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坤
【摘要】如何貫徹好政治教學的“三貼近”原則
【關鍵詞】貫徹“三貼近”原則
怎樣使我們的政治課堂變得生動自然、高效,在當前的課程改革中已經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使學生最有效地獲取知識,提高能力,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一直是我們政治教師探索的課題。我認為關鍵的是真正抓住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你的授課變得輕松,課堂氣氛變得活躍,隨之而來的就是課堂的陶醉和享受了?!叭N近原則”在政治教學中該如何運用:
一、貼近實際
“貼近實際”就是貼近客觀存在的一切事物和現象?!百N近實際”要求高中思想政治新課程教學必須理論聯系實際,運用理論分析實際,用實際說明理論,最終提高學生運用理論指導實踐的能力。經濟生活要貼近實際主要是貼近社會實際,體現時代性。要想貫徹好“貼近實際”這一原則,我們廣大政治教師就要深刻理解課本知識,經常在生活中關注中央電視臺的新聞頻道、財經頻道、法制頻道、科教頻道,經常上網關注社會熱點和時事政治。將課本知識與社會實際相聯系,形成貼近實際的教學案例。組織學生收集資料、學習時事政治,進行時事政治競賽等活動。
在講《經濟生活》《樹立正確的消費觀》中“保護環境,綠色消費”知識點前,我要求學生收集發生在校園里違反這一觀點的材料。學生非常踴躍,積極參與。有的小組在食堂收集一次性的餐盒、筷子、塑料袋等,有的小組收集廢棄的書本、報紙,有的小組收集廢舊的手機電池等。各小組的同學把收集的實物在課堂上進行一一展示,老師適當加以點撥。同學們事后說:不收集不知道,一收集嚇一跳,通過收集、展示,同學們就意識到發生在我們身邊污染是多么驚人,更加明白了保護環境,綠色消費的意義,在生活中該如何做到保護環境,綠色消費。
二、貼近學生
“貼近學生”是指教學活動貼近學生的學習、情感、思想和心理。政治課要關注學生學習、情感、思想和心理的現狀,了解學生思維、心理特點,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在我們思想政治課教學過程中要千方百計的貼近學生,比如在《經濟生活》的教學過程中,講到貨幣、信用卡這一知識點時,先讓學生回憶實際生活中的有關場景,自己使用信用卡的情況,使學生身臨其境。從學生的生活體驗談起,使學生感到經濟就我們身邊,學生也就覺得學習經濟生活有關知識是有用的,這時自然會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政治生活相對于經濟生活來講要抽象一些,加之學生年齡等因素,學生覺得政治現象好像離他們要遠些。在講《政治生活》民主決策中的“公民通過社會聽證制度參與決策”時,考慮到學生實際,我求學生先閱讀書上的例子,然后以學校近期大家比較關心的問題:星期六要不要上課,就這一問題舉辦一次模擬聽證會。將全班同學分成小組,扮演不同的角色,各小組分別準備資料。這次舉辦聽證會辦得很成功,學生親身經歷,通過用學生身邊的實例解決問題,學生容易加深對這一決策方式的理解。
教師要了解學生的實際,這就要求我們密切聯系學生,多接觸學生,同學生聊天和談心,在非常寬松的氛圍中了解學生的真實思想,了解學生的現有知識狀況和知識架構,了解學生的生活實際,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掌握第一手資料,實現思想政治課教學的德育功能。以此作為我們備課尋找事例的出發點,作為我們語言設計的出發點,作為我們邏輯結構設計的出發點。在研究學生的基礎上,研究教材,深刻理解教材的深刻內涵,把教材內容和社會、學生的實際相結合。再就是“備教法”。教師要研究學生學習方法,給學生學法指導,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眾多的課程當中,學會總結,學會學習。
三、貼近生活
“貼近生活”學生是教學的主體,新課程教學實踐應從教學理念、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方面都應當貼近我們的實際生活,尤其是貼近學生生活。思想政治課必修的四個模塊分別是:經濟生活、政治生活、哲學生活、文化生活,每個模塊都帶有“生活”二字,這完全可以體現出政治教材是與生活密切聯系的,而我們在教學過程中也要密切貫徹“貼近生活”原則,與現實生活相聯系,與學生生活相聯系。
比如《經濟生活》新時代的勞動者,勞動和就業問題。就業是民生之本,對整個社會生產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我國的人口總量和勞動力總量都比較大,勞動力素質與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不完全適應,勞動力市場不完善,就業信息不暢通,我們必須把擴大就業放在經濟社會發展的突出位置。面對當前我國的就業壓力,我們應該怎么辦?可以舉行職業生涯策劃活動,學生結合現實生活,結合自己的實際設計自己的發展道路,設計自己的就業理想,通過這一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干勁。在文化生活教學中我要求學生在每節課前三分鐘作生活中的文化現象報道,全班學生依次來,每堂課一名學生。這樣學生下來就需廣泛收集生活中的素材,關注生活中的文化現象。在不斷的收集、整理素材的過程中把書本知識和生活現象有機結合起來。
“三貼近”原則說起來只有三個字,真正要貫徹好并不簡單,講課時要做好“三貼近”原則。備課要做好“三貼近”原則,同樣講課時也要做好“三貼近”原則,備課是準備,講課是實施,落實的怎樣,關鍵看實施的情況。在教學中教師語言要生動,要做到抑揚頓挫,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教師教態要生動。比如說,手勢、面部表情、適當的調侃、與學生的交流等;課堂要民主。新課程背景下的課堂教學,教師不能唱獨角戲,應該適當和適度地把講臺讓給學生,為學生展示才華搭設舞臺,讓學生能有在眾人面前講話的機會。
同時輔導和練習要做好“三貼近”原則。課堂上和課后要有適當的練習和輔導,練習題要符合學生知識水平。輔導要根據不同學生的實際做好輔導。
總之,“三貼近”原則在新課程改革中十分重要,我們政治教師一定要在教學中認真貫徹。
【參考文獻】
[1]高中政治教學參考書、教材(必修一、二、三)