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敬澤
北京申辦2022年冬季奧運會成功后,大眾對冰雪運動的熱情更加高漲。北京城本就有著悠久的冰雪運動歷史,作為2008年夏季奧運會最重要的一筆物質遺產,國家體育場“鳥巢”在冰雪運動的實踐和投入上也受到矚目。“鳥巢”從2009年開始,每個冬天都舉辦了歡樂冰雪季,如今已是第八屆。至2017年,冰雪季活動共吸引了約140萬國內外游客到“鳥巢”來嬉雪,成為北京冰雪活動的品牌。
一年一主題
今年“鳥巢”的冰雪季活動從12月底開始,直到2月下旬結束。作為冰雪季的主場,“鳥巢”內部被打造成冰雪樂園,這是歷年的重頭戲之一,向來不缺乏亮點,可游戲的項目包括雪圈廣場、雪地CS、兒童戲雪等。
在主場南側,擁有4條滑道的大型冰滑梯格外引人注目,這個項目是對冬奧會比賽項目雪車、雪橇的模擬。探險雪島是一個寓教于樂的項目,冰山、北極熊、企鵝等冰雕還原了北極冰雪的場景。在東側,特別引入1500平方米的仿真冰場,遵循了環保理念,能夠有效降低氣候變化帶來的影響,安排了滑冰場、冰上碰碰車、虛擬冰雪世界、冰球攻門體驗等項目。張女士是深圳人,利用來北京錄制節目的機會,特意帶女兒到這里來體驗冰雪。張女士說:“女兒從來沒見過下雪,這是第一次觸摸真實的雪。”她的女兒正在揉雪球,臉上透著興奮。
西北通道設有兩臺大型滑雪體驗機,幫助游客安全掌握滑雪技巧。主場西側是冰壺區,國家體育場總經理助理李質群介紹說,過去在冰雪季設置的冰壺項目是迷你體驗式,今年完全按照標準規模修建了3條冰壺道的800平方米標準冰壺區。在專業運動員指導下,一些孩子正在嘗試將冰壺推出,樣子十分認真。在節假日,主場北側舞臺區的表演互動活動也是兒童樂于參與的。
“鳥巢”南北廣場同樣是冰雪季活動的區域。南廣場露天冰場可進行花樣滑冰、速滑體驗。北側附場搭建了專業滑雪場,由冬季運動項目體驗區和冰雪互動游戲區兩部分組成。體驗區內設置了兩條移動滑雪道,并配有教練,為前來體驗滑雪的青少年提供專業的滑雪培訓。游戲區則首次推出雪雕DIY體驗項目。
李質群說,“鳥巢”冰雪季每年的主題不同,與老百姓眼中的熱點和社會話題密切相關。2013年,“鳥巢”與迪士尼合作,將體育場打造成了童話王國。2014年推出“中國風”,在冰雪上復原古代的亭臺樓閣與市井瓦肆。2015冰雪季,正值北京申冬奧成功,“鳥巢”推出了冬奧項目一站式體驗。

今年的主題是“冰雪鳥巢,健康中國”。李質群說,設置這個主題,與我們國家所處的歷史發展階段有關。現在的人們更加注重健康,政府也在推動體育產業的發展以及“三億人上冰雪”,把主題定位到健康上,順應發展趨勢,也落實了政策要求。
少年上冰雪
冰雪季這種活動,更多還是針對青少年,這從在主會場中到處奔跑的孩子就能看得出來。針對這一特點,今年的冰雪季活動在往年的基礎上又進行了調整,鼓勵更多的少年參與到冰雪運動中。
首先,本屆冰雪季對12歲以下少年兒童預約免費。令工作人員感到新奇的是很多外國孩子也來到“鳥巢”嬉雪,是這個品牌吸引了他們。李質群說,提供優秀的冰雪產品,也是“鳥巢”在供給側方面一個很好的嘗試。
“鳥巢”還聯合國家奧體中心體質測試體驗中心和亞奧青少年體育俱樂部,為參與活動的孩子提供免費的冰雪運動能力測評,以及包括身高、體重、身體成份、身體姿態、骨齡、脊柱健康等項目在內的體能測試,避免他們在運動中受到傷害。例如,如果脂肪超標,運動時動作幅度最好不要太大,注意協調。特別是室外滑雪這種有一定危險性的運動,要先了解方法以及自身處在什么層級,循序漸進地展開。
這次冰雪季還請來了國家隊與北京市的一批專業運動員教孩子們進行冰上項目的體驗,邀請原中國越野滑雪隊隊長許文龍提供專業指導,讓青少年領略滑雪的樂趣。每天都有駐扎在“鳥巢”的國家隊運動員,這個“跟著冠軍來滑雪”的活動為青少年帶來了別樣的冬季運動體驗。
李質群發現,孩子們來到這里非常興奮。他說:“這是我今年最深的體會。穿上滑雪服,跟上教練,孩子們非常興奮,吃飯吃得特別香。因為孩子喜歡一件事,就一直要做。”“鳥巢”同時也是第三屆北京市民快樂冰雪季指定的冰場和雪場提供地,通過以優惠公益價格采購服務的形式,讓更多市民來“鳥巢”體驗冰雪樂趣。
此外,防護是“鳥巢”冰雪季的重中之重。李質群介紹說:“從人性化的角度考慮,場內凡是尖角的地方,我們全包上防撞角。滑雪項目完全按照滑雪場的行業標準設計。‘鳥巢本身有常駐救護車與急救體系,比較嚴重的情況能及時送醫。票中包含游客綜合責任險,可以放心地參與到冰雪活動中。”
“鳥巢”與綠色奧運
環保是這次冰雪季“健康中國”的理念之一,也是綠色奧運的主題。因為北京本身是缺水的城市,大量抽采地下水,對北京的人口壓力以及環境的影響比較大,這是發展冰雪運動的瓶頸。
“鳥巢”在造雪時使用了中水,即再生水,指廢水或雨水經適當處理后,達到一定的水質指標,可以有益使用的水。雪水溶化后進入雨虹系統,用于灌溉草皮和衛生間沖水,符合綠色環保循環經濟理念。 造雪的過程十分復雜,用中水造雪,先要讓水冷卻一段時間,使溫度降低,然后通過整體造雪系統,把水抽出來加壓,用造雪機噴到場地上,到高空之后遇冷凝結,變成雪花落下。
造雪還受天氣影響,霧霾天就不行,因為濕度太高。場內每天晚上都要補新的雪,讓雪面變軟,游客玩起來比較舒服。李質群說,中水造雪成本相對較高,但鳥巢堅持以社會效益為首。“鳥巢”冰雪季從第一屆開始就堅持綠色環保。目前,這種方式逐漸被北京其他的雪上場館采納。
此外,“鳥巢”也嘗試了仿真冰。這種進口技術制造的冰與真冰一樣滑。李質群說:“我們剛開始也懷疑會滑不起來,后來邀請花樣滑冰運動員在上面表演,效果非常好,就知道這個冰沒問題。完全可以滿足花樣滑冰、冰球等比賽。整體而言,開展冰上運動的條件還是比較苛刻。人工冰場需要大量投資,運營周期短,而公園與河湖冰場又受到溫度與安全的限制。”
“鳥巢”不是空巢

每年進入11月后,天氣變冷,“鳥巢”卻熱鬧起來。從2011年起,沸雪單板滑雪賽就在“鳥巢”舉辦,這項六星級賽事已經舉辦了五屆。國際雪聯越野滑雪賽在這里舉辦了三屆,觀眾的興趣正在逐漸被培養起來。冰雪賽事之后就是面向民眾的歡樂冰雪季,一直延續到2月,讓冰雪運動貫穿整個冬天。
李質群說:“有人說‘鳥巢自舉辦奧運后一直有空置閑置的問題,我們用事實回應了質疑的聲音。春、夏、秋季我們舉辦大型賽事、演唱會與展覽等活動,冬天就是冰雪賽事與群眾性的冰雪運動,提高了場館綜合利用率,有些活動甚至預約到了2018年。‘鳥巢歡樂冰雪季項目通過市場化的方式,不靠政府補貼,能夠實現項目自主盈利。經濟效益只是其中的一方面,更大的影響在社會效益上。”
距離2022年北京冬奧會還有5年,“鳥巢”已經確定作為冬奧會及冬殘奧會開閉幕式場館,水立方是冰壺項目的比賽地,未來也要在冬奧系統中發揮更大作用。
李質群說:“‘鳥巢本就是為奧運而生的,‘血緣很正。在2022年冬奧會的準備中,又發揮了奧運遺產的價值。‘鳥巢與水立方要做出表率與示范效應,尤其在冰雪運動開展方面,北京市其他的場館紛紛效仿,這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