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蓓
摘 要:針對高中國際班英語教學大詞匯量的要求,教師在教學中應該遵循規律,重視音標教學,引導學生將詞匯歸類,并通過聯想記憶,增加學生的學習交流,同時運用新興媒體,實現詞匯教學的新突破。
關鍵詞:國際班;詞匯;拓展策略
據媒體報道,從2003年寧波李惠利中學開辦省內第一個國際班起,截至2016年2月,浙江省內開設各類國際課程的普通高中已達30所。目前,這些高中開設的國際課程主要有中英班、中美班、中澳班和中加班,其中中美班約占一半。筆者所在學校開設的國際課程是中美班,學生在學習中方課程的同時,還學習美國的AP課程(Advanced Placement,美國大學先修課程),他們的最終目標是能邁入國外大學進一步學習并充實地生活。雖然國際班學生是通過中考和校考雙重選拔招收的學生,英語水平比同齡學生有優勢,但國際班全英文的授課環境對于學生來說還是有難度的,其中詞匯量是最大的障礙。另外,對于非母語學生,想在入讀美國大學本科后能夠在語言上做到 “通曉、流暢”,在專業知識上達到 “純熟、精通”,需要在高中畢業時達到學術詞匯 10000~12000個,生活詞匯 4000個,總計約15000個的詞匯量。因此,國際班學生需要在三年內,在初中詞匯的基礎上,再拓展8000~10000個單詞。這對教師提出了挑戰。筆者在國際班五年的教學實踐中,對如何快速拓展學生的英語詞匯總結了以下策略。
一、遵循遺忘規律 促進長時記憶
詞匯積累屬于語言學習,語言學習本質上是技能鍛煉,任何技能的養成都需要成千上萬次的重復訓練,需要養成固定的時間做固定的事情的習慣。而要通過不斷重復,使短時記憶成為長時記憶,必須遵循遺忘規律。根據艾賓浩斯的遺忘規律,遺忘呈先快后慢的趨勢。也就是說,只要學生能夠克服兩天遺忘高峰期,記憶的詞匯就能夠維持一周、一個月甚至更長時間。因此引導學生在大面積遺忘之前就要開始及時復習,進行高頻重復,最好是在不同的場景下重復,例如單詞+讀音,單詞+圖片,把單詞放在句子中,用單詞填空等形式在大量不同背景下重復。筆者一般要求學生每記憶大約300個TOEFL單詞就必須重新回到第一個單詞鞏固復習一遍。之后,筆者就對這300個單詞進行各種形式的測試:近義詞選擇、單詞與意思連線、單詞搶答,而這個往往在學生背完300個單詞一周時間以后進行。為此學生在一周時間內,還是要不斷強化單詞的記憶。
二、重視音標教學 真正掌握單詞
對單詞的真正掌握,除了會認會寫外,還要會聽會說。要做到真正掌握單詞,音標教學不可忽視。雖然,現在從小學開始,教材已經利用自然拼讀法教學生讀寫單詞,使學生讀寫單詞的效率大大提高。但是,由于學生對音標掌握的不足,無法做到流利朗讀單詞,由此又影響學生聽單詞的準確性,使學生自學單詞的能力受到了約束。比如,ally這個單詞,根據詞性不同它的發音也不同。如果學生只是記住了單詞的拼寫,而沒有留意音標,在聽到“Washington would not take such a step without its alliesapproval”這句話時,可能會因為allies的干擾而影響對整句話的理解。
要快速拓展學生的詞匯光靠教師的課堂教學是不夠的,更主要的是靠學生的自學。而音標的掌握對學生自學單詞的幫助非常大。因此,音標的查漏補缺是國際班學生進校后首先需要面對的。根據筆者的經驗,音標的查漏補缺重點應該放在元音音素和不常見輔音因素(如/■/)的認讀以及對重讀符號的強調和濁化現象的梳理。
三、分類歸納單詞 系統學習詞匯
分類記憶單詞不僅有助于學生快速記憶,更有助于學生系統地學習詞匯。因此,學生在記憶單詞時需要對單詞進行分門別類的歸納,然后把分類后的詞匯成串記憶或關聯記憶,使詞匯在學生大腦中的存儲方式是網絡化的,而非點狀的。筆者通常讓學生把單詞按詞義、構詞法或詞頻歸類。
(一)按詞義歸類
按詞義歸類就是按照單詞的意思歸類,將意思相同或相關的單詞集中在一起。這樣便于學生進行有聯系的記憶,豐富學生對某一方面詞匯的深度學習。例如,當學生學到單詞archeology時可以在腦海中形成一張詞匯網絡,該網絡可以包含如下單詞:unearth, scoop, exhume, excavate, origin, chronological, primitive, remnant, antique, skull等詞。
(二)按構詞法歸類
按構詞法歸類主要指按詞根或詞綴分類。單詞的數量雖然龐大,但構成單詞的詞素數量卻是有限的。詞素包括詞根和詞綴。單詞的意義就是由詞根的意義產生、轉化來的。因此掌握了詞根就可以大大增強考生對英語單詞“見詞識意”的能力。常用的詞根有252個,掌握了這些詞根便掌握了絕大部分英語詞匯。例如,詞根annu, enni, anni都是year的意思;詞根ced, ceed, cess都是go的意思;詞根astro, aster都是star的意思,等等。
英語構詞法中最活躍的一種方法就是派生,即詞根加詞綴。詞綴分為前綴和后綴。例如,當學生學了anti-這個前綴后,可以讓學生了解antipathy, antiwar, antiaging等單詞。
(三)按詞頻歸類
按詞頻歸類就是將歷次考試中出現過的、頻率較高的詞匯進行整合。這樣便于學生將有限的準備時間集中于高頻詞匯,真正做到有的放矢。例如,單詞mold,學生都知道它的意思是“vt.塑造”,但這個詞曾在TOEFL考試中出現了12次,考到的詞義多為“n.模子;鑄型”,1次詞義為“n.霉菌”。因此,學生需要將mold作為高頻詞進行特別記憶。
四、發揮聯想能力 形象記憶單詞
科學研究表明,聯想是記憶的基礎。生理學家巴甫洛夫指出:“記憶要依靠聯想,而聯想則是新舊知識建立聯系的產物。”[1]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也說:“記憶的秘訣就是根據我們想記住的各種資料來進行各種各樣的聯想,而這些聯想就成了各種資料的釣鉤,萬一資料沉沒腦海,我們就可以通過聯想這樣的釣鉤將資料釣出來。”[2]利用聯想記憶單詞就是學習者通過聯想在新舊知識之間建立起一種荒誕夸張、稀奇古怪、不合情理、牽強附會的聯系,從而達到以舊帶新、快速記憶的目的。如fumigate這個單詞,可以先把它拆分為 full-mi-gate,然后聯想它的意思為 “將滿滿一袋米放到門口暴曬”,于是中文意思“熏制,用煙熏消毒”就容易記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