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麗
【摘要】創新代表了每個民族進步的靈魂,亦是每個國家發展興旺的有效動力。進行教育的主要陣地是課堂教學過程,它也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主要過程。進行初中計算機教學過程中要將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的培養放在第一位。作為先進的計算機技術,使得計算機這一學科的使用技術和方法層出不窮、發展日新月異,因而進行計算機教學中尤其要重視對學生的創新能力培養。
【關鍵詞】初中計算機課程教學方法創新
前言
在這個知識經濟發展迅速的21世紀。創新教育應當用于各個教育的階段當中。初中階段的創新教育來說,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就好比培養學生的好奇心、積極性、對問題獨立思考的能力、探索新知的能力等等。這些盡管只是創新中的源頭。但是如果前期沒有進行將創新意識激發出來,就不會有后來成長過程中的新型創新人才。
1增強認識,提升計算機教學在傳統教學中的地位
對初中計算機教學在老師和學生中的重要性進行了相關的調查分析,從中發現,大部分的老師和學生都會把計算機這門一學科作為副科,都是抱著學不學無所謂的態度。由于這種不科學的觀念認知,導致了盡管許多學校購買了先進的計算機配置,以及計算機教學中的器材和設備,也只是成為了學校的擺設。計算機的資源配置在部分學校中都是一種應付狀態,是擺設,這種現象的發生也是由于缺乏對計算機這門學科的認識不足所造成的;還有一些學校的計算機課程經常會被其它學科,例如數學、語文所占據。想要將這一現狀改變,就需要高度重視計算機教學。現在我們所處的是一個信息快速發展的計算機網絡信息技術時代。計算機教學不僅適應了這一時代的發展需求,還培養學生的信息思想,提高學生對計算機的工具意識和對新事物的創新意識。[1]
2創新教育的主宰者--教師
作為教師來說,即是創新教育的主宰者,又是實施者。課堂教學中的創新教育與教師自身的素質和水平以及創新能力有著緊密的關系。想要進行計算機教學中的創新教育,就一定需要有一支具有豐富的實踐能力以及創新能力的教師隊伍。首先,作為教師需要不斷地充實自己,積累教學經驗和新知,提高自己的水平,并且樹立以人為本,激發學生創新潛能,重視學生個性的發展的教育觀念;其次,對自身進行正確定位,并且找準自己的位置,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地引進教育科技成果,結合自己的創新研究去啟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最后,在教學過程中要善于發現每位學生的發展需求和規律,全面掌握學生的創新能力,營造一個具有創新意識的高效教學課堂。
3教學過程是創新教育的主體
新時代的教師應當結合傳統的教學方法和新的教育觀念以及教學方法應用于初中計算機教育教學中,在進行初中計算機教學過程中,需要注意幾下幾點:
第一,合理組織教學內容,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初中計算機教學中每個環節中都融入創新思想和創新教育,使學生由被動性學習到主動性學習的創新教育過程。課堂教學中實施創新教育的重要基礎就是教學的內容、方法和手段。創新教學即是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以學生為核心,進行計算機課堂教學的研究、創新、培養、探索。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由于各種原因的出現阻礙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這種情況下,就需要教師加強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計算機課堂教學中的范例要精心地制作和設計,這些范例一定要是學生感興趣的,或者是學生當下喜歡的素材。在進行每堂課的內容設計時,都必須要有兩個左右的亮點,這樣才可以更加有效地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主動地參與進去,增加師生之間的互動性,進而激發出學生創新性的思維方式。
第二,創新計算機教學過程中的創新教育
利用計算機的創新教學,使教學內容新穎化、個性化、符合實際生活應用,即可以鎖定學生的眼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進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比如說,對于一些比較喜歡文科的學生來說,如果他們學會關于word的一些基本概念知識和操作技能,就會從很大程度上給予他們幫助;吸引他們對計算機的學習興趣;而針對一些比較喜歡設計的學生來說,如果使他們學習一些有關photoshop的使用操作方法,進而吸引這些學生的學習興趣。
第三,創設創新情境、激發學生創新能力
計算機教學過程中,融合課堂實際需求、課堂教學內容、方法,因材施教,運用情境教學。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創新意識,還促使學生主動地去探索新知。所以,教師要充分利用課堂時間,抓住每個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環節,充分調動他們的學習興趣和想象力。例如,讓學生進行動畫制作,將蝴蝶圖片制作成一段動畫,這時學生們都不約而同地表達自己的看法,與此同時就將學生引入了制作蝴蝶動畫的情境中,而且還激發了學生的探索欲望。學生一邊演示自己制作的動畫蝴蝶一邊認真講解自己的制作過程,其它學生也充滿好奇心地看著精彩的蝴蝶動畫,并且認真地聽講。在進行制作過程中,小組之間相互討論,將自己的制作經驗與其它學生進行交流,每位學生都可以獨立地完成制作過程。[2]與此同時學生還可以選出自己喜歡的制作素材,發揮自己的想象力,進行其它幀動畫的設計制作。這樣不僅使他們全面掌握了動畫的制作過程,還充分發揮了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第四,進行有效評價,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科學合理地對學生進行評價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以及激發學生的積極性。計算機和其它的學科相比下,比較特殊,然而正是由于這一特殊性,所以要采用有針對性地評價手段進行評價。比如說,對計算機學習情況進行評價時,不能只注重成績的結果,要綜合考慮學生的學習過程和學生作品,進行綜合性地評價;評價學生對計算機的實際操作主要是看學生實際操作計算機過程中的操作能力、應變能力,這樣可以全面掌握學生對計算機的實際操作能力。對學生的評價,需要定一個主題給學生,讓學生圍繞主題尋找資料,然后完成作品,最后由老師進行評價。進行評價的方法有許多種,其中可以采用自評的方式、小組之間互相評價、以及老師評價等多種評價方式,體現評價的客觀性與全面性,鼓勵學生不斷進步并進行大膽創新。[3]
4總結
只有不斷更新教育理念和方法,課堂教學中營造創新型情境教學氛圍,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其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能力就一定會被發揮和激發。也一定可以培養出符合現代信息社會需求的創新型人才。
【參考文獻】
[1]張秉旭.初中計算機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1,05:207.
[2]敖艷麗.論計算機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11:108-109.
[3]黃雪峰.中職計算機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信息與電腦(理論版),2012,03:191-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