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前舉行的湖南省冷水江市第十一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八次會議上,13位經該市人大常委會任命的國家工作人員報告了履職情況,并接受審議和測評。至此,該市人大常委會本屆內所任命的國家工作人員全部參加了該市人大常委會組織的履職承諾測評。
在屆初,冷水江市第十一屆人大常委會就制定了工作目標,屆內對所任命人員開展一次履職承諾測評。一方面在任職時,依法依程序要求各位擬任命人員進行任前發言;另一方面,在其任職中后期,開展履職承諾測評。這是一項兌現承諾的考試和檢驗,其中更是折射出了一種守諾和踐諾的契約守信精神。
依法任免國家工作人員,是憲法和法律賦予人大的基本職權之一。國家工作人員在接受任職的那一刻,就是與人大簽訂了一份履職契約。在任職后,向人大匯報履職情況,接受人大再監督,既是人大加強任后監督的有效方式,也是對契約精神的樸素信仰和直白詮釋。
與任后監督一樣,人大監督同樣需要契約精神。人大依法履行法定職責,通過聽取和審議專項工作報告、執法檢查、備案審查等方式對“一府兩院”依法開展監督,亦是一種人大與“一府兩院”開展的契約行為,雙方履職如何,人大監督實效如何,同樣需要契約精神來維系。應該讓契約精神成為人大與“一府兩院”的共同信仰,能夠在人大監督中落地生根,成為一種約定俗成的主流和習慣。當下,更應當善用契約之法,解決人大監督實踐中存在的問題,破解工作難題,發揮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優勢,保障憲法和法律權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