌孔問題嚴重,施工難度大。
2)汛期施工水位變化比較大,影響防滲墻成槽穩定性。
3)防滲墻距離新建排澇渠約8m,與新建排澇渠施工存在互相干擾情況。
2.1 技術準備
1)收集防滲墻軸線位置及附近的地質資料,提前了解施工區的地層分布和基巖情況。
2)熟悉設計的圖紙,嚴格按照設計圖紙和施工規范編制切實可行的施工方案。
3)做好技術交底、質量交底和安全交底。
2.2 機械和設備準備
1)主要機械和設備包括沖擊鉆機、液壓抓斗、強制式拌和機、混凝土罐車等。
2)空壓機、泥漿泵、清孔裝置、水泵、電焊機等。
2.3 材料準備
1)混凝土攪拌所用的水泥選用當地水泥廠生產的P.042.5普通硅酸鹽水泥。
2)混凝土攪拌所用的砂、石等材料選用當地材料,所備砂石等材料質量和數量滿足施工要求[1]。
3)現場備用足夠數量的小片石、黃泥和PC32.5R袋裝水泥,用于溶洞處理。
2.4 施工現場準備
1)平整場地:采用挖掘機清理表層土,清表厚度20-30cm。
2)澆筑導墻:導墻采用“┓┏”鋼筋混凝土型式,凈寬比防滲墻厚度大5cm,即650mm,肋厚200mm,單側導墻寬度1.0m,深度1.2m。施工時先采用挖掘機挖槽(105m寬,120cm深),綁扎A10雙層鋼筋網,現澆C25混凝土。導墻頂面高出地面10cm,且保證泥漿液面高出地下水位50cm。
3)修筑泥漿池:泥漿池布置在防滲墻右側,每100m布置一個,每個泥漿池的容積≥100m3,泥漿池采用沙磚砌筑,砂漿抹面。
3.1 施工程序及工藝流程
施工工藝流程圖如圖1所示。

圖1 防滲墻施工工藝流程圖
3.2 成槽施工
3.2.1 泥漿系統
1)造孔泥漿的功用是支撐孔壁,懸浮、攜帶鉆渣和冷卻鉆具,造孔時,孔內泥漿面保持在導墻頂面以下30-50cm。
2)黏土泥漿的性能:造孔用泥漿以黏土制漿為主,可選用膨潤土制漿。膨潤土新漿需經24h水化溶脹后使用,泥漿的性能見表1。清孔泥漿回收利用,回收時將泥漿過濾,清除石渣和粗顆粒,通過分級沉淀,使泥漿性能符合要求。

表1 黏土泥漿主要性能指標表
3.2.2 槽段劃分
單元槽段長度的劃分根據地質條件、抓頭尺寸、混凝土防滲墻壁結構、混凝土供應能力等要求確定,本工程單元槽段長度為7.2m,見圖2。

圖2 槽孔布置示意圖
3.2.3 成槽
成槽工序是防滲墻施工關鍵工序之一,既控制工期又影響質量,根據地質情況,采用液壓抓斗和沖擊鉆配合施工的成槽方法,即上部土層及卵石層中用四鉆三抓法成槽,基巖部分用沖擊鉆成槽。先施工一序槽,后施工二序槽,鉆抓成槽順序見圖3。

圖3 成槽工藝示意圖
4)接頭孔可以采取埋管法,為了便于更加安全的進行拔管,當混凝土初凝后,即可以轉動接頭管:混凝土終凝后,就可以直接將接頭管拔出槽孔外。
5)當混凝土終凝但強度不高時,即用鉆鑿法修整接頭孔。
6)單槽造孔結束后,對造孔質量進行全面檢查。
3.2.4 清孔
1)單槽孔造孔結束后,對造孔質量進行全面檢查。
2)清孔換漿可選用泥漿循環或氣舉法。
3)清孔換漿結束后1h,達到下列清孔標準:①孔底淤積厚度≤20cm;②孔內泥漿的密度≤1.20g/cm3。
4)清孔合格后,應于4h內開澆混凝土,特殊原因不能按時澆筑,則在混凝土澆筑前重新清洗。
3.2.5 接頭孔刷洗
1)二期槽孔清孔換漿結束前,清除接頭混凝土孔壁上的泥皮。
2)清除泥皮時,用帶有鋼絲刷的鉆頭進行分段刷洗。
3)刷洗的合格標準是:鋼絲刷鉆頭不帶泥屑,孔底淤泥不再增加。
3.2.6 混凝土澆筑
1)混凝土拌和及運輸:采用3m3強制式混凝土拌和,10m3混凝土灌車運輸到現場。
2)混凝土澆筑:①混凝土澆筑采取直升導管法,進行泥漿下混凝土澆筑,導管內徑為159mm,外徑為168mm;②槽孔內使用兩套導管,間距≤3.5m;一期槽孔導管距孔端1.0-1.5m,二期槽孔的導管距孔端1.0m;當槽底高差>25cm時,導管布置控制范圍最低處;③開澆前,導管上方置入隔離塞,隔離塞用砂漿半圓球或塑料浮球;開澆時,注入水泥砂漿,隨即澆入足夠的混凝土,擠出隔離塞埋住導管底端。
3)混凝土澆筑技術要求:①導管理入混凝土的深度≥1m,≤6m;②混凝土面上升速度≥2m/h;③混凝土面均勻上升,各處高差控制在0.5m以內;④每隔30min測量一次槽孔內混凝土面深度,每隔2h測量一次導管內混凝土面深度,并及時填繪混凝土澆筑指示圖;⑤槽孔口設置蓋板,避免混凝土散落槽孔內;⑥不符合質量要求的混凝土嚴禁澆入槽孔內;⑦混凝土終澆頂面一般范圍內控制在槽口以下1.0m。
4.1 成槽質量控制
1)抓槽時施工人員控制抓斗的開抓位置,確保抓斗開抓位置正確,抓斗升降過程中不易過快,確保運行平穩,避免過快造成抓斗左右擺動影響造孔質量。
2)一序槽段先抓兩邊后抓中間,二序槽段先抓中間后抓兩邊。抓槽過程中,經常檢查鋼絲繩中心位置和孔斜率,每2h檢測一次,若發現槽孔中心出現偏差時及時進行糾偏,操作人員啟動車載電腦系統監視抓斗斗體本身開挖時的垂直度,若發現垂直度出現偏差,立即起動液壓薄壁抓斗的糾偏系統修正。
3)造孔過程中,需保持泥漿循環系統相對穩定,并對儲漿池內的泥漿進行攪動,防止泥漿結塊、沉淀。每隔一段時間檢查一次性能指標,當泥漿檢測不合格時必須按廢漿處理。
4.2 終孔、清孔控制
1)成槽終孔后,質檢員需對孔深、孔位、孔斜率、槽寬等進行檢測,孔位中心允許側向偏差≤3cm、孔斜率≤1/150,槽孔深度≥設計孔深。清孔時需將槽底淤積物及沉淀物清除,清孔換漿結束后1h進行檢驗,孔底淤積厚度≤200mm,泥漿比重≤1.2g/cm3。
2)在I序孔施工時在接頭部位需埋設接頭管,接頭管拔出后接頭孔孔形較好、孔壁光滑、易于刷洗,可以確保接縫施工質量,清孔時采用吊車吊住刷壁器對槽段接頭進行上下刷動,≥5次,以保證槽段之間混凝土結合良好。
3)嚴格控制清孔時間,清孔完成后必須在4h內完成混凝土澆筑施工。
4.3 接頭管起拔控制
1)隨時觀察混凝土的凝固情況,根據混凝土的凝固情況來選擇接頭管的起拔時間,起拔時間不易過早,不易過遲,通過現場試驗確定。
2)接頭管偏斜時立即采取糾偏措施,在混凝土尚未凝結之前通過垂直向上的起拔力重塑孔型,使接頭管垂直。
3)安排專職人員負責接頭管起拔,觀察接頭管的起拔力,避免人為造成堵管。
1)在巖溶發充育地區進行混凝土防滲墻施工具有較大難度,成槽過程中時刻注意地層情況,首先施工前需根據地質勘察報告提前預判溶洞位置,在成槽過程中時刻關注泥漿面,發現泥漿面有下降跡象時應立即進行補漿。
2)如果遇到下降速度較快的情況時,應立即采用裝載機或挖掘機回填片石、黃泥和袋裝水泥等混合料進行充填處理。如出現塌孔現象時,應先撤離人員和設備,并快速進行回填,確保施工安全。
3)施工過程中重點把控泥漿比重、成槽垂直度、槽底沉渣和接頭部位處理等,確保施工質量。
[1]易芳.芻議混凝土防滲墻施工技術的應用[J].黑龍江水利科技,2015(06):129-130.
1007-7596(2017)04-0144-03
2017-03-16
黃樹平(1964-),男,廣東揭陽人,工程師。
TV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