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娟
【摘要】隨著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的頌布與實施,基礎教育體育課程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關注。幼兒師范學校體育教學在這一課程改革形勢之下,無論是教學理念還是教學內容,教學方法都悄然的發生了改變,逐漸向更加科學、更加有效、更有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的方向發展。
【關鍵詞】幼兒師范學校體育教學策略
新形勢下,幼師職業教育呈現出積極的發展趨勢,而幼兒師范學校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顯然已經無法滿足職業教育發展形勢,不能適應素質教育基本需求。因此,需要對體育教學現狀進行分析,并通過一系列教學策略實施,實現幼兒師范學校體育教學的改革與發展。
一、現階段幼兒師范學校體育教學問題
1、教學目標有待明確
幼兒師范教育的學生主要從事教育工作崗位,而在幼師體育教學中,極少關注學生的職業特性,難以適應素質教育需求,致使體育課程教學目標不明確,教學任務無法科學合理開展。
2、教材內容與教學實際不同步
當前,我國體育教材體善不夠完善,幼兒師范學校的體育教學內容不能符合幼兒師范學校職業特點,體育教材內容缺乏針對性,沒有關注到體育課程的健身性與實效性,不能滿足幼兒師范學校學生的實際發展需求。對于幼師體育教學而言,短期目標是為了實現學生身體素質的提升,長期來說,是為了幫助學生養成終身體育意識,滿足幼兒教育工作實際需求。而當前幼師體育教材內容更多的偏向于競技性,沒有結合學生專業特點,強調幼師職業教育特征。
3、教學方式不科學
現階段,我國幼兒師范學校體育教學中最常見的教學方法為教師講解示范,即教師在前面講解與示范動作,學生進行觀察,隨后統一進行訓練,這種單一的教學方法下,學生對體育課程興趣不高,體育能力也得不到相應的提升。
4、不符合幼師學生專業需求
在幼兒師范學校,男女比例嚴重失調,女生人數通常為百分之九十以上,而在幼兒師范體育教學中,往往沒有意識到這一現狀,沒有針對女性學生的心理、生理特點,合理安排教學內容,無法滿足現階段幼兒師范學校體育教學實際需求。
5、評價單一片面
在幼兒師范學校體育教學評價過程中,評價模式主要以對學生的身體素質考核為主,這種單一的評價方式顯然缺乏科學性,忽略了不同學生個體之間的差異性,無視學生的努力與進步程度,缺少激勵性以及公允性,無法滿足新時期優秀幼師工作者素質要求。
二、幼兒師范學校體育教學策略
1、基于專業特征,合理設置教學目標與任務
對于幼兒師范學校學生來說,其畢業后要么從事幼兒教育工作,要么進入高職院校進行繼續深造。對于前者而言,為了更好的實現就業,在幼兒師范學習階段,需要學習到專業的技能,培養過硬的素質。幼兒師范學校學生畢業走入工作崗位后應當具備了解幼兒的能力,班級管理能力以及良好的表達能力,這其中,組織管理能力的培養包括了幼兒的身體素質以及運動素質兩個部份。針對幼兒師范學生的就業特點,在體育課的教學目標以及教學任務設計上,應重點關注學生幼教職業能力培養,并根據社會發展形勢,幼教工作實際需求,進行及時的調整與優化。
2、根據實際教學情況不斷優化教學內容
幼兒師范學校體育教學開展應建立在以學生為本的基礎上,應基于幼師學生身體素質以及職業需求兩個角度,對教學內容進行合理設計,對教學方法進行不斷優化。幼師學生在日后的工作崗位中,主要開展兒童化與藝術化的體育課教學活動,針對這一現狀,在課程設置中應當考慮到學生的就業需求,根據不同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身素質,選擇合適的體育項目作為學習內容,在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需求以及發展需要的基礎上,提升學生學習興趣。此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以學生的健康以及身體發展為基礎,練習目標的設定應符合幼師學生的認知水平與運動能力,通過有意識的對學生體育活動開展過程進行指導,培養,啟發,拓寬學習內容,提升學生各方面綜合能力。
3、根據專業特點改進教學方法
新課程標準下,體育教學應當積極貫徹以教學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練習為主線的創新教學模式,在課堂教學中,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鼓勵學生大膽提出問題,表達自己的觀點。教師在進行適當的示范練習與引導練習后,針對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解,在這一過程中,突出學生的主體性,通過引導學生自主活動,集中注意力,掌握新技術,提升體育綜合能力。在實際教學中,可以通過教學分組、游戲教學等方式,滿足學生實際學習需求。例如教學分組形式可以根據不同教學內容進行自由組合、分層次組合等形式。此外,還可以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課堂互動,自主進行游戲與體操活動,在培養學生體育能力同時,提升創新意識,幫助學生在小組內更好的學習與進步。
4、持續改革教學評價
對幼兒師范體育教學評價的內容與方法應當是多元化的,評價的目的在于促進學生發展,因此,體育教師在評價過程中,應改變只重視結果的單一評價方式,而要將學生的學習態度,進步程度納入評價環節。同時,著眼于不同學生個體之間的身體差異,關注學生的成長與進步,為促進學生的轉變與發展,采用綜合評價方式,調動學生積極性。此外,在評價過程中,應以鼓勵性評價為體,評價內容涵蓋學生運動成績,課堂參與積極性等諸多方面,幫助幼師學生悅納自己,擁有自信。
5、認真貫徹新課程標準要求
幼師教育工作者對于體育與健康教學的目的以及任務應當有一個明確的認識,才能在教學過程中,改變以往教學大綱傳統、死板的教學內容,將教學重點放在教學體系的完善以及教學內容的優化上,強調改革精神,從不同地區,不同學校的實際發展情況出發,以最大的適應性與靈活性開展幼兒師范學校體育教學活動。
結語:
總而言之,新時期的幼兒師范學校體育教學要順應時代發展趨勢,根據幼兒師范學校學生就業特點以及教學實際,教育發展趨勢,不斷優化教學目標,創新教學方法與內容,科學開展教學評價等,通過一系列策略的應用,推進幼兒師范學校體育教學工作的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程黎明. 淺談幼師體育教學中學生體育能力的培養[J]. 呂梁教育學院學報,2012,01:114-117.
[2]馬黎黎. 幼師學生從事幼兒體育教育能力的研究[J]. 河南機電高等??茖W校學報,2012,02:87-89.
[3]張小躍. 幼師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體育能力的途徑分析[J]. 新課程(小學),2015,12:188-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